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内蒙古

阿拉善盟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1 22:18:22 来源:阿拉善盟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81次

2002年,盟委、行署带领全盟各族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转移发展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力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进程,锐意改革,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使全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边疆安宁,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完成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5934万元,比上年增2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88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385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0192万元,分别增6.3%、33.2%和12.0%。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04:41.49:42.47调整为2002年的14.15:45.23:40.62。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101.1%,比上年上涨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达98.4%,下跌1.6个百分点。分项目看:除首饰类上涨5.1个百分点,燃料类上涨15.4个百分点外,其余各类商品价格全面下跌(详见附表)。

年末全盟就业人员87721人,比上年末减少1005人,降1.13%。其中:城镇49747人,农牧区37974人。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安置下岗职工14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5%。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全年财政总收入32250万元,比上年增加5199万元,增长1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879万元,上划中央税收收入11371万元,分别增加2183万元和3016万元。财政支出明显增加,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16887万元,比上年增长88.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比较低,财力紧张,基础设施较薄弱,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待加大,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待快速提高。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年内不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结构调整步伐,使种植业增产,畜牧业呈恢复性增长,林业和渔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885万元,比上年增长6.3%,增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种植业继续增产。年内以市场为导向,减播小麦、薯类等产品的种植面积,增播玉米、油料、瓜类等效益较好的农产品种植面积,使全盟种植业增效增产。2002年粮食产量80368吨,比上年增产8862吨;油料6960吨,增产2293吨;棉花2568吨,减产528吨;蔬菜、瓜类53872吨,增产5955吨。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和优质专用品种生产面积大幅度增加,特种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

畜牧业生产呈恢复性增长。2002年我盟向“六镇、八区、十大滩”转移转产牧业人口417户1507人,调减草原畜牧业头数,发展农区畜牧业。六月末牲畜头数165.82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减少22.1万头(只),十二月末牲畜头数125.05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2.53万头(只)。农区普遍推行了舍饲养畜模式,生产经营方式有了较快转变;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化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9995吨,羊毛产量746吨,羊绒产量224吨,驼绒产量209吨,分别减少126吨、150吨、32吨和31吨(详见附表)。

林业生产再上台阶。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504公顷,完成造林面积21019公顷,比上年增264.09%;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35947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120公顷,成林抚育面积5167公顷,分别比上年增6.67%、50.89%、98.73%,全年四旁植树11万株,与上年同期持平,苗木产量1166万株,降3.16%。

渔业、水利建设得到发展。全年渔业增加值387万元,增83.35%,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5.38万千瓦,增长1.92%,农牧业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全年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100%、58.10%和37.77%,农牧业运输的机械化水平达100%,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140吨,增82.02%,农牧区用电量5145.38万千瓦小时,增19.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年内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实施项目拉动,努力提高科技含量,使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0822万元,增22.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主要产品增产的多,减产的少。其中:原盐135.93万吨,原煤430.01万吨,纯碱31.29万吨,铁矿石成品矿46.45万吨,硫化碱3.20万吨,分别增产9.68万吨、143.18万吨、6.42万吨、8.32万吨和1.01万吨,其余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增减各异,工业产销衔接较好。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2年,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4.2,比上年提高11.7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057万元,增长36.90%,成本费用利润率10.18%,资本保值增值率114.41%,分别比上年提高1.02和6.41个百分点,资产贡献率10.38%,产品销售率96.13%,资产负债率58.46%,分别比上年减少0.02、0.48和1.8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0.74次,比上年多周转0.08次,全员劳动生产率62481元/人,增16.21%。

建筑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年全部建筑业增加值33035万元,比上年增86.1%,全盟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工程个数93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73个,占全部施工单位工程总数的78.4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三化”进程政策的带动下,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50万元以上项目的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127656万元,比上年增长97.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1673万元,比上年增94.0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3083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6677万元,分别增长111.01%和33.30%,投资主要集中在生态建设与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市场繁荣,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年内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06万元,比上年增10.5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36%。其中: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3505万元,县以下零售额10701万元,分别增10.24%和11.8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7520万元,餐饮业零售额6199万元,制造业零售额6198万元,农业生产者零售额12353万元,分别增4.88%、15.05%、34.97%和15.72%。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年末,商品交易市场18个,全年商品成交额8746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新进展。年内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使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7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11%。其中:出口额1444万美元,增19.83%。主要出口商品:盐品3614吨,金属钠1143吨,无烟煤11.25万吨,无毛驼绒27265吨,无毛羊绒25.23万吨。全盟利用外资245万美元,利用国内资金17420万元,分别增72.54%和77.86%;策克口岸开放4次73天,出入境人员44761人次,出入境车辆7630辆次,进出口总量1606.18吨,进出口总值5752.66万元,比上年降18.18%。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2年,我盟加大了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建设的力度,继续加强管理,使全盟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年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5%,海外游客13602人次,宾馆(饭店)18864人次,旅游景点3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430.6万元,比上年增18.62%。

六、交通、邮电

公路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生产平稳发展。2002年,全盟公路建设投资8.6亿元,是我盟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年。全年新增黑色公路1012公里,年末公路里程5122公里,比上年增加122公里。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04万人,货运量74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3.75%和2.20%;客运周转量2645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62560万吨公里,分别增40.35%和7.86%,公路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公路养护质量稳中有升,全盟完成平均好路率76.5%,较去年增加2.2个百分点,运力结构更趋合理。

邮电通讯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提高。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040.59万元,比上年增67.2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028.27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730.03万元,分别增长24.66%和5.9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3475户,移动电话用户49811户,分别增9.06%和138.67%,全盟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达4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5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4177户,增107.60%。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2002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5636万元,比年初增加28255万元,其中:企业存款72894万元,储蓄存款171413万元,分别增加25633万元和22065万元;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9643万元,比年初增加45215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51734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21023万元,分别增加28166万元和13846万元,中长期贷款39810万元,减少10785万元,特别是居民消费贷款增长较快,年末消费贷款余额1876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084万元,增长19.67%,占贷款总额的7.83%,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4497.9万元,比上年增41.12%。其中:财产险收入1730万元,人寿险收入2767.9万元,分别增长22.24%和56.20%,居民的保险意识逐年增强。全年保险业赔付额865.4万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全盟共有各类学校77所,招生10433人,在校学生33519人,毕业生9818人。其中:普通中学20所,招生4069人,在校学生13870人,毕业生2913人;小学40所,招生2545人,在校学生12842人,毕业生3015人;幼儿园12所,招生564人,在校学生2024人,毕业生751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8.75%、93.12%和68.77%.全盟始终把巩固“两基”成果作为工作之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建设步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初中升学率达85%以上,扫盲100人,参加普通高考685人,上自治区线323人,上线率47.2%,本、专科录取429人,录取率62.6%。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8848人,科技经费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12万元,比上年增长9.8%,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9项,其中:“内蒙古地区双峰骆驼喉蝇蛆病及防治的研究”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额济纳荒漠绿洲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适度利用的研究”和“内蒙古吉兰泰盐湖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年专利申请3项,授权专利3项,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5项,合同成交额525万元,年内科技项目工作和科技合作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科技园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全盟十大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优质、高效农牧业快速发展的基地,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新能源工作和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年末有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57座,调频发射台3座,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1051座,微波站20个,公共图书馆4个,群众艺术馆及文化馆4个,文化站38个,广播覆盖人口17.68万人,覆盖率达88.67%,比上年提高8.67个百分点,电视覆盖人口17.09万人,覆盖率达85.71%,比上年提高9.41个百分点,图书馆藏书12.45万册。出版报纸126万份,其中:《阿拉善报》108万份,阿拉善广播电视报18万份。全盟新闻舆论导向正确,基调鲜明,重点突出,效果良好,对外宣传工作成绩显著,文艺创演、社会文化活动生机勃勃,为全盟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卫生机构64所,拥有病床762张,卫生技术人员1485人,年内进一步强化疾病控制和疾病普查工作,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的消杀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医药科研工作、妇幼保健工作、爱国卫生工作不断进步,医药医疗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

体育工作再创佳绩。年内推进全民健身二期工程,举办旗级以上大型体育比赛18次,参加体育锻炼健身活动3.5万人(次),参加全区各类比赛获奖牌78枚,比上年增加26枚,其中:金牌16枚,银牌9枚,铜牌14枚,其他奖牌39枚。

十、环境保护

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全盟确定的自然保护区8个,总面积119.8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得到加强,黑河下游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通过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评审,年内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总额1815万元,重点流域、生态环境和区域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投入明显增大,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污染得到进一步治理。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人口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盟总人口179781人,比上年增加2608人。其中:城镇人口147951人,少数民族人口57742人,人口出生率9.45‰,死亡率4.65‰,人口自然增长率4.80‰。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随着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加强以及农牧业生产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7元,比上年增加45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64元,比上年增加150元,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城乡竣工住宅面积109432平方米,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不同程度增长。(详见附表)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内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00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850名,为失业人员发放救济金437.58万元,参加养老保险20317人,基本医疗保险33966人,覆盖面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年末各类社会福利敬老院4个,床位95张,收养人数135人,城镇低保对象4134人,农村低保对象652人,全年共发放救灾款2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