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运城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1 01:08:05 来源:运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49次

运城市统计局

2004年3月14日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一、综合

全市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宏观经济稳定性逐步增强。据初步测算,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92.3亿元,比上年增加6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0%,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全市人均实现生产总值6030元,比上年增加1294元,增长14.0%。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5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9.2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6.4:54.5:29.1调整为14.9:58.0:27.1。在全市十三个县(市、区)中: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有:河津市37.9%,闻喜县27.3%,临猗县15.9%,稷山县15.2%,新绛县15.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区)有:万荣县14.0%,盐湖区13.2%,绛县12.8%,永济市12.1%,芮城县11.5%,夏县8.5%,平陆县6.4%,垣曲县1.9%。

就业规模基本稳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34.8万人,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2.9万人,占14.0%,农村从业人员201.9万人,占86.0%。全市城镇在岗人员为31.8万人,比上年下降2.5%。从业人员按三次产业分:一产140.8万人,占60.0%,二产45.4万人,占19.3%,三产48.6万人,占20.7%。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全市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2516元/人,比上年提高25.0%。

二、农业

农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市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7.3亿元,比上年增加11.4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农业完成现价产值62.7亿元,占81.1%,比上年增长3.5%;林业产值1.1亿元,占1.4%,比上年下降8.6%;牧业产值10.6亿元,占13.7%,比上年增长12.7%;渔业产值0.9亿元,占1.1%,比上年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2.0亿元,占2.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89.5千公倾,比上年下降11.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67.4千公倾,比上年下降9.1%;秋粮播种面积122.0千公倾,比上年减少15.3%。据抽样调查,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3.7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5%。其中:小麦产量8.8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9%;秋粮产量4.8亿公斤,比上年下降0.6%。全市人均占有粮食278.6公斤。棉花播种面积80.0千公倾,比上年增长36.5%,棉花总产量8.2万吨,比上年增长22.4%。油料播种面积25.8千公倾,比上年下降0.8%,油料总产量4.0万吨,比上年增长18.0%。蔬菜播种面积39.5千公倾,比上年下降6.9%,蔬菜总产量107.8万吨,比上年下降11.2%。瓜类面积6.5千公倾,比上年下降14.9%,瓜类产量15.6万吨,比上年下降15.4%。水果面积88.6千公倾,比上年增长4.5%,水果产量169.9万吨,比上年增长7.0%。其中:苹果面积66.8千公倾,比上年增长3.2%,苹果产量144.7万吨,比上年增长4.6%。

造林绿化有新的进展。全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39.2千公倾,其中:营造经济林5.9千公倾,幼林抚育面积5.3千公倾,四旁植树1356万株,干果产量3.1万吨。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8.1万吨,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6万吨,比上年增长11.8%;奶类产量1.8万吨,比上年增长65.0%;禽蛋产量7.5万吨,比上年增长14.2%。年末猪存栏63.8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0.1%,羊存栏70.3万只,比上年增长11.7%,大牲畜存栏31.9万头,比上年增长1.0%。家禽存栏1367.2万只,比上年增长2.9%。渔业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5.1%。

农业投入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2003年末,全市农业水浇地面积281.5千公倾,比上年末下降1.0%,农村用电量达到13.0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2.2万吨,比上年增长1.8%,农用薄膜使用量5846吨,比上年下降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03年,全市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8%。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7%;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地方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4%;在地方工业中:市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县及县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6.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县(市、区)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4亿元,比上年增长38.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轻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1.6%和88.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2.8%;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2.0%;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7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4.3亿元,比上年增长63.1%,占3.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7.2%。按行业分,在全市2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蒸气、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三大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总量为69.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不变价产值拉动全市不变价产值增长9.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拉动全市增长4.2个百分点,电力、蒸气、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拉动全市增长1.8个百分点,这三大行业的不变价产值增速共拉动全市不变价产值增长15.6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达到5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2.0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实现利税52.8亿元,比上年增长98.8%。其中:利润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12.6%,比上年增长3.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7.9%,比上年提高2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2.6%,比上年上升3.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7次/年,比上年增长0.3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10.7%,比上年上升5.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97.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3亿元,比上年下降38.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原煤157.2万吨,增长13.8%;发电量89.6亿千瓦时,增长8.1%;生铁306.1万吨,增长54.5%;钢产量192.8万吨,增长49.3%;钢材98.2万吨,增长40.8%;氧化铝141.9万吨,增长3.7%;化肥42.6万吨,下降3.5%;水泥254.6万吨,增长15.2%;食用植物油4.9万吨,下降53.8%;十种有色金属35.3万吨,增长16.2%;合成氨60.6万吨,增长9.7%;纱2.9万吨,增长4.0%;布8495万米,增长30.1%;合成洗涤剂15.9万吨,下降0.2%。

建筑业生产经营发展迅速。据初步统计全市资质等级在4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2.6亿元,占50.0%。竣工产值达20.8亿元,增长92.6%。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262.1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为175.8万平方米,占总施工面积6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出现了更强劲的增长。全年全市完成全社会投资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增幅较去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幅度尤为迅猛,本年完成投资5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3%(不含跨地市投资项目),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909万元,较上年24638万元下降80%,占投资总量比由上年的3%下降为0.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6.3亿元,比上年41.9亿元增长58.2%,占投资总量比重由上年的51.7%增长为6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5.6亿元,比上年36.6亿元下降2.7%,占投资总量比重由45.2%下降为34.8%。分经济类型看,我市全社会投资中,国有投资47.4亿元,占投资总量的46.3%,非国有投资已经成为投资主要力量。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采掘业完成投资1.1亿元;制造业完成投资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5.9%;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10.5亿元,比上年增长两倍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完成投资5.4亿元,比上年增长31.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投资1.5亿元,比上年增长7%;房地产业完成投资8亿元;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业完成投资4.5亿元;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完成投资1.0亿元。

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为我市投资增添新动力。本年我市房地产投资完成7.6亿元,较上年增长19%,总量增长1.2亿,占到投资总量的7.4%,与上年的7.9%略有下降。其中:住宅投资完成4.3亿元,比上年2.9亿增长48.3%,商用房完成投资1.7亿元,比上年投资0.9亿增长88.9%。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25个,其中本年新开工368个,竣工投产项目283个。新增固定资产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全市投资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有:中小学学生席位15210个,炼钢16万吨/年,粮食仓储能力850万公斤,纯碱生产10万吨/年,合成氨生产6000吨/年,日用精铝制品1万吨/年,精甲醇生产1.5万吨/年。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受“非典”影响,消费市场呈现“V”字型运行态势,一季度高开,二季度低走,三、四季度快速回升。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市零售额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县零售额19.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县以下零售额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集体经济零售额7.4亿元,比上年增长33.7%,股份制经济零售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个体经济零售额50.9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它经济零售额6.0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零售额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餐饮业零售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他行业零售额5.9亿元,比上年下降36.7%。

2003年我市物价稳中有升,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1.7%(中心城市盐湖区上升0.9%)。其中:城市上升1.6%,农村上升1.8%。在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3个:食品105.8%,居住10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1.8%,其余5种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3%。农业生产资料较上年上升1.8%。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升11.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升9.0%。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进出口继续扩大。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59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5%,其中:出口154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9%,进口20501万美元,增长129.4%,贸易逆差5056万美元。全市全年协议利用外资85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9.4%,实际利用外资36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3%。

旅游业由于去年受非典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全市全年共接待国际游客1.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4.5%。创汇收入24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4.4%;接待国内游客380万人次,同比下降35.6%,实现收入8.8亿元,比上年下降35.3%。

七、交通、邮政和电讯业

截止2003年底,全市铁路营运里程基本保持上年水平达到275公里,公路线路里程达到8395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35公里。其中:运三高速公路43公里,运风高速公路86公里,候运高速106公里。2003年,全市公路客运量3200.9万人,比上年下降5.6%。公路货运量2710万吨,下降0.1%,全社会旅客周转量比上年下降1.3%,货物周转量比上年下降3.2%。

邮政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1081万元,比上年增长8.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95.9万户,比上年增长17.8%,移动电话拥有量为65.0万部,比上年增长46.3%,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9.5部,移动电话每百人拥有量为13.2部。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幅较快。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剔除山西铝厂所得税)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7.0%。一般预算收入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主体税种保持了强劲增长,全年全市增值税完成36653万元,增长40.0%,营业税完成14691万元,增长24.9%,企业所得税完成8277万元,增长101.2%(剔除山西铝厂部分,完成3758万元,增长26.6%)。城市建设维护税10311万元,增长29.3%,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农业税分别比上年增长99.9%、27.6%、-4.7%。全市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和专项收入分别增长56.1%、46.5%和3.0%,财政支出在重点支持经济建设的同时,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公共预算支出的需要,支出结构进一步合理。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各项行政事业费支出23.4亿元,增长14.0%。各项生产性支出2.4亿元,下降4.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支持经济建设的力度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6.4亿元,比年初增长18.8%,其中:企业存款42.0亿元,比年初增长10.3%;财政存款6.6亿元,比年初增长55.5%;活期储蓄存款64.5亿元,比年初增长34.5%;定期储蓄存款189.2亿元,比年初增长13.2%。各项贷款余额321.5亿元,比年初增长24.7%,其中:短期贷款218.1亿元,比年初增长19.1%;中期流动资金贷款8.0亿元,比年初下降27.8%;中长期贷款70.2亿元,比年初增长37.7%。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62.4亿元,比年初增长29.9%;农业贷款56.2亿元,比年初增长30.2%;乡镇企业贷款19.0亿元,比年初增长21.6%。全市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89.4亿元,现金支出1316.4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27.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放7.5亿元,增长40.0%。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7亿元,其中财险1.7亿元,寿险8.0亿元。赔付金额1.7亿元,其中财险0.8亿元,寿险0.9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3年末拥有市以上政府部门专业科研开发机构9个,从事科研机构专业人员412人。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万人,比上年增长5.2%,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2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6200人,比上年增长15.7%;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达到42704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9.1万人,比上年增长10.8%;小学在校学生53.9万人,比上年增长1.3%。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6个,文化馆13个,文化站149个,公共图书馆13个,馆藏图书108万册,群众艺术馆1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站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4%,电视人口覆盖率94.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40.8万户。其中:光缆用户38万户。

文物保护力度加大。全市年末共有博物馆14个,馆藏文物5.5万余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99个,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65个,县(市、区)级1312个。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8个。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6万人。病床床位数1.13万张。每千人拥有的病床床位数2.1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09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5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年全市共开展县级以上运动会110次,参加运动员12.5万人次,有51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等项服务进一步完善。2003年末,全市共有市、县(市、区)两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所27个,省授权建立的检验所(站)3个,监督抽查1600家企业,共抽检样品1836批次。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3个,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4万余台(件)。

全市共有气象台站14个,新建自动站5个,农业网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天气预报警报短信服务网1个,小型卫星地球站1个,气象数据卫星接收站13个,全市开展“121”电话天气预报警报服务网13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4个,共组织增(消)雨防雹作业保护面积1547平方公里,高炮、火箭作业35次,增雨量约1.0亿立方米。

十、环境保护

1、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运城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133天,比2002年增加49天。涑水河张留庄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浓度分别控制到176mg/L和5.9mg/L,比2002年下降了14.0%和73.4%,汾河河津大桥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浓度分别控制到191mg/L和13.8mg/L,比2002年下降了36.8%和13.1%。

2、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烟尘、SO2、工业粉尘、COD、NH3-N、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到108890吨、84080吨、45930吨、51260吨、4000吨和56300吨,比省下达指标分别削减21110吨、15920吨、3070吨、36740吨、3500吨和43700吨。

3、环保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取缔、关闭土小企业122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83家,查处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123个。取缔关闭土焦、改良焦企业共66家(其中土焦企业10家,改良焦企业56家),摧毁土焦炉34座、改良焦炉824座,炸掉烟囱80根。全年征收排污费达到2600万元,其中:市本级达到1140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抽样调查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491.9万人,比上年年末增长0.69%。其中:男250.6万人,占50.9%,女241.3万人,占4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2‰。在全市总人口中:市镇人口138.3万人,占28.12%,乡村人口353.6万人,占71.88%。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2元,比上年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383元,比上年增长9.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21元,比上年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6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5%,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820元,比上年增长8.6%。

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长。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3.79亿元,比年初增长17.9%;人均储蓄存款为5175.6元,比上年增长17.2%。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7个,收养性福利单位76个,各类福利院床位数951张,福利院收养人数566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9974人。全社会销售福利彩票3498.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28.9万元,接受社会捐赠900.7万元。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4.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374人,22.8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4.7万人。给50288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27268万元。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