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晋中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1 00:35:07 来源:晋中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40次

2004年以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双百项目”为支撑,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克服了关闭土焦炉、电力供应紧张等不利影响,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经济继续呈现出总量扩张、结构改善、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04年,晋中市生产总值为250.4亿元,突破了250亿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其中,第‘产业增加值为30.8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0.20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9.41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构成为12.3:56:31.7,第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68.1%和24.9%。全市人均GDP8219元,按照现行汇率计算,接近1000美元。

市场物价温和上扬。居民消费价格稳步回升,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4%。从构成看,八大类中五升三降。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其价格涨幅为11.2%,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行的主要力量。价格略有上涨的有: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1%;居住类,上涨3.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衣着类,上涨1.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三大类价格继续走低,分别下降了3.7%、1.8%和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0%。

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较大,上涨16.5%,其中重工业上涨17.5%,轻工业上涨11.7%。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22.6%;焦炭上涨21.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上涨57.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大幅上扬,上涨25.6%,高于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1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差距有所缩小。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为136.91万人,比上年增长2.1%,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35.54万人,增长3.9%;农村从业人员为101.38万人,增长1.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8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巩固、工业强市效应进一步显现,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增强;农业内部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在政策、市场、气候的“三力”推动下,粮食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工业内部煤、焦等传统支柱产业在改造中提升上档,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生产的集约程度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内部贸易业稳中趋旺,旅游业蓬勃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仍主要沿袭传统的粗放增长,尚未实现由外延向内涵的根本转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难度还很大;电力、运力供求紧张的矛盾仍然较突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部分居民生活仍较困难。

二、农业

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扭转了连年减少的势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84.7万亩,比上年增加16.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381.3万亩,增加54.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7.7万亩,比上年减少48.8%;蔬菜种植面积74.2万亩,比上年减少14.3%o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其他农作物产量有所下降。全年粮食产量为12.7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8.2%,亩产量为333公斤,增长9.9%,粮食总产、亩产双创历史新高;油料产量为2.65万吨,比上年减少34.7%;蔬菜总产为259.88万吨,减少9.5%。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1.18万吨,增长2.2%;奶类产量6.24万吨,增长13.1%;禽蛋类产量10.04万吨,增长1.13%。年末大牲畜存栏35.82万头,比上年增长1.27%;猪存栏73.63万头,比上年增长3.6%;羊存栏114.08万头,减少2.0%。当年猪出栏95.98万头,增长1.3甲o;羊出栏60.21万头,减少7.7%。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受全国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原煤、焦炭等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的影响,·我市工业保持了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83.56亿元,同比增长22.6%。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都是1996年以来最好的一年。其中轻工业增加值为9.84亿元,增长18.5%;重工业增加值为73.72亿元,增长23.3%。地方企业、国省营企业同步增长。

主导行业、骨干企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八大主导行业中,六大行业都保持了快速增长,特别是煤、焦、化工、电力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突出。其中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27.02亿元,增长33.41%;焦炭完成增加值16.11亿元,增长18.43%;化学工业完成增加值8.57亿元,,增长30.3%;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5.51亿元,增长61.1%,四大行业合计,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2%。同时,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汾西矿业、山西安泰、榆社化工、介休茂胜、介休三佳、义安实业、榆社电厂七大企业生产快速增长,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从产品产量看。在监测的18种主要产品中,有12种保持增长。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1.22亿元,比上年增长44.1甲o;实现利税,31.83亿元,同比增长73.7%;利润达11.86亿元,同比103.8%;亏损企业亏损额1.31亿元,增长3,7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1.30%,比上年同期提高21.17点,创历史新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78亿元,超过“七五”、“八五”十年的总和,比上年同期增长26.9%,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在全部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5.0亿元,增长3.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4.1亿元,增长47.6%;房地产投资8.5亿元,增长39.8%;其它投资43.1亿元,增长55.3%。

“双百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列入全市“双百项目”已开工的154个项目,共完成投资68.7亿元,超过全部投资的一半。分类型看,电力交通完成投资25.7亿元;煤焦冶金项目完成23.8亿元;城建项目完成9.0亿元;社会事业、医药、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园区建设分别完成2.5亿元、4.3亿元、2.2亿元、1.1亿元和0.08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强市”理念凸现。在全部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86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投资77.0亿元,增长32.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6.5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用于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链延伸的调产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全年用于煤炭、焦炭、电力三大行业的投资分别达13亿元、22.7亿元和20.5亿元,三行业合计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48%,其增量占到全部投资增量的9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1亿元,增长13.8%。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3.4亿元,增长40.2%,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241%,所占比重为93.6%。从投资资金来源看,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银行贷款减少,2004年,银行贷款为19.9亿元,同比下降5.7%;企业自筹资金62.9亿元,同比增长20.7%。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4.6亿元,比上年增长71.8%;交付使用率53.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施工房屋面积470.88万平方米,竣工126.68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3.69亿元,同比增长14.2%,较上年加快5.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66亿元,增长11.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5.03亿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4.77亿元,增长18.3%1餐饮业零售额6.31亿元,增长16.7%;其他行业零售额2.61亿元,减少44.6%。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9620美元,比上年增长127.61%。其中,出口总额47224万美元,突破了4亿美元增长130.2%;进口总额2397美元,增长了85.9%。焦炭出口的快速增长仍是拉动全市出口的主要动力,共出口139.9万吨,增长了6.9%;出口额35275万美元,增长了141.6%。此外,玻璃器皿、机电产品等非焦产品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玻璃器皿出口2649万美元,增长172.7%;机电产品出口6650万美元,增长95.63%。进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宽,与亚、欧、拉美、北美的双边贸易额均突破亿美元,分别为1.2亿、1.57亿、1.02亿和1.08亿,分别较上年增长156.1%、89.1%、113.5%和248.5%。

旅游业实现三个突破。即接待旅游人次突破500万人次,达到532.8万人次,同比增长51.4甲o;门票收入突破1亿元,达1.29亿元,同比增长31.6%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55.9%。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事业快速发展。2004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311,公里,比上年增加1022公里,增长14.0%。全市118个乡镇{通油路,通达率达到100%;2723个行政村通公路,通达率为97.9%:2454个行政村通油路,通达率达到88.2%。

货运量平稳增长,客运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7013万吨,比上年增长3.7%;货物周转量38.0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2%;公路客运量2603万人,旅客周转量12.91亿人公里,均与上年基本持平。2004年末,全市共有民用汽车67843辆,比上年减少75辆,其中:载客汽车39261辆,增加6535辆;载货汽车27631辆,减少6573辆。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31亿元,增长49.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4亿元,增长20.1%;电信业务总量16.67亿元,增长53.6%。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9.4万门,总容量达到65.1万门;新增移动交换机25.0万门,总容量达到70.7万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用户)17.57万户,达到82.29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6.24万户,达到67.52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9.8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4.2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8.93万户,宽带用户达到5.34万户。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35.44亿元,同比增长42.6%,增收10.58亿元。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22.54亿元,增长49.0%;地税部门完成9.04亿元,增长27.4%;财政部门完成3.86亿元,增长46.5%。分税种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6.3%、53.7%和69.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98亿元,同比增长36.96%。其中,工商税收增长21.47%;农业四税减少8.3%;企业收入增长65.7%;专项收入增长74.2%;其他收入增长41.5%。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财政支出突出保证了工资发放、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基本建设等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点支出需要,支出结构进一步合理。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0.49亿元,增长7.1倍;农业支出1.58亿元,增长26.3%;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1.24亿元,增长18.9%;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31亿元,增长7.5%;城市维护费1.18亿元,增长31.6%;文体广播、教育、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6.7%、14.1%、1.9%。

金融运行态势平稳。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6.06亿元,比年初增加71.81亿元,比上年多增加9.23亿元,增长14.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5.77亿元,比年初增加14.0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98亿元,增加49.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1.63·亿元,比年初增加22.13亿元,比上年少增加1.03亿元,减少4.6%。其中短期贷款135.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7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9.26亿元,增加9.43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91.0亿元,增长413%;现金支出1344.4亿元,增长40.0%;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53.42亿元,比上年增加10.03亿元,增长14.42%。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市承保额381.9万元,其中,财产险承保额为:169.4亿元,人寿险承保额为212.46亿元。保费收入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738万元,增长41.6%,人身险保费收入7.77亿元,增长3.7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7819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0776万元,人身险赔付704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55人,在学研究生834人,毕业生171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0147,在校生28302人,毕业生5801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675人,在校生3442人,毕业生1174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8481人,在校生53160人,毕业生13948人;初中招生

5.11万人,在校生:16.73万人,毕业生5.21万人,初中入学率达96.33%,小学招生4.72万人,在校生28.8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8%,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10人,在校生75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29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21项,其中国家级15项,比去年增长加2项;省级39项,比上年减少9项;市级67项,比上年增加3项。共投入科技补助资金1442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6项,比上年增加l项,合同金额为1968万元,增长3.0%。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在继续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的同时,积极组织创作了一批深受群众喜爱、健康向上的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平遥国际摄影节等大型活动,各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表演、竞赛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独立核算的博物馆8个,文物局5个,文化管理所处10个,共有档案馆12个。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80.36万册,全年艺术团体演出2171场次,文化馆举办展览52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04%,有线电视用户30.80万户。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20个,比上年增加43个,其中医院82年,比上年增加10个;卫生院15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医疗机构床位10455张,比上年增加830张。卫生技术人员1.3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5050人,执业助理医师1200人,注册护士3696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2004年全市共举办县以上综合运动会68次,单项比赛191次。各种形式的群众体育锻炼和健康活动进一步发展,全年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39次,其中千人以上50次,参加人数34.77万人次。

十、资源和环境

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年末耕地总资源面积为344.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2千公顷,常用耕地299.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干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28.2于公顷,比上年略有减少。在减少的耕地中,生态退耕2.9千公顷;建设占用耕地1.8千公顷。全年造林面积20.9千公顷。

能源消费总量有所上升。2004.年全社会用电量为48.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了4.58%。全市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26t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4%。其中原煤2595万吨,增长23.7%,电力30.72亿千瓦时,增长5.3%;洗精煤600.9万吨,减少32.2%;焦炭43.4万吨,增长25.1%。单位产值能耗明显下降,万元产值能源消费量为11.1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19.6%。

水资源供求关系依然紧张。200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2.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4.4%。全年总用水量6:0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城市生活用水3429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2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4.48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408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8%;人均用水量为199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9%。

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据对汾河、海河两大河系六个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六个断面中,寿阳蔡庄水库为四类水质,四类水质断面比上年增加一个;其余均为劣五类,比上年减少一个,而且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加强。全年共取缔关停改良焦企业190个,拆除焦炉5482支,结束了晋中土法炼焦的历史;关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了作顺利推进。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168天,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8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2.13%,均比上年有明显提高。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2004年全市出生人口3.4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17%o,死亡人口2.11万人,死亡率为6.89%o全年净增人口1.3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8%0,比上年略有提高。年末全市总入口为306.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2.7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达36.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乡村人口为193.8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达63.2%;男性人口为157.98万人,女性人口为:148.5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6.32,比上年降低了1.22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43元,增长14.6%,人均消费性支出4790元,增长9%。其中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14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853元,增长12.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949元,增长12.9%;农民生活消费性支出1986元,比上年增长19.7%。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077元,比上年增长15.5%。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3.5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1.17平方米。市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3%;全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8%。市区城镇居民的教文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6.3%;全市农村居民达到16.1%。年末全市私人轿车拥有量已达16762辆,比上年增长39.8%。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7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达到10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1.9万人,增长:14.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8.1万人,比上年增长1.56倍。全市共有5.8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51个,床位1298张,收养各类人员690人;敬老院69个,床位908张,收养388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6个。年末优抚对象达到1.94万人;社会救济对象3.68万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晋中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为抽样调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