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辽宁

大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2 19:09:59 来源:大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667次

2007年,大连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注重改善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增幅达到1994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6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5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6.9亿元,增长15.5%。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9:49.1:4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56.2%和39.0%。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1624元,按年末汇率折算7067美元。

财政税收: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国税、地税及海关代征税均突破20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增幅为1985年我市实行计划单列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市本级121.2亿元,增长34.8%;区市县级146.8亿元,增长38.1%。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44.6亿元,比上年增长29.3%。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教育、支农、社会保障及抚恤社救和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30.7%、25.2%、29%和47.5%。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202.5亿元,增长25%;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207.9亿元,增长40.2%。海关代征税收204.3亿元,增长20.9%。

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主要受食品类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4%,涨幅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5%和2.7%(见表一)。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上升。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3.27%,涨幅提高0.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与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趋缓。全年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5.36%,涨幅回落2.96个百分点。

表一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指    标

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0

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

104.5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2.7

其中:食品

110.2

烟酒及用品

100.0

衣着

97.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2.9

交通和通信

98.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7.6

居住

104.7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战胜了“3·4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粮菜果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4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4%)。其中,农业产值113.1亿元,林业产值4.1亿元,牧业产值137亿元,渔业产值169.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14.2%、26.7%、14.1%和5.4%。水产、畜牧、蔬菜、水果和花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1.8%。

农牧渔产品产量:完成粮食总产量162.5万吨,亩产382.8公斤,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5.4%;水果总产量121.7万吨,蔬菜总产量260.5万吨,分别增长14.0%和2.3%;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70.5万吨、26.7万吨和13万吨,分别增长7.9%、14.0%和8.1%。完成地方水产品总产量220.1万吨,比上年增长1.9%。优质高效海珍品生产快速发展。其中,海参、杂色蛤和虾夷扇贝产量分别为2.5万吨、30.1万吨和19.6万吨,分别增长25.1%、23%和21.4%。普兰店市和庄河市被列入国家畜牧业生产奖励大县。

林业:完成植树造林面积40.2万亩,农村植树1.0亿株,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其中,荒山造林20万亩,海防林基干林带5万亩,道路绿化1214公里,河流绿化443公里。新建生态文明村104个。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2.99%。义务植树尽责率为92.64%。

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75项,推广新技术73项。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十大农业增产增效技术,帮助农民增收15亿元。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4033个,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39处。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3家,投资总额2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和15.2%。新增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4家;新增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总数达到50个。新发展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45个,总数达到250个;新增绿色食品46个,总数达到220个;新增有机农产品7个,总数达到50个;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12个,总数达到682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07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水平达到53%。

水利建设:全市投入资金11亿元,完成土石方5826万立方米,新建各类小型水源工程1161项,新增灌溉面积8.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9万亩;新修、加固河道堤防221.8公里,治理和疏浚河道200公里;完成河堤绿化270公里;除险加固水库26座。本市再夺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成为全省唯一连续20届获此殊荣的先进市。

三、工  业

工业生产:工业经济持续快速运行。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3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11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7.1%。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884.1亿元,增长25.8%;轻工业272.9亿元,增长31.5%。实现销售产值4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1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见表二)。

表二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算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啤酒

千升

503733

14

软饮料

万吨

25.63

40.1

服装

万件

12785.8

21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541.7

15.9

冷柜

万台

16.8

18

水泥

万吨

836.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51

原油加工量

万吨

2159.3

0.1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570.3

2.2

煤气

万立方米

28773

0.4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5.5

19.0

滚动轴承

万套

7350.1

-10.0

金属轧制设备

万吨

1.2

22.1

制冷空调设备

万台(套)

88.9

18.8

起重设备

万吨

5.8

10

改装汽车

1072

22

程控交换机

万线

30.1

39.2

机车

310

21.1

民用钢质船舶

万总吨

186.4

51.8

打印机

万台

121.9

-12.5

激光视盘机

万台

414.9

41.9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70.3

17.6

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工业投资786.6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四个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73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其中,石化工业232.5亿元,增长6.2%;现代装备制造业327.9亿元,增长31.1%;船舶制造业88.3亿元,增长43.8%;电子信息产品工业88.4亿元,增长24.3%。

“两区一带”建设快速启动,先进制造业聚集效应初步形成。大窑湾临港区域汽车配套产业初具规模,德国大众和一汽集团汽车核心部件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大连湾临海区域形成了海洋工程、船用曲轴和风电设备等重型装备产业集群。渤海岸线STX造船、万邦修造船项目开工建设,中远造船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期主体工程完成,中石油保税库一期投产。以集成电路为主的微电子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一期投资25亿美元的英特尔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6.2,比上年提高19.1个百分点,为近4年来最高水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3.3亿元,增长22.8%;利税总额260.9亿元,增长52.9%,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41.4亿元,增长120.8%,增幅比上年提高125.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7.8亿元,增长73.2%,占全市工业利税的49%。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建筑业:建筑业平稳发展。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7万元/人,增长11.4%。

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大幅增长。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74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1%;竣工面积428.3万平方米,下降20.4%。完成商品房销售额461.1亿元,增长62.1%,其中住宅销售额424.7亿元, 增长75%。商品房销售面积828.2万平方米,增长31.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83.9万平方米,增长37.5%。商品房空置面积193.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28.6万平方米,分别下降20.5%和17.1%。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4%,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616.6亿元,增长33.4%;农村投资314.1亿元,增长21.9%。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1208.8亿元,增长38.2%;房地产开发投资407.8亿元,增长20.9%。

投资结构: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69.1亿元,增长23.7%;第二产业投资796.2亿元,增长38.1%;第三产业投资1065.5亿元,增长27.3%。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3.8:39.2:57.0调整为3.6:41.2:55.2。

城市建设项目:全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80项,完成投资316.4亿元。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兴工街至张前路首条快速公交线路基本完工,快轨三号线续建工程主体完工,完成201路有轨电车线路改造工程等。城市地铁、海底隧道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完成黄河路、长春路中段等7条道路的拓宽改造工程,新建了黑石礁、医大二院、华北路等交通拥堵路段过街天桥。市区至开发区应急路市内段完工。煤气新厂二期、香海热电厂二期竣工投产,煤气日供气能力达到140万立方米。庄河电厂一期提前半年并网发电,红沿河核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星海湾水源热泵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小平岛水源热泵、北海热电厂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快建设,大连市成为全国唯一的海水源热泵技术示范城市。建成春柳河二期、马栏河二期、夏家河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3万吨,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改造26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20万平方米。大连市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城乡消费品市场协调快速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加快2.5个百分点,增速创10年来新高。按地域划分,城市零售额918.7亿元,增长17.2%;农村零售额64.6亿元,增长16.5%。按行业划分,批发和零售业816.7亿元,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156.6亿元,增长17%;其他行业10亿元,增长4.8%。按商品类别划分,吃品零售额478亿元,增长22.4%;穿品零售额177.1亿元,增长12.2%;用品零售额301.2亿元,增长10.9%;烧品零售额27亿元,增长39.2%。

居民消费: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3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汽车类增长25.9%,家用电器及音响类增长2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9.8%,金银珠宝类增长54.1%,化妆品类增长25.6%,服装类增长33.3%,鞋帽类增长36.7%。

商贸设施建设:新建百安居中山店、金州安盛购物广场、开发区中天大厦等超万平方米大型商业设施15个,升级改造长春路、中山路等8条商业街,开工建设老虎滩渔人码头特色商业街。继续实施“千村百镇”市场工程,新建改建配送中心3个、连锁农资店1001个。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680家,注册外资金额59.5亿美元;其中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0个,注册外资41.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二产业16.5亿美元,第三产业14.8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2.3%和46.8%。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2个;新批先进制造业项目、高科技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共446家,注册外资44.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8亿美元,分别占全年新批总数的65.5%、74.2%和7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外贸易:外贸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据海关统计,大连地区内企业(含省公司)完成进出口总额38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进口172.9亿美元,增长18.9%;出口214.5亿美元,增长24.3%。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23.8%。其中,进口166.1亿美元,增长21.5%;出口196.9亿美元,增长25.8%。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3.1%,占自营出口总额的48%,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0.5%,占自营出口总额近30%。(见表三)。

表三  自营进出口额完成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363.03

23.8

出口额

196.94

25.8

其中:一般贸易

58.92

20.45

加工贸易

127.05

26.13

其中:机电产品

94.48

33.13

高新技术产品

36.44

1.53

进口额

166.09

21.51

其中:一般贸易

56.88

37.79

加工贸易

86.02

11.78

其中:机电产品

57.32

14.42

高新技术产品

27.26

-8.38

对外合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1014项;合同金额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营业额3.6亿美元,增长22.5%。外派劳务人员2.3万人次,增长7.8%。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新批“走出去”境外企业22家,总投资额5290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占72.8%。

八、交通 、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运输企业完成客货换算周转量40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7.3%,加快27.7个百分点。实现货物周转量3965.2亿吨公里,增长58.4%;实现旅客周转量137.2亿人公里,增长11.3%(见表四)。

表四  货物、旅客周转量及港口货物吞吐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3965.2

58.4

其中:公路

亿吨公里

75.1

11.5

水运

亿吨公里

3700

63.7

民航

亿吨公里

0.7

15.5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37.2

11.3

其中:公路

亿人公里

39.0

13.4

水运

亿人公里

8.6

持平

民航

亿人公里

36.7

16.9

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2.2

11.2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

381.3

18.7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2亿吨,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外贸吞吐量0.8亿吨,增长17.2%。集装箱吞吐量381.3万标箱,增长18.7%。旅客吞吐量643.9万人次,增长4.5%。周水子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28.1万人次,增长14.6%;纯货邮吞吐量12.2万吨,增长11.6%。

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提升。大窑湾保税港区一期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行。全年完成港口基础设施投资70亿元,新增生产泊位12个,年吞吐能力增加1400万吨。长兴岛公共港区3个5万吨级以上通用泊位竣工并通航,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三期等大型专业化泊位建设加快推进。金窑铁路复线全线通车,新增大窑湾港口铁路疏运能力4800万吨。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工建设,大连湾铁路升能改造和长兴岛铁路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大窑湾疏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沈大与丹大高速公路连接线主体完工,长兴岛疏港高速公路和滨海公路开工建设。大连机场航线总数达到133条,其中国内航线84条,国际和特别行政区航线49条;与15个国家、89个国内外城市通航,其中国际、特别行政区通航城市39个。

邮电通信:邮电通信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5亿元,增长8.2%;电信业务总量138亿元,增长25.9%。完成特快专递282.9万件,增长8.6%。邮政储蓄年末余额123.9亿元,增长6.7%。截至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18.2万户,下降2%;移动电话用户412.5万户,增长24.5%;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71万户,增长45.4%。

旅游: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4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接待海外游客84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增长2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81.5亿元,增长26.3%;旅游创汇5.8亿美元,增长25%。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206家,增加16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66家,增加7家;旅行社378家,增加5家。大连市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

会展:展会规模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举办展会92个,其中2万平方米以上展览项目13个,占总项目数的14.1%;展览面积99.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1595家,其中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企业1540家;参观人数484.1万人次。成功承办“中国夏季达沃斯年会”,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位政界、商界、学术界领袖和新闻界代表参会。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业拥有分行(分公司)级以上金融机构77家,其中银行41家,保险公司27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交易所及经纪公司7家。金融资产总计6308亿元,金融从业人员5万余人。

银行: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4453.9亿元,比年初增加479.1亿元,增长1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932亿元,比年初增加69.2亿元,增长3.7%。本外币贷款余额3418.2亿元,比年初增加443.7亿元,增长14.9%。不良贷款率7.9%,比年初下降1.2个百分点。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共开放242场,办理外汇交易1672笔,成交金额折合13.8亿美元。大连银行获准跨区域经营并在天津市设立分行,美国花旗银行获准筹建大连分行,兴业银行等2家银行机构落户大连。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分行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41个。

保险: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4%,为近5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财产险26.2亿元,增长32.6%;人身险55.9亿元,增长23.8%。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33.2亿元,增长90.3%。其中,财产险15.6亿元,增长43.1%;人身险17.6亿元,增长168.6%。全市保险深度(即保费收入占GDP比重)为2.6%,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收入)1427元/人。截至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法人机构2家,省级分公司25家,其中本年新增4家;资产总额20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期货:期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合约成交量3.7亿手,比上年增长54.2%,交易量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成交额11.9万亿元,增长128.6%。其中,豆粕合约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1.3亿手和3.9万亿元,成交量居国内期货市场各品种首位。大连商品交易所新上市聚乙烯和棕榈油2个交易品种,实现由单一农产品期货向综合性期货市场转型。期货交易量、交易额分别占全国期货交易的51%和29.1%。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期货经纪公司6家,异地期货经纪公司大连营业部55家。

证券: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傅氏国际升板美国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绿诺科技成功在海外上市,华锐铸钢获准国内上市,另有3家公司增发A股,合计融资60亿元。全市共有28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20家,境外8家。境内有A股公司17家,B股公司2家,发行A、B两种股票公司1家。大通证券破产重整工作圆满完成,实现重组。截至年末,全市拥有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38家,证券服务部2家。

十、科技和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00亿元,增长36.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2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45亿元,增长36.1%。“多轴联动高速龙门式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开发”和“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制造工艺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大连数控技术研究院。九久光电公司建设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园,LED照明光源及灯具系列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示范城市建设全面启动。“禽流感病毒H5N1血清亚型特异性转移因子疫苗免疫增效剂”和“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等生物医药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成果: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2%。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20项,其中国家级169项、省级134项、市级317项。有6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59项。实现技术交易额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年新增孵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000余家;天河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双D港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民创、三科等二次孵化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按国际标准完成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规划设计,创新大厦主体工程封顶,大连化物所干气乙苯催化剂、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城等重大项目相继进驻。成功举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论坛。

知识产权:全年专利申请8730件,比上年增长22.9%;专利授权2957件,比上年增长39.6%。大连市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称号。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大连化物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第一批企业专利工作交换站。

国际科技合作:成立由我市高校、企业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联合的大连科技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与英国牛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合作的高品位生物制品引进基地;雪龙集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开展生物工程技术国际合作,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质量技术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年内对32类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86.8%。对3860个批次的产品开展定期检验,合格率为93.4%。共立案查处假冒伪劣案件382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415.7万元;端掉制假窝点90个。

全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50项,累计采标3006项,居省内各市首位。制定并发布地方农业标准技术规范6项。颁发代码证书4.1万套。计量器具受检10.5万台(件)。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查,全年定期检验锅炉1676台次、压力容器3399台次、起重机械3116台、电梯8400台等。

加大名牌产品开发与保护力度。截至年末,本市中国名牌产品数量达到20个,其中新增9个;辽宁省名牌产品数量127个,其中新增51个。国家免检产品数量22个,其中新增7个。大连棒棰岛海参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十一、教  育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1所(另有民办二级学院8所),中等职业学校113所,普通高中80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72所,幼儿园1480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111.9万人。

基础教育:全市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9.8%,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99.7%,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9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53.9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4万人。完善了城市困难家庭、农民工子女就学制度和扶困助学体系,农村26.9万名中小学生和城区1万多名贫困学生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全市中小学共接收农民工子女9.3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0.8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8万人,职业中专 (职业高中)3.8万人,技工学校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万余人。在校生千人以上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3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3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24所。4万余名中职学生享受了国家助学金。

普通高等教育:在连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含高职)在校生22万人,其中市属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含高职)2.5万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及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5.9万人。在连高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2.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博士毕业生649人,硕士毕业生5370人,本科毕业生2.9万人,专科毕业生1.3万人。市属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高职高专“211工程”。

成人教育: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6.2万人,其中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7万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4.5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6.8万科次,3992人年内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860个,结业人数21.4万人,在学人数22.3万人。

中小学教师: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6%,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1.3%;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62.1%;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9%。

办学设施:城区全部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达到省定“双高普九”标准。北三市建设了148所办学设施标准化学校。全面启动农村乡镇公办幼儿园危房改造工程,涉农县市区的22所公办幼儿园被列入改造范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新增校舍面积2.8万、7.1万和2.3万平方米;普通高校当年新增校舍面积32.1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达到31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文  化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市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艺术馆12个,农村文化站72个,公共博物馆 7个。

艺术表演:市直专业剧团完成国内外演出900余场。圆满完成“首届新领军者年会—从达沃斯到大连”文艺晚会演出和“日本周”文化活动、“送戏到乡村”百场系列演出以及“每周有演出”等活动。话剧《春月》获得省第七届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和10个单项奖,杂技《大连女孩--车技》等5个节目获得第24届金色罗马国际马戏节金奖等6个奖项。

社会文化活动:继续组织了“打造文化大连”系列活动,征集市民撰写的“文化活动创意方案”170件,创建“特色文艺活动基地”15个;继续实施电影放映“2131”工程,组织46支放映队,为农民演出1.2万余场,观众达到200余万人次;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少儿舞蹈《送海灯》获得文化部单项最高奖“群星奖表演奖”。

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年末全市共有报纸7种,期刊55种,出版社(含音像出版社)6家。举办了第六届大连图书博览会暨首届大连读书节;开展了“送书下乡”活动,销售图书4万余册,捐赠图书2200余册;推进了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开展了“反盗版百日行动回头看”、“保护知识产权反盗版天天行动”等系列活动,共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近6万家次,查处违法经营案件570起,依法处理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网吧200多家,收缴各类违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100余万盘(册)。

文博工作:完成汉墓博物馆筹建前期工作,修复出土文物2000件;新发现汉墓4座;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金七公路三十里堡马圈子段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汉代房屋遗址12处、汉墓8座;现代博物馆陈列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旅顺博物馆迎来建馆90年华诞;大连文物系统博物馆、展览馆全年举办展览30个,接待观众53万人次。

十三、卫  生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2361个(含诊所及卫生所1850个),其中医院115个,乡镇卫生院108个。编制床位数27259张,实有床位数26443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36张;卫生工作人员4.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38人。人均期望寿命79.86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1.77/10万,婴儿死亡率为4.92‰。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1.41%和92.70%。

预防保健:市内四区建立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城市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9.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成果得到巩固。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8195座;完成农村饮水工程61项,保证了13万农民的饮水安全。全市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大连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核,保持了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医学科研:全市组织申报科研课题231项,其中8项列入市级科研计划。组织科研课题成果鉴定43项。组织申报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项目364项,其中204项准入应用于临床。

卫生设施建设:投资2.85亿元、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的新传染病医院和市结核病医院项目基本完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年末,全市共有211.5万农民参加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7%,提前两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

十四、体  育

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及体育竞赛活动300余次,参加活动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实施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体育进机关、企业、社区工程”。新增31个社区全民健身休闲广场,配置各类健身器材5600件;新增农民健身场地83个;新增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100名。成功举办4000人参加表演的百城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20余万人参加的第五届国际徒步大会活动,34个国家、22个省市区、7516名运动员参加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活动等。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了2项国际比赛和11项国内各级各类比赛。至年末,大连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1枚,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15枚、银牌17枚、铜牌12枚。

十五、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空气中四项污染物均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Ⅱ级以上(良好)天数338天,其中Ⅰ级(优)天数81天。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市区南部沿海、大窑湾、小窑湾、营城子湾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保持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城市交通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建设项目管理:全年审批建设项目5722个,总投资284.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9亿元,占总投资2.8%;验收竣工项目2862个。

环境污染防治:关闭并拆除36家水泥企业的58座立窑和7座旋窑,年削减二氧化硫6696吨、粉尘15815吨。对12家单位的重点脱硫项目下达限期治理。老虎滩等3座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年削减COD7282吨。发放排污许可证1220家。对27家重点企业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48套。全面推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整治等5项专项行动。完成全市危险废物处置企业运输车辆GPS安装,实现在线监控。完成危险废物转移1.1万次、9.1万吨。机动车尾气年检车辆12万余台,路检车辆近3万台。受理环境信访6992件,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友好广场、星海湾等9个区域拆炉并网工程,拆除锅炉186台、烟囱146根,完成并网供热面积310万平方米,减少燃煤3.4万吨,削减烟尘417.8吨、二氧化硫389.7吨、氮氧化物325.6吨。关闭33座粘土矿,减少燃煤2.97万吨,削减烟尘1588.8吨、二氧化硫993吨。

自然生态保护:对全市62家影响水源安全的企业下达关闭或限期治理任务。开工建设皮口生活垃圾转运中心等5项农村环保示范工程。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命名为“全国环境科普教育基地”。

城市园林绿化:完成城市植树26.4万株,新增公共绿地15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六、人口和就业

人口和计划生育:全市年末常住人口608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78.2万人,比上年末净增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6.8万人,比重为58.3%;农业人口241.4万人,比重为41.7%。外省市迁入人口8.4万人,本市迁出人口3.3万人,机械增长占主导因素。出生人口4.0万人,人口出生率6.95‰,死亡率5.30‰,人口自然增长率1.65‰,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范围内。符合政策生育率99.72%,综合避孕率84.8%,晚婚率89.9%。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步推进,1.1万人得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费,11.3万城镇无业人员和20.8万农村村民得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2130个实行计划生育的特殊家庭得到扶助。普兰店市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从业人员: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年末从业人员88.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79.1万人。乡村年末实有从业人员141.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8.8万人。

企业注册登记:全市年内新注册登记各类企业12363户,注册资本(金)519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39户,投资总额71亿美元,注册资本41.2亿美元,外方认缴出资额34.6亿美元;内资企业1103户,注册资本(金)63.4亿元;私营企业10621户,从业人员15.3万人(其中投资者2.1万人),注册资本(金)126.2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1万户,从业人员5.4万人,资金额21.6亿元;新组建企业集团28户,其中私营企业集团23户;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295户;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95户。

城镇就业:年内实现城镇就业与再就业16.1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11.6万人,创业就业1.9万人,大龄困难人员就业9591人,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全部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6%。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亿元,筹集再就业资金6.2亿元,使用再就业资金6.3亿元。为14.7万名“4050”人员发放社保补贴3.5亿元。实施普惠制培训9.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4.6万人,进城务工农民培训4.8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1885人,带动就业9061人。职业技能鉴定10万人,其中5.7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十七、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9元,比上年增长13.2%;年人均消费支出12135元,增长15.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369元,比上年增长19.8%;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04元,增长21.5%。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0.4%。

房改资金:当年归集房改资金58.4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5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和16.6%。运用房改资金68.9亿元,其中发放个人住房政策性贷款3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6%和75.8%。截至年末,全市房改资金累计归集余额185.6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余额132.8亿元;累计运用房改资金余额90.3亿元,其中个人住房政策性贷款余额89.2亿元。

社会保险:截至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9.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1%;征缴保险费6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9%,其中企业参保人数125.3万人,征缴保险费57.7亿元,分别增长3.6%和22%。50.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6.4万人,征缴保险费6.3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9%和23.5%。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5.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3万人,征缴保险费2.2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2%和22.2%。生育保险参保人数98.2万人,征缴保险费1.1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3%和22.2%。

社会保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由889元提高到1029元,增长15.7%。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的200元、280元提高到240元、3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的1500元、1800元提高到1800元、2100元。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整体上浮14.8%。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提高109.7元。企业参保人员门诊慢性病补助病种由5种扩大到9种。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市内四区参保人员达33.2万人。采暖费补贴社会化发放工作稳步推进。筹集企事业单位采暖费补贴专项资金12.3亿元,20.5万名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采暖费补贴实现了社会化发放,1.1万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采暖费补贴纳入社会化发放。

社会救助:截至年末,全市城乡低保对象总数达到15.1万人,其中城市9.6万人、农村5.5万人,保障面分别达到3%、2.2%。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1亿元,其中城市1.6亿元、农村0.5亿元。出台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制度,首批救助城市低收入群众近万人。实施城市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实现了市内四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出台了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法。建成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序衔接、递进救助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市县两级投入资金2250万元,帮助1500户农村困难居民改造危房。发放元旦春节临时救济金3535万元,救济城乡困难群众17万人。全年累计募集慈善款物2.1亿元。实施7大类32个救助项目,投入救助款物1.4亿元,救助困难群众67万人次。

社会福利:成功举办全市首届老年用品大集,办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6万多份。提高百岁老人生活补贴标准,由每月100元提高到现行城市低保标准,并首次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成功主办2007大连“日本周·银发之旅”活动。全年审批新建养老机构26所,吸纳社会投资1亿多元,新增养老床位2527张。市孤残儿童康复中心被民政部纳入“蓝天计划”资助范围。新建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16所。福利彩票销售总额达到11.9亿元,筹集公益金3.9亿元。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年末户籍人口数为市公安局统计口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口径。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