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1 18:35:32 来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32次

2001年,是进入新千年,跨入新世纪,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深化二次创业的关键性一年。一年来,我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市委扩大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借撤盟设市的东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使我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牧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牧民增收难,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8亿元,下降3.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88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44.55亿元,增长22.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012元,增长11.7%。

二、农业

2001年,我市连续第三年遭受了特大旱灾,长期的持续干旱给广大农村牧区特别是旱作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困难,但由于各地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和种植结构的及时调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略有下降,下降3.0%。

种植结构继续有所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为58.1:41.9。由于旱灾严重,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均有所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8.82万吨,比上年减少7.91万吨,下降11.9%。其中,小麦产量下降18.5%,玉米产量下降1.4%;油料总产量9.19万吨,比上年减少2.52万吨,下降21.5%;甜菜总产量8.04万吨,比上年减少0.62万吨,下降7.2%。

由于持续干旱,2001年,我市8343万亩草场中有50%的草场未能返青,牲畜饮水极其困难,饲草料严重不足,但由于政策性引导的作用,我市部分旗区的农牧民大量从外地购进小牲畜,使得牲畜头数有所增加。据牧业年度统计,我市家畜总头数625.8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8%,其中,大牲畜下降17.7%;羊增长3.9%;猪下降7.0%;牲畜总增头数为221.02万头(只),总增率为35.94%。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569.40万头(只),比重为90.98%。年末牲畜出栏总数为248.46万头(只),比上年下降7.82%。牲畜出栏率为59.40%,比上年提高了1.41个百分点。其中大牲畜、羊、猪分别出栏5.42万头、186.84万只和56.20万口,出栏率分别为24.47%、53.15%和126.07%。肉类总产量为8.44万吨,比上年减少0.48万吨,下降5.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是5.06万吨、0.29万吨和2.72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5.6%,增长44.7%和下降9.3%;奶类总产量2.31万吨,比上年减少0.26万吨,下降9.8%;羊毛产量7514吨,比上年减少747吨,下降9.0%。山羊绒产量为733吨,比上年增加174吨,增长31.1%。

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41.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0%,农用拖拉机27086台,比上年增长了0.2%;农用排灌机械53273台,比上年增长2.8%;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1429台,比上年增长2.2%。,农用运输车28315辆,比上年增长26.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5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9%;化肥施用量(折纯)4.79万吨,比上年增长2.3%;农村牧区用电量1.74亿度,比上年增长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9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重工业发展速度快于轻工业。2、各种经济类型工业齐头并进,集体企业增长尤为迅速。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特别是重工业产品多数增长,轻工业产品略有下降。原煤完成3629.44万吨,增长24.7%;铁合金3.80万吨,增长6.5倍;纯碱8.50万吨,增长5.7%;水泥128.75万吨,增长3.4%;生铁11.63万吨,增长79.8%;电子元件19094万只,增长44.6%;发电量95.17亿度,增长6.1%;白酒6613吨,下降19.4%,呢绒32万米,下降40.7%,羊绒衫428万件,比上年下降7.8%。4、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4.24%,比上年提高8.87个百分点;产销率99.67%,比上年下降1.0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7.75%,比上年提高0.7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3.10%,比上年提高7.61个百分点;工业成本利润率9.12%,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29次,比上年快0.07次;资产负债率51.99%,比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71218.59元/人,比上年增长28.36%。年末亏损企业20户,亏损企业亏损额2666万元,比上年增亏378.7%。

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增加值1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市资质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工程个数为560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35个;施工面积达125.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2.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714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我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良好机遇,借助撤盟设市,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保持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5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6.85亿元,增长17.6%;更新改造投资4.47亿元,增长1.1%;房地产开发投资1.88亿元,增长41.1%;其它投资0.86亿元,增长71.4%。

投资结构趋于合理,农林牧渔业、电力、建筑、服务等行业投资加快,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林牧渔业投资2.66亿元,增长69.2%;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5.65亿元,增长67.4%,建筑业投资0.30亿元,增长87.4%;社会服务业投资3.65亿元,增长83.6%;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投资0.14亿元,增长149.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投资476万元,增长217.3%,在各行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两大基础设施投资额为最高,分别是15.94亿元和15.65亿元,占各行业投资总额的58.3%。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到年底,生态及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投资5790万元;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飞播造林工程完成投资13804万元;砒砂岩治理、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投资5096万元;节水灌溉、黄河南岸治理工程完成投资538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完成投资5040万元,国华准格尔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完成投资111789万元;210国道包东段高速公路工程完成投资63460万元;鄂绒集团游泳馆、办公楼、纺织城及设备更新换代工程完成投资13901万元;东胜城区道路改造、绿化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3052万元;蒙西集团万吨纳米生产、热电煤三联、科技楼完成投资10974万元,准东铁路工程完成投资10736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保持较快发展,交通、通讯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运输和通讯条件明显改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增加值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公路货运量4007万吨,增长20.7%,公路货物周转量27866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2%。全年公路客运量1021万人,增长18.6%,公路旅客周转量7299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4%。

邮电通讯业继续加快发展,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6.11亿元,比上年增长42.5%。长途电话1685.8万次,比上年增长25.0%;本地计次制电话用户166621户,增长34.7%;移动电话期末用户184710户,比上年增长109.2%。函件346.1万件,下降8.8%;无线寻呼期末用户34800户,下降21.4%。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1年,我市消费品市场一直呈现红红火火的景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按销售地区分,市的零售额9.35亿元,增长19.3%;县的零售额13.09亿元,增长13.5%,县以下的零售额8.83亿元,增长8.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22.31亿元,增长14.1%;餐饮业销售额4.18亿元,增长24.0%;制造业销售额1.52亿元,增长4.3%;其他销售额3.26亿元,增长4.5%。

市场物价逐步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5%,比上年下降了0.5%。居民消费的各大项中,烟酒日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等大项价格有所回落;食品、交通通讯工具、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等大项价格略有回升。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9.5%。比上年回升了1.4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2001年,我市对外贸易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765万美元,增长34.9%。其中,出口总额23374万美元,增长35.9%,进口总额1391万美元,增长20.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状况继续改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8亿元,比上年增长6.8%,上划中央两税收入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全年财政支出2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0%,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09.7%。

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20亿元,增长17.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9.37亿元,比年初减少0.94亿元,下降4.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11亿元,比年初增加10.49亿元,增长19.6%;居民储蓄存款增势仍强。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2.44亿元,比年初增加18.47亿元,增长19.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0.35亿元,比年初增加6.73亿元,增长12.6%。中期流动资金贷款8.60亿元,比年初增加0.03亿元,增长1%。中长期贷款42.9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1.76亿元,增长了37.7%。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22.53亿元,现金支出449.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7%和24.5%,收支相抵,全年货币净投放27.44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0536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财产险8283万元,增长15.4%;人寿险收入12253万元,增长21.3%,保险赔付额达4653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财产险赔付额3737万元,比上年增长7.3%,人寿险赔付额916万元,比上年增长28.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年内全市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共计2746万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年内共取得科技成果25项,其中重大成果16项,获自治区奖励有5项;年内共申请专利32项。

2001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事业继续得到发展。年末全市共有高等教育学校(含成人)1所,在校生1313人(不含电大),中等专业学校(含成人)9所,在校生5584人;普通中学89所,在校生71282人,教职工5661人;职业中学54所,在校生25958人,教职工2535人;小学354所,在校生107983人,教职工7811人;幼儿园74所,在园人数24496人,教职工1432人。

十、文化卫生和教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有艺术表演场所3个,年末拥有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9个。年末全市拥有广播发射台138座,其中中波广播发射台5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3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0%;拥有电视转播发射台75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9%。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5万户。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205个,比上年增加了4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9个,比上年减少10个,主要原因是撤乡并镇,合并了卫生院,卫生防疫机构10个,与上年持平,妇幼保健机构9个,与上年持平。年末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3970张,其中,医院2461张,卫生院1346张,妇幼保健机构98张。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688人,比上年增加184人,其中,医院2417人,卫生院1460人,卫生防疫机构517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拥有中高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有1709人,比上年增加334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环保系统职工人数达到255人,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30人。确定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72046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生态示范区面积33333公顷。已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2.5平方公里,新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烟尘控制区面积13.3平方公里。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10954万元。2001年我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黄河两岸治理,水土保持等都列在了重点建设项目内,但从目前看来,效果还不是很明显,环境保护将是全社会共同进行的一个漫长工程。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43‰,人口死亡率为3.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1‰,年末全市总人口1328321人,比上年末增加15834人,增长1.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由于行政、事业人员工资的普遍上调,我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8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95元,比上年增长8.8%。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28台,电脑10台,家用汽车5辆,移动电话84部,影碟机36台。城镇居民生活正一步步向小康迈进。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旱灾影响有所下降,全年实现2077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元,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元。农牧民每百户拥有彩电56台,冰箱15台,摩托车62辆,家用汽车5辆,移动电话12部。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年末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2.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1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职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750096人,比上年增长3.6%,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增长明显,劳动就业向多渠道发展。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9919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85元,比上年增长25.1%;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917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845元,比上年增长21.2%。

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有112900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有992人。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有97547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有1608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有10541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有21050人,参加大病统筹的职工有32957人。

注:1、公报中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及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指标均为初步统计数,其余为实际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行价格,增长速度为可比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