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辽宁

锦州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3-26 21:45:52 来源:锦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24次

2002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二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国民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增长。农业喜获丰收,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形势喜人,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增速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1亿元,增长13.4%;第二产业增加值85.2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6.5:35.3:38.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870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9%。

一、农业

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4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农业产值67.9亿元,增长15%;林业产值1.8亿元,下降1.8%;牧业产值51.2亿元,增长9.5%;渔业产值10.4亿元,增长18.1%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市粮食总产量为159.9万吨,比上年增长8.4%,玉米产量102.9万吨,同比增长14.5%;高粱产量26.1万吨,大豆产量7.6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2.1%和3.9%。粮食单产创新高,平均每亩单产417公斤。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8.4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6万公顷,下降4%;油料作物面积5.7万公顷,增长10.1%,其中花生播种面积5.6万公顷, 产量13.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8.9%;蔬菜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6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5.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年蔬菜产量361万吨,增长19.9%,其中,棚菜产量166.5万吨,增长16.2%;糖料作物产量6.3万吨,增长1倍。水果产量27.5万吨,增长26.8%。其中,苹果、梨、葡萄产量分别为2.6万吨、8.0万吨、15.4万吨。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2年    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59.9      8.4

稻谷     万吨      12.8       -8.6

玉米     万吨      102.9      14.5

高粱     万吨      26.1       -2.1

大豆     万吨      7.6        -3.9

油料作物       万吨      13.9       19.5

#花生    万吨      13.8       18.9

蔬菜           万吨      361       19.9

水果           万吨      27.5      26.8

#苹果        万吨      2.6         1.5

梨          万吨      8.0         -3.5

葡萄         万吨      15.4        62.0

奶类总产量     万吨      2.6         21.8

肉类总产量     万吨     43.8         11.3

#牛肉        万吨      4.5         48.6

羊肉        万吨      1.2         102.2

猪肉        万吨      27.7        5.7

家禽        万吨      10.1        9.2

禽蛋产量       万吨      26.7        6.9

水产品产量     万吨      22.3        10.7

畜牧业、渔业、林业稳定发展。年末大牲畜存栏48.6万头,增长19.1%,其中,牛存栏27.6万头,增长39.8%;猪存栏193.5万头,增长6.2%;羊存栏94.1万只,增长40.3%;禽存栏3210万只,增长8.1%。全市肉类总产量43.8万吨,同比增长11.3%;奶类总产量2.6万吨,增长21.8%;禽蛋产量26.7万吨,增长6.9%。水产品养殖面积38.5千公顷,增长30.5%。水产品产量22.3万吨,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0.1万吨,增长9.3%;淡水产品产量2.3万吨,增长25%。全年林业投资额4718万元。完成造林面积22.65千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3.3千公顷。按造林方式分,人工造林面积22.3千公顷,飞播造林面积0.35千公顷。全年幼林抚育面积7.9千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全市农用载重汽车2579辆,拖拉机1.62万台。农机总动力达11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3%,农用排灌动力29.0万千瓦,运输机械动力44.1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5.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6.7千公顷。农村用电量4.4亿千瓦/小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2.12万吨、农用薄膜使用量2.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4%、30.4%;柴油使用量2.54万吨,下降4.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02年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以下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4.4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3.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3.1亿元,同比增长8.3%;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5.3亿元,增长0.3%;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144亿元,增长10.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5.1亿元,增长27.5%。从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完成产值99.4亿元,增长9.8%;省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2亿元,增长27.6%;市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0.5亿元,增长12.4%;县(市)区营企业完成产值39.3亿元,增长14.9%。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27.2亿元,增长21.7%;重工业完成产值177.1亿元,增长11%。

新产品产值、出口交货值增长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25.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39.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的8.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6.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销率96.1%;集体企业产销率96.2%;股份制企业产销率9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销率98.1%。轻工业产销率98%;重工业产销率96.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2年    增长%

原油加工量     万吨      504.1      7.7

原煤           万吨      38.9       5.8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67.5       14.8

铁合金         万吨      8.8        16.4

水泥           万吨      78.3       8.8

塑料制品       万吨      3.3        -11

布             万米      802.5      -42.1

服装           万件      222.0      3.1

机制纸         万吨      14.4       1.1

农用化肥       万吨      9.1        -11.3

电子元件       万只      166.4      -18.4

焊条           万吨      1.3        6.1

乳制品          吨       2900      11.5

煤气生产量    万立方米    5402      18.8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9亿元,比去年下降22.2%;企业利润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8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7亿元,同比增亏2.6倍。

建筑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0.1亿元,增长17.7%;安装工程产值10.7亿元,增长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3.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9.4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城镇完成投资52.2亿元,增长18.5%;农村完成投资9.3亿元,增长27.8%。按投资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22.4亿元,增长36.3%,其中,国债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更新改造投资11.1亿元,增长15.9%;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投资14.7亿元,增长2.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3.0亿元,集体经济完成投资5.6亿元,个体经济完成投资6.2亿元,其他经济完成投资26.6亿元。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64个,其中投资规模超亿元的施工项目16个;竣工项目299个,项目建成投产率82.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1.7%。全市施工房屋面积4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4%,竣工房屋面积284.1万平方米,增长34.3%,房屋竣工率64.9%。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44.3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8.1亿元。本年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新增医院病床500张,新增城市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8000吨,新增输电线路长度109公里,水泥13万吨/年,耐火材料制品4000吨/年,硫酸6吨/年,塑料制品0.34万吨/年。

四、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2%。

全年累计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7.9%,旅客运输周转量8.7亿人公里,增长27.6%,水运货物周转量3.6亿吨公里,增长1.2倍;公路货运量4489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公路客运量2482万人,增长14.1%,水运货运量12万吨;锦州港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404万吨,比上年增长26.5%。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1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完成函件999.3万件, 比上年增长7.3%;特快专递17.4万件, 比上年增长3.1%。邮政储蓄余额16.2亿元,增长23.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61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53.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9.9%、27%,;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7万户,增长18.7%;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9.9部/每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3.7万户,比上年增长107.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国内国际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是我市加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第一年,我市以中国优秀旅游城为契机,以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重点,使我市旅游基础环境、市场秩序、服务质量和从业人员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旅游收入大幅增长。2002年全年旅游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83.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10万美元,同比增长129.3%。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90.1万人,海外旅游者15950人次,分别增长70.6%、242.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71.9亿元,增长21.3%;县及县以下零售总额36.8亿元,下降6.3%;按行业分组,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78.2 亿元,增长3.1%;餐饮业完成14.3亿元,增长42.5%。按经济类型分组,国有经济完成11.5亿元,下降10.9 %;集体经济完成10.3亿元,下降8.2%;私营经济完成8.5亿元,增长7.3%;个体经济完成60.4亿元,增长16.3%;股份制经济完成6.4亿元,增长46.5%;其他经济完成11.6亿元,增长13.7%。

年末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08个,全年成交额为74.2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177个,成交额60.8亿元。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0%。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下降0.9%,烟酒及用品下降1.6%,衣着价格下降1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8.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4.4%,交通和通讯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2%,居住上涨0.9%。

六、对外贸易

出口总额增长较快。全年出口总额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按出口商品类别看,五金矿产品出口5613万美元,增长28%;石油化工产品出口3143万美元,增长24.5%;轻工产品出口1336万美元,增长54.8%;纺织服装产品出口1283万美元,下降6.4%。

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新签合同项目37个,新签合同金额260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4%。 实际利用外资119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增值税(25%)1.6亿元,营业税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8%和2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4亿元,增长54.6%;支援农村生产支出0.7亿元,增长10.6%;教育事业费支出3.6亿元,增长17.1%;社会保障补助费5.1亿元,增长31.8%。

金融业运行良好,存贷款额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6.9亿元,增长1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2.2亿元,增长12.5%;企业存款余额73.3亿元,增长13.7%。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2.2亿元,增长9.2%。其中,短期贷款191.9亿元,下降1.2%;中长期贷款67.4亿元,增长41.7%。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303.2亿元,现金支出13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5%。全年货币净投放量7亿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8亿元, 比上年增长42.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亿元,增长14.9%,人身险保费收入4.2亿元,增长56%。支付各类赔款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财产险赔付额0.9亿元, 增长22.5%,人身险赔付额0.1亿元,下降17.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成功地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北方(锦州)农展会、科技合作与专利技术交易洽谈会、锦州市第二届“科技活动周”等科技活动。专利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申请专利352项,同比增长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16.6%。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高校5所,在校学生3.7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增长30.6%;全市高中29所, 在校学生3.4万人,增长8.7%;普通中学166所,在校学生15.8万人,其中,初中129所,在校学生12.4万人,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8.1%;小学870所,在校学生22.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盲聋哑学校5所,在校学生599人;弱智儿童学校2所,在校学生98人;工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301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1.2万人;职业中学28所,在校学生0.57万人。成人教育高等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中夜大学、函授部等在校学生1.2万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锦州市民间文化节、锦州市迎新春和庆“八一”两场综合文艺晚会。专业艺术实施精品战略,取得了可喜成果,市京剧团继《酒魂》之后,又排演了一部大戏《辽宫粉黛》,北京有关戏曲专家专程来锦观看演出,给予了较高评价。市评剧团复排的评剧《关东腊月雪》在中国第三届评剧艺术节展演中荣获银奖。2002年我市各专业艺术团体荣获省以上奖励26项。围绕庆“十一”和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等主题,组织开展了26项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2年末,全市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5个,演出943场;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8个,接待读者31.9万人次。

全市拥有地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市级电视台自办节目5套,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7套。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6%。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4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6个,卫生技术人员1.17万人,其中医生0.52万人,卫生机构医疗床位1.03万张,全市卫生防疫防治机构9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3.36张、卫生技术人员3.7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4.2/10万和9.34‰。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省九运会上我市代表团取得较好成绩,共获金牌11枚、银牌5枚、铜牌8枚。成功地获得了2006年省第十届运动会的举办权。2002年我市出色地完成了“2002步步高DVD中国女篮甲级联赛”锦州赛区承办工作,并被评为“最佳优秀赛区”。开展了第四届全民健身宣传月等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向纵深发展。学生体育达标率、优秀率分别为97.4%和24.3%。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公共事业成效显著。新铺设自来水管线10公里,自来水管线总长度493公里,市区自来水普及率100%;新铺设煤气地下管线66公里,煤气管线达603公里,新发展管道煤气用户1.2万多户,市区用气普及率85.7%;更新公交运营车92辆,年末实有公交车423辆,是我市有史以来公交车最多的一年,新开通运营线路8条,目前营运线路达355公里,每万人拥有公交车4.79标台;投资4300万元完成了对解放路、中央大街、南京西路、延安西路等主要街路的改造工程,新建、扩建和改造道路长度33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54平方米;绿化工作不断发展,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6平方米,建城区绿地率36.56%;污水处理率25.43%。全年城建固定资产投资3.97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本年施工35个,竣工28个,完成环境治理项目投资1.5亿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58.9%,重复用水率93.5%;工业废气烟尘排放达标率95.1%,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91.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0.7%。

十一、人口和就业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307.1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84.5万人;非农业人口112.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6.5%。全年新出生人口2.43万人,出生率为7.91‰;死亡1.88万人,死亡率为6.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比上年下降0.08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79%。

就业结构发生新变化。2002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0.3万人,比上年减少3.1万人,其中在岗职工为26.8万人,比上年减少1.3万人。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13.5万人,比上年减少1.8万人。由于国有企业并轨及非国有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职工减少,年末国有企业职工15万人,比上年减少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6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2002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6547元,同比增长6.6 %;人均消费性支出4852元,增长 2.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42%。农民人均纯收入2822元,比上年增加270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8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7.4%。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上年的10.6平方米增至11.6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由上年的25.01平方米增至25.43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1.9万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24.97万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9.9万人。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8万人。社会福利院床位960张,共收养531人次,其中,收养儿童56人次。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