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1 19:18:40 来源: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667次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2008年3月20日)

2007年是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实现巴彦淖尔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进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继续加强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9.0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68.51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7.63亿元,增长18.9%。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上年的26.0:44.9:29.1调整为25.1:47.4:27.5。二产比例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一产和三产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1.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3%,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型地位基本确定。全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了20000元大关,达到20423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7.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2686美元。

市场物价明显上涨。2007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4.0%。其中,城市上涨5.6%,农村上涨3.9%。分项目看,全年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10.8%;在构成食品价格指数的16个中类指数中有15个指数呈上涨趋势,只有1类指数价格略微下降,食品价格总体呈现出全面上涨的态势。居住类上涨4.7%;烟酒及用品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1%。其中在食品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和鲜蛋价格同比上涨33.4%和25.6%。从具体商品看,猪肉、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48.0%、20.3%和33.6%;鸡鸭价格分别上涨24.7%和22.9%。粮油价格继续攀升。今年我市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6%。其中,大米价格同比上涨3.5%;粮食制品价格同比上涨11.3%。全年我市油脂类价格同比上涨30.6%,其中,食用植物油价格同比上涨26.6%;植物油制品同比上涨16.4%;其他油脂类价格同比上涨47.5%。从流通、生产、建设领域看,商品零售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3.1%、3.4%、5.7%和3.1%。(见附表四)

劳动就业稳定发展。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88.8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9.9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2.8万人,其中工业从业人员9.7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6.1万人。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4.91万人,比上年增长3.3%。其中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为7.87万人;机关单位从业人员为2.34万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为4.70万人。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6万人,通过各种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0.52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0.21万人。年末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年内完成财政总收入45.50 亿元,比上年增长54.6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39.94亿元,增长46.2%。财政支出同步增长,2007年全市财政总支出为67.70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在财政支出中,地方财政支出为45.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政府性基金支出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七个旗县区财政收入全部呈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其中乌后旗财政收入首次超过临河,达12.51亿元,列七个旗县区的首位。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8%,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物价上涨较快, 给工农业生产及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较多。

二、农业

农业经济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积极落实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快农牧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有力地推动了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4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统计,200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为834.81万亩,比上年增加38.02万亩,增长4.8%。粮食播种面积为419.74万亩,比上年增加12.10万亩,增长3.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90.75万亩,比上年减少17.1%;玉米播种面积为208.27万亩,比上年增长27.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377.34万亩,比上年增长11.1%;耕地内牧草37.73万亩,比上年减少23.6%。粮经草比例由上年51.2:42.6:6.2调整为今年的50.3:45.2:4.5。多数农作物产量呈增长态势,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39.1亿斤,比上年增长1.6%。其中:玉米总产量为24.6亿斤,比上年增长17.4%;油料总产量为9.2亿斤,比上年减少2.4%。其中:油葵总产量为2.8亿斤,比上年增长82.0%;甜菜产量为12.6亿斤,比上年增长21.8%。瓜类产量为12.9亿斤,比上年增长2.4%。(见附表一)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年末全市完成造林面积7.17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26万公顷;完成幼林抚育面积8.96万公顷。

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2007年,我市畜牧业发展由重养殖规模转向重养殖效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4%,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为905.50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64.65万头(只),减幅为6.7%。其中,农区牲畜头数为695.06万头(只),比上年减少44.04万头(只);牧区牲畜总头数为210.44万头(只),比上年减少20.61万头(只)。牧业年度羊的存栏达到825.15万只,比上年减少52.29万只。畜群、畜种结构不断优化,良种、改良种畜头数达到881.91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的比重为97.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能繁母畜达到509.13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比重为56.2%。牲畜出栏速度放慢,全年(日历年度)牲畜出栏总数为870.08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0.3%,出栏率为104.11%,比上年下降9.17个百分点。养牛业发展稳定,2007年我市共购进奶牛0.31万头,年末奶牛总头数达到11.50万头,比上年增长1.9%。

农牧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为292.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机耕地面积46.79万公顷,增长5.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总量规模不断提升。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57.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完成增加值为1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值26.21亿元,增长36.1%;集体企业实现产值1.28亿元,增长47.8%;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303.90亿元,增长41.0%;;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产值2.76亿元,增长52.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产值23.25亿元,增长27.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48.51亿元,增长34.7%。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实现产值149.20亿元,增长33.0%;重工业实现产值208.21亿元,增长45.0%。产销衔接状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了93.6%。在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均有了不同程度增长(见附表二)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达到39.8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在反映工业企业效益状况的指标中,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9%,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5.8%,比上年提高3.3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04.10,比上年提高16.1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年内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共53家,从业人员1.51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为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4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302.9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244.5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20.85亿元。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71.78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29.3%。其中:城镇完成投资237.24亿元,同比增长33.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9亿元,同比增长29.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21亿元,同比减少0.1%。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倍,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6%;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56.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占全市投资总额的94.4%。从投资主体看,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24.34亿元,增长1.1倍,占全市投资总额的45.7%;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47.44亿元,增长3.9%,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4.3%。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一产业的投资为21.58亿元,比上年减少0.3%;第二产业投资为140.56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投资139.92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投资109.64亿元,增长75.5%。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39.68亿元,增长3.7倍;水利环境保护业完成投资21.76亿元,增长96.3%。

重大项目进展良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有107个,共完成投资233.6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6.0%。

投资效果明显。全市城镇以上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建成投产项目49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6.8%;新增固定资产143.7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8.6%。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有:铁矿石开采710万吨/年,铁矿石成品矿开采348万吨/年,生铁161万吨/年,啤酒20万吨/年,城市自来水供水7.4万吨/年,洗煤30万吨/年。

五、内外贸易

市场销售快速增长。2007年我市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分地区看,市区的零售额实现22.80亿元,增长22.1%;县的零售额实现31.83亿元,增长18.3%;县以下的零售额实现18.07亿元,增长17.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总额57.64亿元,增长20.8%;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1.56亿元,增长21.8%;其他行业的零售额实现3.50亿元,下降7.1%。

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年内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86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1%。其中出口完成10440万美元,增长15.5%;进口完成8182万美元,增长1.5倍。在外贸出口产品中,羊绒制品、农产品和化工类产品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8.2%。其中羊绒制品完成2629.63万美元,同比增长6.6%,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5.2%;农产品完成4909.93万美元,同比增长72.9%,占外贸出口总额的47.0%;;化工类产品出口完成621.05万美元,同比减少57.3%,占外贸出口总额的6.0%;;在外贸进口产品中,煤炭进口为7667.4万美元,占外贸进口总额的93.7%。

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市重点在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上加大工作力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办法,吸引国内外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一年来,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72项。其中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5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实际利用外资4194万美元,增长12.0%。甘其毛道口岸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常年开关口岸,成为自治区第三大口岸,向北开放取得新进展。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公路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生产快速增长。2007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8487公里,等级公路总里程达74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2公里;一级公路30公里;二级公路664公里;三级公路1588公里;四级公路4927公里。等级公路率为40.0%,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乡村道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年末,全市乡村道路总里程达到146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144公里,比上年增加877公里。交通运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3301万吨,较上年增长7.5%;完成货物周转量58.3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1%;完成公路客运量2774万人,旅客周转量25.02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7.3%。

邮电通讯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26亿元,增长38.1%。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25.75 万户,比上年下降14.4%,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0.30 万户,比上年增长23.9%。电话普及率(包括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为60.9部/百人。互联网络注册用户达到4.59万户,比上年增长68.1%。

旅游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旅游企业59家,其中,国内旅行社20家,国际旅行社1家,星级饭店11家。据初步统计,2007年共接待游客137.94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88.32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6.18亿元,增长6.4%。中长期贷款68.70亿元,增长8.9%。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65.10亿元,现金支出955.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和13.9%;收支相抵后,货币净回笼9.14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事业发展加快。2007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45386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财产险收入10896万元,增长41.4%;人寿险收入34490万元,增长16.1%。保险业务支出11398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财产险支出5189万元,增长39.8%;人寿险支出6209万元,增长4.2倍。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国有独立)11个。年内荣获自治区级奖励的科技成果有1 项;授权专利57 项,认定各类技术合同 62份,合同成交金额2300万元。科学技术财政支出3163万元。其中:用于全市各类科研机构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支出1372万元。

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0.56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0.66万人;普通中学85所,普通中学在校生数为10.49万人;小学265所,小学在校生数11.94万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9.59%,比上年提高11.72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成功举办了“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展示巴彦淖尔60年辉煌”为主题的2007中国?河套文化艺术节,艺术创作繁荣活跃。作品《草原小牧民》赴香港参加“搜星中国?紫荆花杯”全国青少年“香港之约”文化艺术人才超级选拔赛总决赛,获儿童B组一等奖。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共图书馆8座,图书馆服务点30个;文化馆8座;博物馆5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个;档案馆8个;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1.1%;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0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1%;《巴彦淖尔日报》全年发行338万份。《巴彦淖尔市晚报》全年发行366万份。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5个,其中医院(含门诊)、卫生院14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卫生监督所7个,中心血站1个。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到82.48万人,占全市常住农牧业人口的90.32%。其中:为11.50万参合农牧民报销门诊医药费用214.6万元;为4.16万大病统筹住院参合农牧民报销医药费用3267.4万元,人均补偿785元,实际补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30.1%。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全市体育健儿2007年参加了摔跤、排球、游泳等5项次全国及全国分区比赛,获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3枚。参加自治区级青少年比赛12 项,获金牌25枚,获银牌17 枚,获铜牌24 枚。目前全市有体育人口70.93万人,占到全市总人口的41%。100%的中小学实施《学生体制锻炼标准》学生体育健康率达100%。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有职工人数308人。环境监测站4个,监测人员69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3个,完成治理项目投资2.98亿元。年末全市设立各级自然保护区7处。其中国家级的2处,分别为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5.54万公顷;自治区级的4个,分别为乌梁素海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阿尔其山叉子圆柏自然保护区、乌拉山天然次生林保护区和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6.43万公顷;市级自然保护区1处,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较低增长。据全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7年末,全市出生人口1.65万人,人口出生率9.45‰;死亡人口1.07万人,人口死亡率6.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3‰,比上年增长0.39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174.19万人,比上年增加0.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35万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蒙古族人口8.41万人。城镇人口76.0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43.7%;乡村人口98.1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56.3%。全市男性人口有89.22万人,女性人口有84.97万人。

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60元,比上年增加1350元,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6266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在城乡居民收入日趋增长的同时,消费水平随之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7029.45元,比上年增长15.3%,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0.6%,比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435元,比上年增加716元,增长15.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8%。其中,农民收入5510元,增加730元,牧民收入3877元,增加403元。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1440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26.5%,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921.65元,比上年增长13.5%,恩格尔系数为39.3%,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亦不同程度有所增长。(见附表三)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城镇从业人员有19.36万人,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离退休人员达4.34万人。全年共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4.90亿元,养老金发放率100%。其中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13.28万人,增长10.1%;行政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6.08万人,增长0.1%。共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1.18亿元,增长18.1%;参加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8.53万人和5.26万人,较上年分别增长50.0%和91.4%。社会福利事业更加完善。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床位856张,收养人数51人;城镇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最低保障救济的户数为2.49万户,人数为4.96万人。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00万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091万元。

 注:1、本公报各项增加值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工业产品产量为全部工业企业产品产量。

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附表一)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195.35  1.6 

小麦 万吨 68.96  -18.5 

玉米 万吨 122.91  17.4 

油料 万吨 45.84  -2.4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1.08  -12.5 

猪肉 万吨 5.91  -24.7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牛肉 万吨 0.65  4.8 

羊肉 万吨 12.83  -8.9 

奶类产量 万吨 39.33  1.3 

羊毛产量 万吨 0.77  ??

山羊绒产量 吨 487.00  -2.0 

牲畜总头数      

牧业年度 万头(只) 905.50  -6.7 

日历年度 万头(只) 778.34  -6.9 

大牲畜      

牧业年度 万头(只) 24.37  -4.1 

日历年度 万头(只) 25.42  -1.9 

奶牛      

牧业年度 万头 10.78  -5.9 

日历年度 万头 11.50  2.0 

羊      

牧业年度 万只 825.15  -6.0 

日历年度 万只 699.29  -6.6 

猪      

牧业年度 万口 55.98  -16.8 

日历年度 万口 53.63  -12.5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附表二)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40.31  1.6倍

天然原油 万吨 8.13  4.1 

铁矿石原矿量 万吨 1203.75  46.5 

铜选矿含铜量 万吨 2.23  -27.9 

精炼铜 万吨 1.32  -7.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56.54  23.1 

小麦粉 万吨 78.57  39.9 

乳制品 万吨 29.80  2.2 

啤酒 万升 6.99  8.0 

羊绒衫 万件 123.13  -18.0 

成品糖 万吨 1.90  -33.7 

合成氨 万吨 31.43  23.2 

水泥 万吨 139.60  1.6倍

铁合金 万吨 37.98  24.1 

 

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附表三)

 

名称 城镇居民 比上年增长% 农村居民 比上年增长%

彩电  (台) 105.82  -5.0  102.82  -2.0 

电冰箱(台) 88.66  12.1  34.27  22.8 

洗衣机(台) 96.24  0.3  82.25  6.8 

电脑  (台) 22.17  34.6  1.00  --

摩托车(辆) 60.80  -3.2  71.97  8.2 

空调器(台) 4.70  28.1  ?? --

微波炉(台) 11.19  15.7  1.00  --

        

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附表四)

 

指数 累计同比 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0  4.0 

城市 105.6  5.6 

农村 103.9  3.9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2.6  2.6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4.3  4.3 

食品 110.8  10.8 

粮食 106.6  6.6 

肉禽及其制品 133.4  33.4 

菜 103.3  3.3 

鲜菜 103.6  3.6 

烟酒及用品 101.5  1.5 

衣着 98.8  -1.2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护服务 99.0  -1.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3  1.3 

交通和通讯 99.0  -1.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1  1.1 

居住 104.7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