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辽宁

大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2 19:08:34 来源:大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222次

2005年,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带领全市人民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双重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推动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发展预期目标。现将2005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本市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价中列第六位,并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0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要求,统计公报按经济普查数据和新的核算口径计算,并作为下一年度的基数。按原口径计算完成22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2亿元,增长11.7%;第二产业增加值994.0亿元,增长15.3%,其中工业增加值853.5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970.8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8.6:46.2:4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9%、48.5%和43.6%。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38155元,按年末汇率折算超过4700美元。

财政税收: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如剔除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因素影响,可比增长18.7%)。其中,市本级71.42亿元,增长26.9%(可比增长18.2%);区市县级80亿元,增长31.4%(可比增长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基本建设、社会保障及抚恤社救、科技三项费和教育支出分别增长28.4%、22.7%、24.1%和21.9%。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137.25亿元,增长11%(如剔除免抵调库因素影响可比增长6.4%);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120.34亿元,增长17.1%。海关代征税收156.14亿元(大连海关数),增长7%。

价格指数:价格总水平涨势小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为101.4,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为100.0和106.0(见表一)。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104.2,比上年回落0.43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6.02,比上年回落0.65个百分点。

表一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二、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53.7%,增速创近12年来最高水平。其中,城镇投资856.8亿元,增长46.0%;农村投资253.7亿元,增长86.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591.5亿元,增长59.2%;房地产开发投资265.3亿元, 增长23.3%。

投资结构: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53.5亿元,增长59.6%;第二产业投资398.3亿元,增长94.3%;第三产业投资658.7亿元, 增长36.1%。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4.6:28.4:67调整为4.8:35.9:59.3。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98.5亿元,增长38.6%;非国有经济投资812.1亿元, 增长60.1%。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比例由上年的30:70调整为27:73。

城市建设项目: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完成城建重点项目109项,实现投资额200.6亿元,比上年增长42%。泰山热电厂建成并投入运营,世界博览广场竣工投入使用,庄河电厂开工建设,红沿河核电站实施“五通一平”建设。分别完成城市煤气管网、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建设改造43.2公里、50公里和30公里;分别解决居民住宅煤气配套3万户、居民用水困难8万户;新增供热面积396万平方米。友谊街立交桥工程竣工;快轨金州线、胜利桥等3座跨铁路桥工程开工建设;完成解放路等10条道路的拓宽改造;新建20处港湾式公交车站;整修街巷路804条、151万平方米。建成泉水和老虎滩2座污水处理厂。市政府投资2200万元,购置扫路车38台、密封压缩垃圾车20台等,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0.3%。

三、对外经济旅游 会展

利用外资: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全年协议合同外资金额46.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02亿美元,可比增长141.6%(原口径为30.04亿美元,增长36.4%),其中第二产业6.94亿美元,第三产业3.03亿美元,所占份额分别为69.3%和30.3%。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58家,比上年增加95家。其中,总投资额超 1000 万美元的大项目有235家,增加83家;超3000 万美元的有23家。德国大众等1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连新办了19家企业。新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投资性公司24家。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额95.1亿美元,增长27.7%;实现利润总额48.3亿元,其中盈利额超500万元的企业有219家,比上年增加19家。

对外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据海关统计,大连地区内企业(含省公司)完成进出口总额25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进口118.1亿美元,增长19.7%;出口137.8亿美元,增长27%。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235.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进口110.88亿美元,增长19.5%;出口124.35亿美元,增长22.5%。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自营出口总额的44.8%和23.7%(见表二)。

表二 自营进出口额完成情况

对外合作: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820项,合同金额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完成营业额2.5亿美元,增长3.4%。外派劳务人员2.65万人次,增长7.7%。新批对外投资项目19项,中方投资3368万美元,增长1倍。

旅游: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9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8.8%;接待海外游客60万人次,增长15.4%。实现旅游总收入210.9亿元,增长2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8.1亿元,增长26.1%;旅游创汇4亿美元,增长15%。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155家,增加30家;旅行社362家,增加42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9家,增加1家;国家A级旅游区(点)12个,其中4A级8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1个,其中工业旅游示范点6个。

会展:全年举办展览项目123个,展览面积68万平方米,贸易成交额323亿元。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中外参展商近7万人次,参观人数410万人次。在 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上,本市政府组织的大连周活动获中国馆“最佳创意奖”。

四、农   业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现价总产值3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8%)。其中,农业产值78.8亿元,林业产值4亿元,牧业产值88.5亿元,渔业产值140.7亿元,分别增长6.9%、14.3%、23.9%和11.8%。水产、畜牧、蔬菜、水果、花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1.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农牧产品产量:主要农牧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完成粮食总产量 135.6万吨,单产达到4889公斤/公顷;水果总产量98.1万吨,蔬菜总产量240.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4.9%。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51.6万吨、22.2万吨和10.2万吨,增长13.7%、14.9%和3%。

渔业:完成地方水产品总产量220.1万吨,比上年增长2%,其中海水养殖产品产量133.3万吨,增长3.4%。苗种产值15.1亿元,增长32.5%。海参产量1.59万吨,增长34.4%。新增海参港池及底播养殖面积0.8万公顷、海水陆地工厂化养殖面积6万平方米、滩涂贝类增养殖面积0.87万公顷、虾夷扇贝底播增殖面积1万公顷。

林业:造林绿化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农村植树1.04亿株,新植树木平均成活率达到93%,高于国家规定标准8个百分点。新增造林、封山育林面积各3.3万公顷。营造绿色屏障100公里、绿色通道552公里。新建绿化村100个,实施围绿项目200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5%。本市获“辽宁省绿化模范市”称号。

现代农业:引进新品种186个,推广农业增产新技术68项。新建扩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99个。本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称号。新建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各10个;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44个、绿色食品46个、有机食品8个。本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4%;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47%,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水利建设:新建各类水源工程945项;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1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15万亩;新修加固堤防279.42公里;除险加固水库16座。

五、工 业

工业生产:工业经济稳步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总产值256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增加值6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销售产值2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工业产品:工业生产适应市场能力提高,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见表三)。其中,房间空气调节器、民用钢质船舶、移动电话机和传真机分别增长1.5倍、51.9%、73.7%和47.7%。

表三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工业基地建设:“四个基地”合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44.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96%。其中,石化工业165.47亿元,增长33.0%;现代装备制造业186.96亿元,增长20.4%;船舶制造业32.4亿元,增长31.6%;电子信息产品工业59.3亿元,增长4.4%。

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67.3亿元,比上年增长89.1%。大连石化和西太平洋石化扩能改造已基本形成3000万吨炼油能力。国家战略储备油基地部分储罐开始安装。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进展顺利,国家级动漫游产业基地、光产业园55万LED芯片用外延片等项目开工建设。造船重工和新船重工整合重组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为中国造船工业的“旗舰”。中远30万吨修船坞基本完工。

工业经济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5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34.6亿元,扣除石油炼化行业影响比上年增长10.95%。

六、建筑业 房地产开发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民营企业完成386.1亿元,增长31.3%,占建筑业总产值的85.1%。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1万元/人,增长13.1%。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570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11.1%;竣工面积390.5万平方米, 下降15.2%。完成商品房销售额187.4亿元,增长17.2%,其中住宅销售额167.5亿元, 增长19.9%。商品房销售面积504.6万平方米,增长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68.1万平方米,增长3.1%。

市内四区存量房累计成交3万宗,比上年增长19.9%;成交面积273.1万平方米,增长32.4%;成交额79.7 亿元,增长56.9%。

七、交通运输 邮电通信 仓储业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运输企业完成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977.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实现货物周转量1923.3亿吨公里, 增长18.6%。实现旅客周转量110.3亿人公里,增长2.1% (见表四)。

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1亿吨,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外贸吞吐量6377万吨,增长29.6%;集装箱吞吐量268.8万标箱,增长21.6%;旅客吞吐量615.4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540.7万人次,增长17.2%;货邮吞吐量 12.91万吨,增长9.9%。

表四 货物、旅客周转量及港口货物吞吐量

航运中心建设: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加快。航运业年内完成投资额104.1亿元。41项水运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4.98亿元。其中,港口公用基础设施6项,完成投资13.79亿元;港口经营性设施33项,完成投资60.98亿元。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两个泊位投产,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大连湾通用杂货泊位、保税区汽车码头等项目进度加快。“区港联动”试点稳步推进,保税港申办工作开始启动。烟大火车轮渡铁路、码头主体工程竣工,土羊高速公路、大窑湾疏港高速公路、沈大与丹大高速公路连接线和金窑铁路复线开工建设。航运中心辐射领域扩大,全年新增外贸集装箱航线15条、国际航空线11条。

邮电通信业: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3.9亿元(2000年不变价格),比上年增长22.1%。完成特快专递209.2万件,增长9.2%。邮政储蓄年末余额97亿元,增长37.2%。截至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326万户,增加33万户,其中无线市话(小灵通)用户91.8万户,增加19.6万户;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41.5万户,增长7.8%。固定长途电话通话量2.1亿次,增长15%。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2.5万户,增长26.3%。

仓储业:截至年末,大连口岸仓储业拥有各类经营性仓库340家,占地面积990万平方米,储存能力938万吨。其中,国家主要的粮食储备基地—南关岭国家粮食储备库储存能力为100万吨,北良港储存能力为147万吨。

八、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城乡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零售额508亿元,增长11.6%;股份制经济零售额132亿元,增长35.9%;外商及港澳台经济零售额60亿元, 增长18.9%。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02.8亿元,增长14.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9.9亿元,增长11%;其他行业零售额9.3亿元,增长4.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居民消费:轿车、家居和通信类商品持续旺销。全年汽车零售4万辆,比上年增长13.3%。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主要消费品零售量中,移动电话34.8万部,增长19.9%;摄像机1.2万台,增长1倍;数码照相机3万台,增长2.5倍;家用空调器4.3万台,增长8.1%;微型计算机6.2万台,增长29%(见表五)。

表五 主要消费品零售量

商贸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改造了高尔基路咖啡一条街、经典生活休闲区等7条特色商业街。新增大型商业设施11个,其中品牌专业店6个,综合超市1个,现代批发商城1个,现代百货店3个。新增连锁店 281个,年销售额234亿元。新设放心食品柜台115个、地产优质农副产品专柜(专区)72个。实施“千村百镇”市场工程,改造建设新型业态农家店、农资店614个。世界500强的美国星巴克、英国百安居将中国东北区总部设在大连,大洋百货将中国区总部设在大连。

九、金    融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业拥有分行(分公司)级以上金融机构63家,其中银行32家,保险公司22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商品交易所及经纪公司7家。金融资产总计4670亿元,金融从业人员4万余人。

银行: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3451亿元,比年初增加471.6亿元,增长15.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665.6亿元,比年初增加212.3亿元,增长14.6%。本外币贷款余额2555.2亿元,比年初增加383.4亿元,增长16.7%。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共开放250场,办理外汇交易5245笔;成交金额折合18.75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0%。

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7.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3亿元,增长11.9%;人身险保费收入41亿元,增长8.4%。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3.94亿元,增长12.4%,其中财产险9亿元,人身险4.94亿元。全市保险深度(即保费额占GDP比重)为2.7%,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额)为1018元/人。日本财产保险公司首批获准升格为法人公司,其中国区总部设在大连,是迄今为止我国批设的两家外资法人保险公司之一。

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实现期货合约成交量1.98亿手,比上年增长13%,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61%;成交额4.7万亿元,下降7%,占全国期货总成交额的35%。大豆期货交易继续保持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大连商品交易所共有会员单位194家,全年缴纳税金0.6亿元。

证券:辖区证券市场客户资产总计103.3亿元,其中客户交易结算资金18.3亿元;托管股份总市值85亿元;累计开户50万户,实现证券交易额731亿元。大连傅氏双金属在美国OTCBB市场借壳上市。

十、科技  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20亿元,增长3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0亿元,增长24.7%。新组建数控系统、光电子等10个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洋科技研制成功两个品种中高档数控系统样机,与大连机床集团合作共同开发32轴五联动高档数控系统。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心肌肽素”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投入批量生产。

科技成果: 首次设立大连市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科学技术功勋奖。全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62项,其中国家级110项。有15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水稻“连粳2号”等9个品种成功搭载神舟六号,填补了辽宁省太空育种空白;“中华06”轻型吊轨磁悬浮技术验证车试车成功,燃料电池示范车试运行。新建科技孵化器及二次孵化基地6个,在孵企业达到1800家。中科院科技创新园落户大连。组建成立大连市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共同建立创新孵化融资平台。

专利和技术合同:全年专利申请5573件,比上年增长27.3%;专利授权1471件,增长34.2%。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360项,增长21.8%;技术交易额17.75亿元,增长18.2%。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世界轮椅基金会主 席贝林 先生捐赠的价值1000万美元非洲野生动物标本已经到位;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大连科技人才海外培训基地;“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质量技术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年内对19类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82.5%。对3321家企业、5896个批次的产品开展定期检验,合格率为83%。共立案查处假冒伪劣案件564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516万元;端掉制假窝点26个;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货值1.5万元。

全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50项,累计采标2670项。制定地方农业标准技术规范10项;建立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20家。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4万余户,办理条码系统成员560户。计量器具受检32.2万台(件),其中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9.1万台(件)。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查,共检查电梯8788部、锅炉3481台、压力容器2875台、起重机械5019台、厂内机动车7066台等。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截至年末,本市中国名牌产品数量达到8个,137种产品获得辽宁省名牌产品称号,继续保持了中国名牌数量和辽宁名牌数量在全省各市的领先地位。另有8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本市的国家免检产品数量已达到14个。大连海参、大连鲍鱼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珍奥”、“獐子岛”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中“獐子岛”是海产品中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十一、教  育

基础教育:全市学前3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初中入学率为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1%。普通高中在校生12万人,比上年增长8.5%;高考录取率为86.8%,其中本科院校录取率54.1%。

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0.5万人,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6万人,增长6.5%;职业高中(职业中专)3.5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技工学校在校生3.8万人,增长15.2%。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8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 在连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含高职)在校生18.2万人,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市属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含高职)2.4万人,增长5.9%;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及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4.2万人,增长42.6%。在连高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2.2万人,增长23.5%。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博士毕业生329人,硕士毕业生3129人,本科毕业生2.4万人,专科毕业生1.2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成人教育: 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4.9万人,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2万人,增长35.3%;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3.7万人,增长6.8%。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3.6万科次,有5120人年内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796个,结业人数31.3万人,在学人数29.7万人。

中小学教师: 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63.1%,提高6.6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8%,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52.6%,提高6.3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3%。

办学设施: 全年市县(市、区)两级政府投入80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远程教育网络,620所城乡中小学实现了ADSL宽带接入。年内又有84所中小学达到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标准。全市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校舍建设工程17项、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在连普通高等院校新增校舍面积41.7万平方米。

十二、文  化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公共图书馆12个,公共博物馆6个,文化艺术馆12个,文化站160余个。

艺术表演:市直专业剧团完成国内外演出900余场,其中国外演出400余场。圆满完成了第十七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WTO非正式小型部长会议、20国集团财长及央行副手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演出任务。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演出活动中,各专业剧团为农村中小学校演出102场,观众17万人次。大连歌舞团应邀参加了东亚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在俄罗斯举办的第五届太平洋地区国际舞蹈节上,大连艺术学校获得5个最高奖中的3个奖项。

社会文化活动:继续组织了“打造文化大连”系列活动,命名“大连市特色文艺活动基地”32个;3支公益电影放映队赴农村放映电影1012场,观众34万人次。成立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了“渔民号子”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整理、编制、申报工作。庄河市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新闻出版: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市、区、县(市)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本市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首家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大连图书博览会。

文化市场管理:认真贯彻实施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在创建文明城市迎检工作中,全市出动稽查人员3.7万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近3万家次,限期整改880家,吊销许可证3家。收缴非法图书及音像制品13万多册(盘)、盗版光盘近8万盘。

文博工作:对董家沟汉代墓地进行了初步试掘,发掘出土文物数百件。完成已发掘的营城子汉代5室大墓的罩房维护工程,进行了营城子汉墓的室内整理修复工作,修复器物2000件。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网上档案建设工作全部完成。

十三、卫  生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医疗机构2311个(含诊所1518个、卫生所279个),其中医院236家(含105家乡镇卫生院)。编制床位数28886张,实有床位数27488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46张;卫生工作人员4.0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48人。人均期望寿命77.54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20.66/10万,婴儿死亡率为7.44‰。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0%和92.3%。

预防保健:市内四区已建立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城区人口全覆盖。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得到巩固。新创建省级卫生乡镇2个,省级卫生村6个。截至年末,本市已创建国家卫生乡镇8个,居东北地区各市首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41%,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9.76%,分别比上年提高5.19个和2.39个百分点。全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9.51%。

医学科研:全市组织申报医学新技术项目428项,其中190项准入应用临床,30项达到填补国内或省内空白水平。组织申报科研课题248项,其中107项列入科研计划。

卫生设施建设:利用1980万元国债资金建设的3个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5个传染病院(区)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年内政府投资9419万元,用于67个农村乡镇卫生院、6个妇幼保健院、27个急救分站和5个急救分中心的建设。

十四、体  育

群众体育:首次开展了市民体质监测工作。市体育总会及所辖40个单项体育协会,参加省级以上赛事23次、市级以上赛事106次,国际交流活动9次。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创造了世界徒步史上参加人数之最”(世界徒步联盟主 席伊勒 先生的评价)。本市被列为中国内地唯一的世界徒步候选城市。

竞技体育:大连实德足球队夺得中超联赛和“足协杯”两项冠军,实德女足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大连籍运动员获得了辽宁省代表团31枚金牌中的11枚,实德女足代表辽宁省参赛获得亚军。设立“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基地”6所。首次开展了大连市“百名全民健身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百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优秀教练员”的评选活动。

承办赛事:年内共举办、承办市级以上比赛45项182次。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和第十届大连市运动会。

十五、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空气中四项污染物均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Ⅱ级以上(良好)天数347天,其中Ⅰ级(优)天数61天。近岸海域水质中各项污染物年均值基本符合所在功能区标准,市区南部沿海、大窑湾、小窑湾、营城子湾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城市交通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建设项目管理: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全年审批建设项目6145个,验收竣工项目3318个;环保投资5.5亿元,占审批建设项目总投资3.7%。

环境污染防治:对152个环境污染项目进行治理,完成污染治理126项,削减二氧化硫398吨、烟尘565吨、COD 398吨。完成100家重点企业排污核定,发放排污许可证50家,对5家企业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推进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了土法木材烘干窑整治等15项专项行动,检查企业3195家,查处违法企业314家,关闭取缔污染严重企业12家,停业治理企业5家。本市荣获“全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进单位”称号。强化危险废物管理,在全国率先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网上申报,完成危险废物转移3652次、4.4万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海军广场等7个区域拆炉并网工程,拆除锅炉203台、烟囱165根,并网供热面积增加202万平方米;共削减烟尘272.3吨、二氧化硫254.1吨、氮氧化物212.3吨。完成南部海滨风景区改造绿化、大连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和金州湾浮筏综合养殖生态示范工程。启动甘井子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和凌水湾上游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大化棉花岛渣场振兴路南侧绿化工程。

环境信访:组建大连环境投诉应急指挥中心,受理环境信访6256件,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自然生态保护:完成庄河仙人洞镇和长海獐子岛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完成旅顺三涧堡镇等6个《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和《大连城山头自然保护区2006-2020年总体规划》。完成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4家企业单位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命名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城市园林绿化:完成城市植树52万株,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黑石礁公园等10处公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3%。

十六、人口 就业

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先进水平。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65.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3.7万人,机械增长占主导因素。在年末户籍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17.4万人,比重为56.2%。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常住总人口602 万人,人口出生率5.61‰,死亡率5.21‰,自然增长率0.4‰,出生及死亡人口数量均保持正常年份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99.5%,综合节育率86.3%,晚婚率87.5%,总和生育率0.86。男性平均初婚年龄28.3岁,与上年持平;女性平均初婚年龄26.1岁,提高了0.1岁。金州区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称号,瓦房店市、普兰店市获“辽宁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称号;西岗区、沙河口区获“2001-2005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市、区)”称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稳步推进,6054名农民享受到扶助待遇。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举办大连市首届“人口与发展论坛”。

从业人员: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年末从业人员87.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80.7万人,离岗职工5.5万人。乡村年末实有从业人员134.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70.8万人。

企业注册登记:据市工商局统计,全市年内新注册登记各类企业12179户,比上年下降6.8%;注册资本(金)32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738户,注册投资总额27.96亿美元,注册资本18.12亿美元,外方认缴出资额15.21亿美元;私营企业10169户,从业人员15.2万人(其中投资者21931人),注册资本(金)103.2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1万户,从业人员6.4万人,资金额64.3亿元。

城镇再就业:年内实现城镇就业与再就业16.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0.3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年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1.8亿元,筹集再就业资金2.69亿元。近2万名大龄失业人员得到就业、培训及生活援助;2361户无就业家庭实现每家至少有一人就业。培训各类人员13.6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74%。职业技能鉴定9.1万人,其中7.2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安置基地2550个,吸纳就业6.5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总量的40%。

十七、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994元,比上年增长15.6%;年人均消费支出9996元,增长15.3%。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903元,增长15.6%;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56元,增长9.1%。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4.4%。

房改资金:房改资金归集、运用工作良性发展。当年归集房改资金46.80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37.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34%和35.46%。运用房改资金50.44亿元,增长21.99%,其中发放个人住房政策性贷款18111户、22.65亿元,分别占全市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含商业性贷款)总量的28.4%和17.6%。截至年末,全市房改资金累计归集余额138.40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余额89.58亿元;累计运用房改资金余额63.1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政策性贷款余额61.71亿元。

社会保险: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8.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7%;征缴保险费4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 %。其中, 企业参保人数115.2万人,征缴保险费40.5亿元,分别增长7.6%和8.3%。51.3万名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养老金,99.5%的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失业保险参保88.1万人,征缴保险费4.48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8%和12.8%。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8.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3.1万人,征缴保险费1.42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5.1%和17.4%,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参保1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7万人,征缴保险费0.77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0.8%和14.9% 。

最低生活保障:截至年末,城市低保对象9.7万人,保障面3.46%。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完善城乡困难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将重病救助范围由3种扩大到8种。出台《大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农村低保年平均标准由上年920元提高到1650元,居全省各市首位。农村低保人数4.5万人,增长82.2%;保障面1.8%,提高0.9个百分点;发放保障资金4500万元,增长2.4倍。首次将全市农村五保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管理。全年投入临时救济、灾害救助、包户扶持、对口支援、医疗救助资金8626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全年审批新建养老机构47所,增加养老床位3219张。启动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西岗区、沙河口区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单位,中山区、甘井子区和市社会福利院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单位。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建成农村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基地儿童活动中心。募集慈善资金9630万元,注册义工7812人,救助困难群众8246人次。

社区建设:全市512个居委会顺利完成第六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市政府投入3000万元,各区市县及街道筹集资金1.5亿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年末户籍人口数为市公安局统计口径。

3.依据辽乡企字[2002]20号文件精神,我省民营经济统计范围暂界定为:集体、股份合作制企业、非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非外商和港澳台商绝对控股的合资、合作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个体工商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