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盟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齐心协力办好“两件大事”,坚定不移推动“三稳五进”,攻坚克难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盟地区生产总值702.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8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8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262.13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比例为36.8:25.9:37.3。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2%、25.6%和4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561元,比上年增长6.7%。民营经济增加值463.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38.4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99万人,乡村人口62.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87%,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男性人口70.13万人,女性人口68.3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71万人,出生率为5.12‰;死亡人口1.12万人,死亡率为8.07‰。

表1 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盟总人口
|
138.49
|
100.00
|
#城镇
|
75.99
|
54.87
|
乡村
|
62.50
|
45.13
|
#男性
|
70.13
|
50.64
|
女性
|
68.36
|
49.36
|
#0-14岁
|
17.66
|
12.75
|
15-64岁
|
101.72
|
73.45
|
65岁及以上
|
19.11
|
13.80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317人,比上年增加247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78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5%,比上年降低0.11个百分点(由盟就业局提供)。
新动能不断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3%;新能源发电产业增加值增长2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7%。规上新能源发电量88.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1%,占全盟规上发电量比重为42.3%。新能源投资比上年增长36.0%,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投资增长57.0%。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全年乌兰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223.28亿元,比上年增长6.0%;阿尔山市地区生产总值23.10亿元,增长5.2%;科右前旗地区生产总值134.87亿元,增长5.7%;科右中旗地区生产总值89.26亿元,增长8.2%;扎赉特旗地区生产总值131.85亿元,增长4.3%;突泉县地区生产总值100.43亿元,增长4.1%。
二、农牧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1.8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80千公顷,增长0.3%。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678.15万吨,比上年增产6.62万吨,增长1.0%,其中:稻谷产量48.47万吨,减产0.55万吨,下降1.1%;玉米产量574.24万吨,增产7.77万吨,增长1.4%;大豆产量33.58万吨,增产3.89万吨,增长13.1%;薯类产量 1.18万吨,增产0.22万吨,增长23.1%。(由国家统计局兴安调查队提供)。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0.41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猪肉产量9.10万吨,增长2.9%;牛肉产量5.79万吨,增长12.4%;羊肉产量13.70万吨,增长7.5%;禽肉产量1.82万吨,下降14.8%。禽蛋产量3.98万吨,增长18.1%。牛奶产量72.53万吨,增长17.9%。年末猪存栏60.83万头,比上年增长9.8%;牛存栏88.64万头,增长16.1%;羊存栏776.71万只,增长3.2%;家禽存栏359.39万只,下降3.4%(由国家统计局兴安调查队提供)。全年水产品产量7258吨,比上年增长3.4%(由盟农牧局提供)。
表2 2023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牲畜头数及其增长速度
|
指 标
|
单 位
|
2023年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吨
|
6 781 540
|
1.0
|
#小麦
|
吨
|
25 326
|
51.0
|
稻谷
|
吨
|
484 681
|
-1.1
|
玉米
|
吨
|
5 742 402
|
1.4
|
高粱
|
吨
|
127 070
|
-18.4
|
大豆
|
吨
|
335 812
|
13.1
|
薯类
|
吨
|
11 759
|
23.1
|
油料
|
吨
|
25 044
|
34.1
|
甜菜
|
吨
|
36 463
|
-66.4
|
水果(含果用瓜)
|
吨
|
5 204
|
56.5
|
蔬菜
|
吨
|
124 342
|
17.1
|
猪牛羊禽肉产量
|
吨
|
304 059
|
5.3
|
猪肉
|
吨
|
90 983
|
2.9
|
牛肉
|
吨
|
57 943
|
12.4
|
羊肉
|
吨
|
136 970
|
7.5
|
禽肉
|
吨
|
18 163
|
-14.8
|
禽蛋产量
|
吨
|
39 811
|
18.1
|
牛奶产量
|
吨
|
725 304
|
17.9
|
年末牲畜存栏
|
|
|
|
猪
|
口
|
608 322
|
9.8
|
牛
|
头
|
886 353
|
16.1
|
羊
|
只
|
7 767 141
|
3.2
|
禽
|
只
|
3 593 938
|
-3.4
|
年末牲畜出栏
|
|
|
|
猪
|
口
|
1 102 815
|
2.8
|
牛
|
头
|
325 007
|
10.4
|
羊
|
只
|
8 402 374
|
5.9
|
禽
|
只
|
8 807 912
|
-19.9
|
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582.5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9%,综合机械化水平91.6%,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全盟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4.97万吨,比上年下降1.6%,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4312吨,增长91.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9.66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全盟有大中型拖拉机5.60万台,小型拖拉机11.35万台,农用水泵8.74万台,节水灌溉类机械9860套(由盟农牧局提供)。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9%。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17.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0.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3.6%。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0.2%,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重工业增加值下降0.9%。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9.3%。
表3 2023年规模以上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
|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0.2
|
按主要行业分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30.2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0.1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0.2
|
食品制造业
|
92.3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24.1
|
烟草制品业
|
2.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87.7
|
医药制造业
|
2.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4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7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45.2
|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盟卷烟产量28.12万大箱,比上年增长2.2%;原煤产量1133.14万吨,下降39.3%;尿素(折含氮100%)产量77.50万吨,增长147.6%;钢材产量165.63万吨,增长6.6%;发电量209.10亿千瓦时,增长76.4%。
表4 2023年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
指 标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
|
万吨
|
1 133.14
|
-39.3
|
卷烟
|
万大箱
|
28.12
|
2.2
|
啤酒
|
千升
|
66 845
|
-23.3
|
饲料
|
万吨
|
11.61
|
-16.1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0.37
|
4.3
|
液体乳
|
万吨
|
22.38
|
90.9
|
中成药
|
吨
|
145.00
|
10.7
|
尿素(折含氮100%)
|
万吨
|
77.50
|
147.6
|
生铁
|
万吨
|
157.72
|
10.8
|
钢材
|
万吨
|
165.63
|
6.6
|
水泥
|
万吨
|
212.71
|
20.0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09.10
|
76.4
|
年末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631.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512.12万千瓦,增长99.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3.09万千瓦,增长24.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4.2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实现利润总额23.85亿元,增长1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5.1元,较上年减少1.9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6.8元,较上年减少4.9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5%,较上年末降低2.3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1.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盟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2家,比上年增长5.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3%;竣工房屋面积33.86万平方米,下降19.3%;房屋建筑竣工率为22.1%。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262.1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5.97亿元,比上年下降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16亿元,增长12.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70亿元,下降16.3%;金融业增加值33.22亿元,增长8.0%;房地产业增加值23.91亿元,增长4.7%。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2140.9万吨,比上年增长15.2%;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71068.2万吨公里,增长9.2%。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15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6%;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7441.2万人公里,增长66.5%。全年航空货运吞吐量429.3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航空旅客吞吐量101.0万人次,增长102.8%。年末全盟公路通车里程14622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2%,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4574公里(由盟公路运管处、机场、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提供)。
全年邮政函件业务量7.42万件,比上年增长6.2%;包裹业务量0.93万件,增长31.0%。快递业务量969.32万件,比上年增长74.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6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3.64亿元,增长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98亿元,增长4.7%。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额21.18亿元,增长9.2%;商品零售额149.44亿元,增长3.2%。民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4.5%,烟酒类增长9.3%,日用品类增长13.5%,书报杂志类增长4.4%,金银珠宝类增长14.8%,中西药品类增长12.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7.2%,汽车类下降17.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9%。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1.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0%。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7.9%。

表5 2023年分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
行 业
|
比上年
增长
(%)
|
行 业
|
比上年
增长
(%)
|
总计
|
17.9
|
金融业
|
-87.1
|
农、林、牧、渔业
|
75.7
|
房地产业
|
38.9
|
采矿业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9.2
|
制造业
|
-3.4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77.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0.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8.8
|
建筑业
|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56.9
|
批发和零售业
|
-45.2
|
教育
|
-20.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1.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36.6
|
住宿和餐饮业
|
140.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2.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7.7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25.5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2.94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住宅投资47.56亿元,增长40.1%;办公楼投资0.16亿元,下降0.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11亿元,增长27.3%。全年房地产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43.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房屋销售面积90.36万平方米,增长28.0%;房屋销售额43.55亿元,增长30.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7.0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8.3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8.31万平方米,增加37.57万平方米。
表6 202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
指 标
|
单 位
|
2023年
|
比上年增长(%)
|
投资额
|
万元
|
629 430
|
40.0
|
其中:住宅
|
万元
|
475 582
|
40.1
|
房屋施工面积
|
平方米
|
9 436 148
|
7.3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6 470 021
|
9.6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平方米
|
1 751 155
|
40.5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1 430 150
|
48.7
|
房屋竣工面积
|
平方米
|
722 374
|
1 609.6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538 115
|
1 183.9
|
房屋销售面积
|
平方米
|
903 605
|
28.0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845 859
|
27.3
|
本年到位资金
|
万元
|
620 022
|
24.6
|
其中:国内贷款
|
万元
|
5 908
|
—
|
个人按揭贷款
|
万元
|
91 037
|
18.8
|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7%,其中:进口总额0.27亿元,下降86.4%;出口总额6.55亿元,增长2134.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69万元(由盟商务口岸局提供)。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入地方库税收收入28.68亿元,增长16.1%,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2%。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32亿元,增长3.9%(由盟财政局提供)。

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94.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25.76亿元,增长6.9%;住户存款余额753.56亿元,增长11.6%。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80.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572.91亿元,增长28.6%;短期贷款余额402.50亿元,增长14.0%(由盟人民银行提供)。
年末全盟有证券经营机构1家,全年证券交易额92.3亿元,比上年增长0.2%(由国融证券营业部提供)。
年末全盟有保险机构32户,比上年增加1户。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35亿元,增长11.4%;人寿险保费收入22.12亿元,增长3.1%。全年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1.60亿元,赔付率66.9%;人寿险赔付支出6.57亿元,赔付率29.7%(由各保险公司提供)。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47元,比上年增长7.6%;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03元,增长24.9%。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39元,比上年增长6.4%,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3459元,增长6.3%;经营净收入6614元,增长9.9%;财产净收入1449元,增长3.8%;转移净收入7117元,增长4.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699元,比上年增长23.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7.93%,比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3.45平方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8元,比上年增长8.7%,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567元,增长8.2%;经营净收入11010元,增长9.5%;财产净收入485元,增长4.3%;转移净收入2676元,增长6.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46元,比上年增长26.1%;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25%,比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2.97平方米(由国家统计局兴安调查队提供)。
表7 居民生活情况
|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2023年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8 639
|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6 738
|
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物品拥有量
|
|
|
家用汽车
|
辆
|
65.0
|
彩色电视机
|
台
|
101.8
|
电冰箱
|
台
|
118.2
|
家用电脑
|
台
|
48.9
|
照相机
|
架
|
9.9
|
移动电话
|
部
|
243.1
|
洗衣机
|
台
|
101.4
|
摩托车
|
辆
|
12.1
|
农牧民每百户耐用物品拥有量
|
|
|
家用汽车
|
辆
|
52.0
|
彩色电视机
|
台
|
103.6
|
电冰箱
|
台
|
126.9
|
移动电话
|
部
|
278.6
|
洗衣机
|
台
|
102.2
|
摩托车
|
辆
|
44.5
|
全盟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77.34万人,比上年增长4.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1.65万人,增长3.0%。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89万人,增长2.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9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4.8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62万人(由盟人社局、盟医保局提供)。
年末全盟有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全盟公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拥有床位2031张,社会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3980张,年末在院人数1561人。全年共有15.10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1093人,比上年下降2.7%;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129917人,增长4.1%。全年收到上级下拨社会福利资金5379万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5亿元(由盟民政局提供)。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科技项目中,科技重大专项新立项1项,自然科学基金共安排2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规模0.13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11家。全年专利授权量368件。年内认定登记各类技术合同数75个,其中,区内成交技术合同数66个。合同成交金额0.6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0158万元。年内推广盟级实用技术20项(由盟财政局、盟科技局提供)。
全盟共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全年招生4541人,年末在校学生13616人,全年毕业学生492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全年招生4310人,年末在校学生12332人,全年毕业学生4047人。普通高中18所,全年招生8780人,年末在校学生26127人,全年毕业学生9136人。普通初中60所,全年招生13514人,年末在校学生42130人,全年毕业学生14358人。小学121所,全年招生13400人,年末在校学生84650人,全年毕业学生13576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年末在校学生762人。全盟幼儿园在园幼儿29414人(由盟教育局提供)。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盟旗两级共有图书馆7个,藏书量71.8万册。博物馆6个,群艺馆(文化馆)7个,文物管理站(所)7个。全盟共有专业艺术团体6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苏木综合文化站76个。全盟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19处,旗县级9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自治区级65项,旗县级54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自治区级63人,旗县级1351人。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全年专业艺术团体送文化送戏下乡720场(次)(由盟文化旅游体育局提供)。
年末全盟有旗县级以上融媒体中心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2%。全年盟级报刊发行量达2.03万份,其中:蒙文版0.34万份(由盟新闻出版广电局、兴安日报社提供)。
年末全盟旅游A级景区37个,比上年增加1个;旅行社119个,比上年增加47个;旅行社职工476人,比上年增加188人。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266.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1%(由盟文化旅游体育局提供)。

年末全盟共有卫生机构168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疗养院)124个;各类医疗单位实有床位9601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295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5329人,注册护士5247人。全盟有妇幼卫生保健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454人。全盟有专科疾病防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技术人员391人。全盟有卫生院(含疗养院)86个,床位1676张,卫生技术人员1859人。全盟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7个,床位35张,卫生技术人员688人(由盟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

全年全盟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奖牌91枚,其中:金牌26枚,银牌27枚,铜牌38枚(由盟文化旅游体育局提供)。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11.68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2%。其中,生活用水0.5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3%;工业用水0.22亿立方米,增长28.7%;农业用水10.46亿立方米,下降2.3%;生态补水0.47亿立方米,增长1.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1.24立方米,增长25.0%(由盟水利局提供)。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6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0.49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0.27万公顷;退化林修复0.9万公顷;中、幼林抚育(作业)0.31万公顷。年末全盟森林面积137.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5%(由盟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全盟共有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6个,旗县级1个。自然保护区批复面积500.04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复面积222.79千公顷。全盟现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由盟林业和草原局、盟生态环境局提供)。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64.4%,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65.9%。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吨水泥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5%,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6%。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6起,比上年下降30.4%;死亡19人,比上年下降20.8%。工矿商贸领域发生事故13起,比上年下降13.3%;死亡15人,与上年持平。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事故3起,比上年下降66.7%;死亡4人,比上年下降60.0%(由盟应急管理局提供)。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能耗数据中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口径按当量值计算。
5、本公报中除特别注明数据提供部门外,其他数据均来自盟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