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1 18:38:11 来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88次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2005年2月25日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及自治区对鄂尔多斯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紧紧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以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0%。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9.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56.6∶31.5变为10.5∶59.4∶30.1。第一产业在调整中实现效益的平稳增长,年末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同比增长15.7%,粮食生产实现了面积增、总产量增和单产增的“三增”的喜人成果;第二产业发展提速,年末实现增加值226.1亿元,同比增长36.7%,大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工业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更加明显,呈现出重点行业拉动作用大、新建企业效益作用大、大中型工业企业贡献率大的 “三大”强劲态势;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末实现增加值114.3亿元,同比增长26.1%,呈现出发展质量高、速度高、效益高的“三高”崭新面貌,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力度进一步加强。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增势良好。200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2.4亿元,居全区第3位,比上年同期增长87.7%,居全区第1位。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3.7亿元。同比增长70.3%。其中,增值税5.0亿元,增长132.8%;营业税8.1亿元,增长68.0%;企业所得税1.6亿元,增长91.7%;个人所得税0.8亿元,增长31.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0.0亿元,增长40.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0.9亿元,增长41.6%;教育事业费4.5亿元,增长36.8%;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1亿元,增长5.3%;行政管理费6.2亿元,增长34.5%。

劳动工资:职工工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生活逐步趋好。2004年,全市在岗职工人数13.58万人,同比增长2.0%,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8.58万人,增长3.2%,集体企业职工0.32万人,与去年持平。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22.9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5.1亿元,增长33.0%;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0.4亿元,增长4.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965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801元,增长28.5%;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068元,增长4.7%;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777元,增长31.6%

价格水平: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6%,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1%,居住类价格上涨7.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4%。除此以外,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4%,衣着类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4%。

生产领域价格涨幅较高。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4.73%,上涨4.7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2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2.44%。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7.81%,上涨7.81个百分点;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9.69%,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21.41%,化工原料类上涨5.05%,纺织原料上涨1.67%。

投资:投资增势趋于强劲。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74亿元,比上年增长93.80%。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10.63亿元,城乡集体投资0.76亿元,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2.78亿元,其他类型投资128.57亿元;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5亿元,增长43.28%,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30亿元,增长81.54%,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19亿元,增长115.70%。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5.2亿元,同比增长78.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2.89亿元,增长92.37%;更新改造投资15.13亿元,增长192.08%;房地产开发投资5.92亿元,增长6.47%,其他投资11.26亿元,降低23.14。

200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关键年。全市人民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紧密结合实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鄂尔多斯新一轮发展的构想、思路、态势、格局正在形成,资源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得到释放,并日益显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主要产业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获得重要突破。

二、主要产业

农牧业:2004年鄂尔多斯市委、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积极为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想办法、办实事,今年全市农牧业工作亮点颇多。

2004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323.1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8.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结束了连年减少的局面,据统计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5.1千公顷,较上年增长21.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9.1千公顷,较上年减少23.1%,其他作物种植面积118.9千公顷,增长47.0%,甜菜面积3.0万千顷,增长7.9%,油料30.1千公顷,减少26.6%,蔬菜6.7千公顷,增长9.5%,2004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20.0亿斤,同比增长31.4%,平均单产859斤/亩,同比增长8.1%。其中小麦产量0.5亿斤,比上年增长62.0%,玉米产量16.3亿斤,比上年增长34.9%。全年油料总产量1.0亿斤,比上年下降20.0%,甜菜总产量2.1亿斤,比上年增长7.4%,水果0.2亿斤,减少8.3%,蔬菜5.0亿斤,增长9.7%。

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成为各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2004年全市饲草种植面积增长23.5%,粮经饲比例由上年的30:27:43调整为34:17:49。畜牧业生产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094.0万头(只),同比增长33.4%,其中大小畜达1012.0万头(只),增长35.2%,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大牲畜33.3万头(只),增长45.5%,羊978.7万头(只),增长34.8%,猪82.0万头(只),增长14.8%。牲畜总增头数达496.7万头(只),总增率达60.6%,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2004年年末,牲畜总头数为809.0万头(只),出栏率为61.6%,其中,大牲畜、羊、猪分别出栏7.6万头(只),320.7万头(只),73.0万头(只),出栏率分别为33.9%,55.2%,152.3%。全年肉类总产量14.4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7.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是8.0万吨、0.8万吨和5.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了7.7%、118.6%和25.9%。奶类总产量32.5万吨,比上年增长了95.7%;羊毛产量0.9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0.8%;山羊绒产量0.13万吨,比上年增长26.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4年,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78万千瓦,同比增长9.0%,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4371台,同比增长28.3%。农用拖拉机29086台,比上年减少0.1%,农用运输车46828台,比上年增长15.7%。农业机械化作业耕地面积256.7万亩,比上年增长19.2%。

工业:2004年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高开高走,全年工业发展强劲,向着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重型化方向发展。2004年,全市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2.1亿元,同比增长38.4%,总量列全区第2位;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32.1%。

200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工业生产全面发展,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54.3亿元,增长43.9%;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0.8亿元,增长2.0%;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增加值0.5亿元,增长51.0%;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00.9亿元,增长39.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9.6亿元,增长3.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113.6%。工业新产品产值0.54亿元,增长39.7%,工业品出口交货值23.3亿元,增长47.0%。2、轻重工业同步增长,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8.8亿元,同比增长42.5%;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增长16.5%。重工业生产增速比轻工业高26个百分点。3、煤炭、纺织、电力等主要支柱产业对我市工业经济良好运行的主控力度进一步突现,其中,煤炭采选业实现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40.9%;纺织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3.4%;电力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29.1%。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势强劲。其中,原煤11761万吨,比上年增长45.1%;洗煤314.4万吨,增长62.4%;生铁33.3万吨,增长216.4%;发电量191.4亿千瓦时,增长27.4%;天然气17.2亿立方米,增长48.7%;水泥281万吨,增长8.8%;烧碱1.7万吨,增长9.4%;服装966万件,增长49.1%;呢绒27万米,增长3.8%。 5、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2004年,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88%,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100.08%,重工业产销率98.53%;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单位个数为268个,产品销售收入273.6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利税53.8亿元,同比增长110.7%,利润总额27.0亿元,同比增长113.8%。资产贡献率12.37%,资本保值增值率121.14%。

交通运输业:2004年全市公路客运量1491万人比上年增长40.0%;公路客运周转量11460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3.5%。公路货运量9910万吨比上年增长129.3%;公路货运周转量75513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7.9%。

邮电通讯业:邮电业务基本稳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9亿元,比上年增加39.2%。全年订销报纸1941.7万份,同比下降14.0%;订销杂志119.1万份,下降17.0%;收寄函件270.3万份,下降76.0%;收寄特快专递10.8万件,增长22.0%。

全市本地电话用户达31.4万户,比上年增长6.8%,其中小灵通用户12.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1部/百人,增长47.9%。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2.3万户,增长28.2%。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5.7部/百人。

批发零售业: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其中,市级消费品零售额为20.1亿元,同比增长37.4%;县级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4.8亿元,同比增长19.1%;县以下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5.1%。分行业看,餐饮业与批发零售业同步增长,其他行业销售活跃,分别增长23.2%、28.3%和1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0.75亿元,同比增长31.6%,汽车零售额1.80亿元,同比增长36.4%。

金融保险业:2004年,全市银行存款增长较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8.4亿元,增长33.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206.9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短期贷款为123.4亿元,增长25.6%,个人消费贷款增长51.6%。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29.2亿元,同比增长41.3%;金融机构现金支出942.4亿元,同比增长38.5%。现金投放13.2亿元,减少41.1%。

保险市场平缓发展。2004年,我市财产险保费收入25156万元,同比增长96.4;财产险赔付金额11025万元,同比增长76.3%。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2552万元,同比增长11.3%;赔付金额1195万元,同比增长20.5%。

资本市场稳步发展。全市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上市公司运转情况良好,2004年年末上市企业A股达到3家,B股2家,商誉度普遍较高,为鄂尔多斯创造更多世界知名品牌打造良好的基础。

建筑业: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4.04亿元,增长15.6%;其中,房地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9亿元,比上年增长6.5%;房屋施工面积81.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0.4万立方米;竣工面积56.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1.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0.0%。

商品房市场需求活跃。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3.37万平方米,增长60.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8.7万平方米,增长56.2%。全年商品房销售额6.96亿元,增长41.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4.71亿元,增长77.7%。商品房价格有所上升。

旅游业:旅游市场发展迅速。2004年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0.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4%; 国内旅游者2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7%;旅游收入9.6亿元,增长128.6%,创汇585万美元,同比增长178.6%。鄂尔多斯文化和历史进一步得到全国和世界的认知。

三、对外开放

进出口及利用外资:200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004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其中出口总额58687万美元,增长19.3%,进口总额1355万美元,同比增长0.7%。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实际利用外资5757万美元,增长25.1%。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持续活跃。2004年,利用外资新签合同项目数为25个,比上年同期增长78.6%。

四、社会事业

教育和科学技术: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市现有高等教育学校(含成人)1所,在校生1629。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6944人。普通小学230所,在校生94189人。普通高中24所,在校生30722人,初中52所,在校生58942人。全市现有幼儿园98所,在园幼儿27173人。

年末有科学研究机构10个,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8个,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1个,县属研究机构1个。

文化卫生和体育:全市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乌兰牧骑8个,晋剧团1个,歌舞剧团1个;从业人员385人。公共图书馆9个,从业人员110人。群众艺术馆9个,从业人员86人,文物站8个,下设12个机构。博物馆1个,从业人员28人。2004年末,全市拥有广播发射台138座,其中,中波广播发射台4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3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2.0%;拥有电视转播发射台73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7.3%。年末有线电视用户9.12万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410个,其中医院23个,卫生院107个,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技术人员4734人,其中医院2508人,卫生院1298人,妇幼保健院303人。全市拥有病床数4170张,其中医院2612张,卫生院1301张,妇幼保健院111张。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全市先后参加了国内一些重大比赛,其中,在国际获得了1枚银牌,1枚铜牌。全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56.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9.7%。体育产业欣欣向荣,全年销售体育彩票594.9万元,位于自治区第7位。

环境保护:环保事业有了新的进展。2004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职工人数为327人。全市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01.4万公顷。全市已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为37.0平方公里;已建成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为37.8平方公里。2004年全市环保产业单位数为22个,环保产业职工1923人,环保产业年产值1.58亿元。

五、人口、就业与保障、居民生活

人口: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46.6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6.42万人女性人口70.2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0万人出生率为10.2‰;死亡人口0.80万人,死亡率为5.51‰;自然增长率为4.69‰。

居民生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70元,比上年增加1565元,增长21.7%,其中工薪收入7126元,占80%,增长21.3%,财产性收入为232元,增长19.1%,转移性收入为965元,增长26.4%。2004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7032元,同比增加1525元,增长27.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08元,比上年增加818元,增长26.5%,其中工资性收入987元,占25.3%,家庭经营性收入2609元,占66.8%财产性收入124元,占3.2%,转移性收入188元,占4.8%。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25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0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9平方米,增长4.6%。

社会保障:2004年,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各级政府对就业工作的加强,使就业形势有所改善。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7%。我市在加快发展主要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全市参加失业、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稳步增长,养老基金支付能力稳定提高。2004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职工98742人,比上年年末增加1586人,增长为1.63%,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参保72021人,同比增长1.23%。全市各类单位入账社保当期基金14588万元,其中企业部分社保部门方案数13182万元,入账率92.31%,较上年增长3.59个百分点,全市出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人民生活保障有力,使得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社会安定祥和。

附: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为统计局抽样调查调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