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辽宁

营口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2 20:27:50 来源:营口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75次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继续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创新思维,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十五”计划的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特点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在严重遭灾情况下稳定发展,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对外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城市建设硕果累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一、经济总量

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值27.6亿元,增长5.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3%;第二产业增加值93.1亿元,增长11.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4%;第三产业增加值71.6亿元,增长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47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17.6亿元,下降1.9%;林业产值0.3亿元,增长2.5%;牧业产值11.9亿元,增长4.8%;渔业产值17.4亿元,增长20.5%。

农业生产努力克服严重干旱造成的影响,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全年粮食总产量51.1万吨,比上年增长7.3%。其中,水稻25万吨,下降21.5%;玉米18.8万吨,增长72.6%;高粱4.3万吨,增长61.6%。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067吨,增长1.1倍;蔬菜47.5万吨。增长13.9%;瓜类产量5.9万吨,增长57.7%。水果产量30.1万吨,下降20.7%,其中苹果产量18.8万吨,下降14.9%。

林业生产不断发展。全年植树造林3943公顷。退耕还林1046公顷,中幼龄林抚育1417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类产量9.3万吨,比上年增长3.7%。禽蛋产量6.2万吨,与上年持平。牛奶产量0.69万吨,比上年增长44.4%。

渔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22.9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9.6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3万吨,增长均为6.5%。水产品养殖面积55万亩,比上年增长9.9%。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7.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全年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5.4万吨,农用塑膜使用量3027吨,农村用电总量66792万千瓦小时。

针对严重春旱,全市出动人工140万人次,各级财政筹措资金5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000万元,新建方塘20个,打井1.5万眼,拦蓄地表水1479万立方米。同时,实施15次人工增雨,使旱情得到缓解,保证了重灾不减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产值41.2亿元,比上年增长4.3%,集体企业完成产值28.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59.3亿元,比上年增长6.9%;轻工业完成产值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重工业完成产值9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中省直工业完成产值14.3亿元,比上年增长4.3%,市营工业完成产值52.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县区及以下工业完成产值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企业完成产值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8%。

产销衔接状况趋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6.71%,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96.9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重工业产销率96.51%,比上年提高1.9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利润总额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4554万元。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年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110个,有生产施工任务的106个,完成施工产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32.2%;竣工产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年实现利润总额5811万元,比上年增长6倍多。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2.6亿元,技术改造完成投资7.4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3亿元,农村集体完成投资12.4亿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国债续建项目8个,共完成投资4.6亿元。其中,日供水能力12万吨的鲅鱼圈水源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为计划总投资的58.5%,预计2002年竣工交付使用。玉石水库工程进度不断加快,本年完成投资6849万元,比上年增长54.4%,大坝主体浇筑工程全部完成。城网改造工程累计完成计划总投资的85.2%,2002年6月将建成交付使用。城区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当年完成投资6902万元,新华路、平安路、浴场路等十条道路年内全部投入使用。

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基本建设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1.7%,房屋竣工率62.9%。新增程控电话交换机10万线,新建公路桥梁8座、623延长米,扩建城市道路9.2公里、11万平方米,新增教学楼5.51万平方米,学生席位1.25万个。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国内贸易和国内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70.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消费品零售额6.2亿元,增长0.7%;集体企业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增长8.4%;私营及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41.5亿元,增长16.6%;其他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2.7亿元,与上年持平。分行业看,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43.8亿元,比上年增长9.2%;餐饮业零售额9.2亿元,比上年增长86.5%;其他零售额10.2亿元,下降14.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完善。年末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16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物价趋于平稳。全年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3%,其中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下降0.6%。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出口商品供货总值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出口创汇额达到4.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发展,利用外资额大幅度增长。全年新签各项合同84项,合同总金额4.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86亿美元,增长30.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79亿美元,增长28.6%。全年外派劳务人员1513人,比上年增长25%,年末在外劳务人总数2634人。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人数7338人,比上年增长24.3%;旅游外汇收入22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生产明显增长。全年全社会公路货运周转量完成13664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4%;完成客运周转量1252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6.5%。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268万吨,比上年增长11.1%。其中集装箱运输完成21.1万标箱,比上年增长34.4%。

交通运输设施环境不断改进,公路建设与养护不断加强。全市年末公路总里程1534公里,全部为等级化公路。

邮电通信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收入达5.56亿元,比上年增加21.4%。全市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6.7万门。每百人拥有电话14.5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14.6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65万户,比上年增长91.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幅较大,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区财政收入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增值税收入1.78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2.7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1.08亿元,均比上年大幅度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社会保障补助费支出占比重最大,全年支出额为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全部支出的17.5%。此外,基本建设支出9957万元,比上年增长39.1%;教育事业费支出2.5亿元,增长19.4%。政策性补贴支出1817万元,比上年下降75.9%。

金融形势继续好转。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余额达到4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779.9亿元,比上年增长8.4%;现金支出802.6亿元,比上年增长7.2%;收支相低净投放现金22.7亿元,比上年少投放6.6亿元。

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各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已决赔款0.76亿元,比上年下降31.7%。

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年科技局系统共安排各类科研项目55项。其中高新技术项目24项,科技环境与能力建设项目6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8项,厂校科技协作项目4项,自主知识产权项目13项。全年24个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现产值14.2亿元,利税3亿元;全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42项,新技术6项。全年签定各类科技项目协作合同及意向12个,申报专利150项。全年获进步奖28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24项。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在完成“普九”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到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006所(含幼儿园),在校生39.5万人,教职员工2.51万人,其中专业教师1.97万人。圆满完成高中扩招目标,实际招生9274人,超出省计划7%。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对全市普通中专和成人中专统一调整为11大类36个专业,优化了专业设置,提高了办学的综合效益。深入开展了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岗分流2401人,辞退代课教师1040人。高考取得显著成绩。全市考入省属专科以上院校5394人,占报考总人数的68.5%位居全省第一。“寒窗基金”资助196名特困生按时走进大学校园。全市投资1287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1.79万平方米。同时,还完成了一大批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的建设工程,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与环境。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各类文化机构145个,从业人员1650人。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共演出809场,其中送戏下乡158场。辽南戏《望儿山》参加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出获得成功,群众性文化广场活动十分活跃,全市文化广场演出达170多场。各图书馆、文化馆及各文物景点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接待人数增多。新落成的辽河大剧院和营口市博物馆成为滨城人民文化生活的良好场所。文化市场的“扫黄打非”和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使全市的文化领域更加繁荣和健康。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节目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年末营口有线电视台用户达到13.8万户,比上年增加近万户。

卫生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取得进步。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6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0个;总床位903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894张;卫生技术人员9058人,其中医院、卫生院7679人。预防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5个,卫生技术人员626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92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4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29人。

广泛宣传《献血法》使公民无偿献血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采血320万毫升,比上年增长6.7%。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参加省年度比赛17项,参赛人数295人,共获金牌22枚、银牌12枚、铜牌14枚。在第九届全运会上,营口市选手共获6金2银2铜的好成绩,被省政府命名为“突出贡献城市”。全年向上级输送运动员35人。成功地举办了全国少年击剑赛和鲅鱼圈亚洲沙滩排球赛等重大赛事。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227.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8‰。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0.1%。

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5665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人均纯收3101元,比上年增长7%。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巩固和完善。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4.5万人,覆盖面达到100%,养老保险金收缴率为97%,社会化发放率为100%。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800万元;为国企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险金9074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785个,参保人数11.5万人。为6.3万名城镇困难居民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险金。扶贫帮困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1643个单位、3万名干部对1.9万个贫困户实现对口包扶,共投入扶贫款物1500万元。

注:公报中总值指标为现行价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