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1 18:37:41 来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370次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2004年2月24日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自治区党委七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整合思路,提出了实施“四大”战略、完成“四个超一”、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市上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以全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7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6%,已连续十二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比全区增速快7.3个百分点,也是九十年代以来增幅最快的年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亿元,增长19.6%;第二产业增加值155.5亿元,增长27.6%,第三产业增加值82.8亿元,增长18.1%。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13.7:58.3:28.0优化为12.1:57.4:30.5。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0046元,增长22.2%。

物价小幅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5%、2.2%、10.7%和0.4%;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3%、1.5%、1.5%和5.0%。

职工工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3151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853元,增长19.0%;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522元,增长19.9%;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986元,增长15.7%。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2003年,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出的成效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趋于多样化、应对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环境相对宽松,经济增长的活力大大增强;“四个超一”目标扎实推进,新经济成份逐步壮大;在保持宏观层面持续良好的同时,更加注重县域经济协调性、城乡发展统筹性和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良性互动的显著变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外开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仍然很低,突出表现在农牧业基础仍很薄弱,尚未形成产业化经营;工业仍以能源、原材料粗加工工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农业

2003年,全市农业以“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为旗帜,实施种植业与畜牧业主辅换位思想,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市粮经草比例由去年的57:27:16调整为47:26:2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7.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3%;油料播种面积41.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6.9%;甜菜播种面积2.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7.0%;青饲料播种面积72.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4.0%,其中牧草5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8%。全年粮食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小麦产量1.6万吨,比上年下降49.5%,玉米产量60.3万吨,比上年增长4.1%。优质高效玉米24.9万吨,比上年增长132.7%。全年油料总产量6.5万吨,比上年减少29.9%;甜菜总产量9.8万吨,比上年增长17%;青饲料产量305.4万吨,其中牧草191.2万吨。

畜牧业生产步伐加快。据牧业年度统计,全市家畜总头数820.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8.7%;牲畜总增头数338.0  万头(只),总增率为53.0%,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为792.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1.6%。2003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651.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4.8%,牲畜出栏率为48.9%,其中大牲畜、羊、猪分别出栏4.1万头、252.5万只和62.1万口,出栏率分别为21.5%、54.9%和145.6%。全年肉类总产量12.2万吨,比上年增长了52.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是7.45万吨、0.38万吨和4.0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3.0%、73.0%和52.0%。奶类总产量16.6万吨,比上年增长了364.0%;羊毛产量8422吨,比上年增长了24.0%;山羊绒产量1053吨,比上年增长28.0%。林业、渔业稳步发展。

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农牧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5%。农用拖拉机29101台,比上年增长4.8%,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3975台,比上年增长2.3%;农用运输车40465台,比上年增长16.9%。农业机械化作业耕地面积215.4万亩,比上年增长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3年,全市本着“工业立市”的发展方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业生产。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0.5亿元,增长38.6%。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工业生产全线走红,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7亿元,增长29.1%;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0.7亿元,增长29.5%;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长47.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1.0亿元,增长3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增长35.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增长58.0%。2、轻重工业同步增长,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同比增长39.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7.2亿元,同比增长37.7%,低于轻工业2.1个百分点。3、煤炭、纺织、化工、建材、电力、天然气、黑色金属冶炼七大行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七大行业共实现增加值7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2.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势强劲。其中,原煤6488.1万吨,比上年增长36.4%;铁合金10.6万吨,增长69.5%;生铁10.5万吨,增长11.8%;供电量49.1亿千瓦时,增长36.2%;天然气11.6亿立方米,增长36.3%;水泥166.0万吨,增长29.5%;纯碱10.6万吨,增长9.5%;服装597.78万件,增长15.16%;人造板7.7万立方米,增长16.7%。5、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8.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3.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8.62%,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9453.3元/人,比上年增长31.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3年全市建筑业继续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6.2亿元,同比增长76.2%。在全部建筑业企业中,资质等级四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利税4.1亿元,增长168.3%。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全年通过投标承包工程703个,增长53.2%,占全部施工单位工程比重达到51.4%。房屋施工面积60.7万平方米,增长4.4%,其中住宅42.9万平方米,减少9.6%;房屋竣工面积45.9万平方米,增长23.5%,其中住宅32.0万平方米,增长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契机,以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施工项目691个,比上年增长66.5%,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95.7%。从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06.9亿元,增长100.4%,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5.7%上升到86.7%;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增长65.9%。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各类投资均有所增长,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5.1亿元、更新改造投资5.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5.6亿元、其他投资14.7亿元,分别增长96.8%、-12.7%、50.9%和229.7%。从大项目看,全年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19个。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第一产业投资4.7亿元,比上年减少25.8%;第二产业投资7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0.9%,其中工业完成投资70.9亿元,占完成投资总额的58.8%;第三产业投资44.6亿元,比上年增长68.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按销售地分,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4.7亿元,增长17.3%;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4.7%;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11.6亿元,增长9.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1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7.8亿元,增长17.2%;其他行业零售额2.1万元,增长5.9%。

六、对外经济

2003年,全市对外贸易逐步走出“非典”阴影,加之企业出口规模扩大,出口增速在上年高位的基础上持续走高。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12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8%。其中出口总额49179万美元,增长49.5%;进口总额2077万美元,增长35.0%。同时,引进国内外资金力度也在继续加大,引资的来源和领域趋于多元化。2003年,全市合同外资金额6002万美元,同比减少14.5%;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603万美,同比增长53.5%;利用外资新签合同项目14个,同比减少1个。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3年,“非典”对交通运输业形成较大冲击,全市货运、客运业由于措施得力、及时调整,保持了平稳发展,但增幅较去年同期均有下降。全年全市公路客运量106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增幅下降0.5个百分点;公路客运周转量7987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6%,增幅下降4.1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4321万吨,比上年增长3.8%,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公路货运周转量34658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增幅下降4.0个百分点。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0.0亿元,比上年增长74.4%。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40.8万户,比上年增长29.1%,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4.19部/百人。

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最大,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40万人,比上年减少9.7%;国际旅游人数0.70万人,比上年减少10.3%。全市旅游总收入4.2亿元,比去年减少8.7%,创汇210万美元,减少30.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3年,全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强化税收征管措施,使财政收入随经济发展继续稳步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8.6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亿元,增长37.9%。全市财政支出33.8亿元,增长26.9%。

金融形势稳定。200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4.9亿元,增长3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7亿元,增长24.2%。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0.0亿元,增长23.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8.3亿元,增长25.3%;中长期贷款57.8亿元,增长17.2%;个人消费贷款12.9亿元,增长55.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57.8亿元,现金支出68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4%和35.2%,收支相抵,全年货币净投放22.6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42071万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811万元,比上年增长27.9%;人寿险保费收入29260万元,比上年增长42.1%。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244万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财产险赔款6252万元,比上年增长41.3%;人寿险给付992万元,比上年增长1.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市现有高等教育学校(含成人)1所,在校生1012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5199人。普通小学266所,在校生97290人。普通中学73所,在校生8303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7088人,初中在校生55945人。全市现有幼儿园101所,在园幼儿257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显著。全年全市科技经费支出1928万元,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70.8万元。年末有科学研究机构10个,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8个,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1个,县属研究机构1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358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55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文工团1个,晋剧团1个,歌舞剧团3个;从业人员452人。公共图书馆9个,从业人员113人。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站8个,共有从业人员110人。博物馆9个。档案馆9个。2003年末,全市拥有广播发射台138座,其中,中波广播发射台4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3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2.0%;拥有电视转播发射台73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7.3%。年末有线电视用户8.9万户。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418个,其中医院24个,卫生院110个,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技术人员5657人,其中医院2798人,卫生院1300人,妇幼保健院317人。全市拥有病床数4057张,其中医院2649张,卫生院1289张,妇幼保健院101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市先后参加了国内一些重大比赛,其中,在国内获得了1枚金牌、1枚银牌。全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5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9.7%,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体育产业欣欣向荣,全年销售体育彩票709.8万元,人均达到5.07元,高于全区人均2元的标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有了新的进展。2003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职工人数为283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69人。全市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01.6万公顷。全市已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为37平方公里;已建成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为37.8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1359747人,其中男性人口712191人,女性人口647556人;全年出生人口12513人,出生率为9.26‰;死亡人口4954人,死亡率为3.66‰;全年净增人口7558人,自然增长率为5.59‰;全市有暂住人口113706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04元,比上年增加613元,增长15.4%,其中工薪收入占78.3%,增长3.9%,经营净收入占8.9%,增长59.2%财产性收入占2.6%,增长1.9倍,转移性收入占10.2%,增长63.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90元,比上年增加620元,增长25.1%,其中工资性收入占26.5%,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6.7%,财产性收入占2.9%,转移性收入占3.9%。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59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3.9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0%。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2003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2.0万人,比去年增长4%;有9.7万职工和1.7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9.8万职工和2.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大病统筹的职工有4.9万人。

注: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