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辽宁

抚顺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2 19:40:33 来源:抚顺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582次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内生动力、外借助力、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使全市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基本稳定,实现了抚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上年的7.7:58.5:33.8调整为7.5:60.0:32.5。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6617元,比上年增加2705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经济增长基础尚不稳固;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仍很困难。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农业产值22.7亿元,增长11.9%;林业产值4.3亿元,增长2.3%;牧业产值21.8亿元,增长7.4%;渔业产值4.7亿元,增长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7.2%。

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粮食直补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0.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28万公顷,增长14.4%。粮食总产量达到51.7万吨,比上年增加8.4万吨,增长19.4%。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4年 2004年为  2003年%

粮食产量 万吨 51.7 119.4

#稻谷 万吨 11.3 123.8

玉米 万吨 35.7 120.1

大豆 万吨 2.9 109.5

油料作物 吨 2571 45.5

蔬    菜 万吨 38.4 101.8

园    参 吨 1996 82.9

水    果 万吨 6.2 115.0

林业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2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9667公顷,营造经济林920公顷,人工营造刺龙芽1293公顷。新封山育林4967公顷,完成林下开发面积8667公顷。全市有林地73.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53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7.6%。我市已连续2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大牲畜存栏19.1万头;生猪存栏40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2.1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9.2万吨;奶类产量3.1万吨;禽蛋产量8.5万吨;水产品产量1.1万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9.54万千瓦,农村载重汽车765辆,农用拖拉机8374台。全年投资3.1亿元,开工建设水利重点工程15项,其中投资9320万元、蓄水4000万立方米的关山水库已完成收尾工程;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4万公顷,比上年末增长4.2%;农村路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铺设黑色路面700公里,完成路基改造601公里,全市通油路行政村由上年的54.8%上升到了73%。

农业产业化进展较快。全年新建各类种养业园区88个,中药材、山野菜、地栽香菇、棚栽食用菌的栽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10%、15%、10%和14.3%;全年订单农业已达到4.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万公顷;鲁洲淀粉糖、达亨木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发挥了较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工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81.9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实现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16.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产值489.9亿元,增长34.1%;集体工业完成9.2亿元,增长42.1%;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82.8亿元,增长34.2%。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30.9亿元,增长19.7%;重工业完成551亿元,增长35.1%。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工业完成产值309.8亿元,增长25.9%;省属工业完成68亿元,增长39.8%;市属工业完成133.3亿元,增长53.8%;县、区工业完成70.8亿元,增长35.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4年 2004年为  2003年%

原      煤 万吨 727.6 113.6

原油加工量 万吨 900.0 105.8

汽      油 万吨 189.0 101.1

柴      油 万吨 355.1 104.0

水      泥 万吨 152.6 125.3

发  电  量 亿千瓦时 86.0 105.2

天  然  气 万立方米 22126 90.7

生      铁 万吨 158.7 136.4

钢 万吨 230.4 119.2

成 品 钢 材 万吨 162.8 121.6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6.4 132.3

服      装 万件 324.1 106.7

#针织服装 万件 154.9 125.2

饮  料  酒 万升 9076 111.7

#啤   酒 万升 8349 113.1

乳  制  品 吨 800 -

彩色电视机 万部 47.0 89.4

国企改革快速推进。全年共完成58户国企单位改制,一些改制企业通过增量资金的注入盘活了存量资产,显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生产经营形势明显好转。其中小莱河铁矿实现产值比上年增长2.8倍,永茂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增长55.8%,挖掘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增长81.1%,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增长56.0%。

三、建筑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面积206.5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

房地产开发稳步发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79.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51.8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76.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6.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5.9万平方米,其中销售给个人65.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1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4.1亿元,增长32.5%;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8.4亿元,增长42.9%,更新改造投资43.5亿元,增长44.8%,房地产开发投资11.4亿元,下降16.5%,城镇集体、农村及其他投资9.2亿元,增长16.0%。

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62.4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60.9%,非国有单位投资40.1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39.1%;从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完成投资24.1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23.5%,地方企业投资78.4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76.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在年初确定的100个重点项目中,已开工的有87项,完成投资额59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6%。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40万吨/年酮苯装置、特殊钢公司模具钢替代进口、新抚钢公司1.3万立方米制氧机组改造、辽电35万千瓦一号机组、抚顺市金新化工公司44万吨焦炭、鹰霸机械公司船舶发动机三期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竣工投产;抚顺石化3000吨/年催化剂、辽电二号机组、特殊钢公司10吨真空感应炉、新抚钢公司180平米烧结机等重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城建总投资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道桥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改扩建道路116条,前甸通道、三宝综合立交桥、浑河大桥至和平桥2.6公里快速路、和平桥南立交、浑河大桥南立交、海新桥至天湖大桥快速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通车,使部分城市主干道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新城路、临江路及将军街改造等一批利民便民工程全部竣工。加大违章建筑、露天集贸市场的退路进厅和户外广告的整治力度,加强了道路挖掘的治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果,城区植树122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55公顷,市容市貌得到改善。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公路总长度3447公里。全年货运总量4373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公路货运量1890万吨,增长10%。全年客运总量2650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2022万人次,增长2%。全市共有公共汽车线路58条,长途客运线路358条;拥有公共汽(电)车1281辆;出租车4535辆。

邮电事业快速发展。200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万门,比上年末增加5万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年末城乡电话用户78.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万户。在城乡电话用户中,住宅电话69.2万户,增加13.2万户。全市移动电话63万户,增加12.5万户。互联网络用户34万户,增加1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6.0亿元,增长13.0%,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1.4亿元,增长10.0%;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餐饮业零售额18.8亿元,增长8.4%,其他行业零售额11.5亿元,增长18.4%。集贸市场继续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城乡集市贸易场所230处,其中生产要素市场24处,消费品市场206处。全市有各种连锁店铺360个,比上年增加32个,实现销售额16.9亿元。连锁店铺的迅速发展和购物环境的明显改善,大大提升了全市商业的现代化水平。

市场物价有所回升。2004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3%,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4%。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6.9%,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0.4%,衣着类指数10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94.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101.2%,交通和通讯类指数9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99.1%,居住类指数100.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11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113.9%。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出口总额实现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6%,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外贸自营企业出口3.3亿美元,增长71.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037万美元,增长36.9%。

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6个,比上年增加13个,合同金额10668万美元,下降20.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7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8%。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27个,合同金额3200万美元;向境外输出劳务人员3100人,比上年增长29.4%;对外经济合作区扩展到26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事业成果显著。全市旅游市场以清永陵申报成功和红河峡谷漂流的开通为契机,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为重点,特别是借助沈阳客源市场,把抚顺清前史迹产品与沈阳清文化产品相链接,倾力打造“一宫三陵”品牌,使全市旅游事业发展加快。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3亿元,比上年增长41.5%。拥有星级宾馆22家,旅行社38家,A级景区7处,其中4A级景区3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个。

八、财政金融和社会保险业

财税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各项税收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消增两税30.5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7.6亿元,同口径增长22.4%,其中市本级实现9.7亿元,增长22.6%;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9亿元,增长21.9%。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7.9亿元,比年初增加43.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4亿元,增加26.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0.7亿元,比年初增加1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5.8亿元,增加3.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3亿元,增加11.8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3.8%,现金支出1247.6亿元,增长32.3%。累计净投放货币35.3亿元,下降4.7%。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10家保险机构共实现保费收入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财产险2.2亿元,下降3%;人身险7.7亿元,增长25%。全年支付财产险赔款金额1.2亿元,人身险给付和退保金额0.6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各类科研机构共完成科研成果120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8项,国内先进水平的50项。获得国家奖励1项,获省奖励6项,获市奖励26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1%。专利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申请专利364项,比上年增长25.0%。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3.8亿元,增长20.9%。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987所,在校学生32.5万人,专任教师2.1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1.8万人;成人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3181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7773人;普通中学157所,在校学生12.5万人;职业中学19所,在校学生1.2万人;技工学校7所,在校学生3844人;小学516所,在校学生13.1万人。高考录取率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专科以上录取率为92.6%。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专业艺术和群众文化艺术。全年举办文化演出372场,观众达37万余人次,其中话剧《带陌生女人回家》在中国戏剧节上获8项金奖。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71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书量99万册,总流通量为23.8万人次;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8.7%,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97个,其中医院68所,卫生院5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专科疫病防治院7个,疾病疫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医疗实有床位1万张,其中医院962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万人,其中医生4607人。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了全市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我市运动员在参加全省17项比赛中,共获奖牌152枚,其中金牌46枚。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群众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全年共建成室外公共健身场所33个,新增活动场所面积16万平方米。全市80%的乡镇和90%以上的社区都建立了体育组织,共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和竞赛30余项。学校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全市学生“达标”率为93.12%。

十、人口与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24.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1.1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7.8万人,农业人口7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万人,出生率5.63‰,死亡人口1.5万人,死亡率6.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

就业结构发生新变化。全市社会从业人员10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5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0.1万人,减少1150人,在岗职工29.3万人,减少2404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8.9万人,增加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7%。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3877元,增长15.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8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1%。人均消费支出6227元,增长11.6%。年末每百户城市家庭拥有电脑18.5台、空调6.5台、彩色电视机115.5台、电冰箱83台、洗衣机86.5台、微波炉30台、影碟机43.5台、固定电话94部、移动电话87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80元,比上年增长8.2%。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9台、洗衣机44.7台、摩托车25.7辆、电冰箱14.3台、固定电话82.3部、移动电话25.3部。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完成各项保险扩面10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累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9.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加强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4万人,发放保障金1.38亿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广开就业渠道,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十二、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环保工作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通过开展西部“蓝天白云”行动,重点治理了新抚钢有限责任公司、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热电厂、辽宁鑫和钢铁公司等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使全市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削减9%、14%和0.6%,COD排放量比上年削减3.4%。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70%的天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大伙房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水体标准。在60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中,有11家企业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开展了浑河支流综合整治,对海新河和抚西河环境的综合整治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继新宾县和清原县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后,抚顺县和顺城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建设试点。龙岗山自然保护区、猴石自然保护区、三块石自然保护区、浑河源自然保护区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

注:1.此公报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

2.人口数据为户籍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