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晋城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31 23:56:05 来源:晋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严重影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确保12.5%"的经济增长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比较成功地克服和化解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和困扰,使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农业生产获得了历史上最好收成,工业生产在波动中继续促进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财政收入增加,金融形势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有所改善。但经济运行中最终需求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结构调整迟缓、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等矛盾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后续力仍不牢固。

一、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高于全省9.1%和全国7.8%的增长水平,在全省各地市中排第二位,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42元,比上年增加589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38亿元,增长62.2%;第二产业增加值80.22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6.4亿元,增长8.7%。分县(市、区)看:城区增长10.6%,泽州县增长11.7%,沁水县增长11.4%,阳城县增长11.4%,高平市增长8.3%,陵川县增长9.6%。

二、农村经济

1998年,我市各级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提出的"农村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本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涉及农部门采取了有效的兴农措施,农业投入和科技兴农的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23.84万亩,增长7.02%,粮食总产量达到83.64万吨,比历史最高年的1993年增长8.99%,亩产量达到258公斤/亩。其中,夏粮总产达30.16万吨,为我市历史中第一个丰收年,比上年增长4.41%,秋粮总产为53.48万吨,增长2.38倍。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1998年末,全市大牧畜存栏12.05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猪存栏35.09万头,增长7.44%。全年出栏肉猪37.18万头,增长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4814吨,增长7.01%,其中猪肉产量达2.75万吨,增长7.44%。全年出栏肉猪37.18万头,增长4%。全年肉类总7.42%。

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效,1998年,全市造林面积为14.33千公顷,其中营造经济林2.12千公顷,零星(四旁)植树1378万株,育林面积为0.81千公顷,其中本年新育0.49千公顷。

农业现代化条件继续改善。1998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1.84万千瓦,农用汽车7148辆,收获机械12592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50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达5.35万吨。农村用电量为5.72亿千瓦时。

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据乡镇局统计,1998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新口径)达到192.33亿元,增长22.3%,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53.7亿元,增长19.6%。乡镇企业共提供税金3.58亿元,增长11.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我市优势国有企业组建的山西兰花煤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上市成功,为我市筹集资金达3亿元,开创了我市企业拓展筹资渠道的新河。

工业生产稳定快速增长。1998年,全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0%,其中轻工业完成情况2.29亿元,重工业完成24.95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2.03亿元,集体企业完成11.77亿元,股份合作企业完成0.59亿元,有限责任公司完成0.73亿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1.76亿元,港澳台合资企业完成0.34亿元。全部工业部产值(当年价)达到236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继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1998年全市共销售原煤3960万吨,其中外销3429万吨,增长8.2%,在外销煤炭中,市及以下外销2471万吨,增长10.2%。全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0.02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76%,其中市及以下为98.78%。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1998年,全市资质等级在四级以上的43户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当年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达到245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70个,当年单位工程竣工个数为155个,其中优良工程67个。建筑房屋施工面积为59.5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为32.5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8年在中央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刺激下,我市投资市场捷报频传,重点工程建设进展快。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不包括集体和个人,完成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以交通、水利、电网改造、城建环保和房地产为重点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基本建设投资在幅度增长33%。其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36.4%,工业建筑业投资增长31.4%,商业、运输邮电投资增长42.7%。交通、水利、城建环保建设掀起了新高潮。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05亿元,其及以下项目投资1.66亿元,增长1.2倍。在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和鼓励个人住房消费的政策刺激下,房地产开发成为新的热点,投资迅猛增长。全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38万平方米。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据市重点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全市年初确定重点工程9项,安排投资8.56亿元,全年实际共完成投资9.57亿元,相当于年计划的112%。在建中的晋焦高速公路已完成投资8.15亿元,完成土石方630万方,涵洞42道,桥梁完成投资9125万元;城市煤气工程已正式开始供气,达到了万房供气能力;大宁、东峰两矿主副井井筒全部完成,初步具备了30万吨简易生产条件;杜河水电站大坝合拢,左岸大坝已超出450米高程,隧洞进尺完成1680米,四套水轮机组已全部订货;中等专业学校和文化艺术学校已具备了招生条件,第一批新生已正式入校。两个前期项目晋城化肥厂初步具备了三通一平开工条件,城市二期供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批复已全部完成,厂址的三通一平基本就绪,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和招标方案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阳城电厂建设进度加快。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

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快速发展。1998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92公里,增加225公里,到年底高级路面238公里,增加35公里,次高级路面1024公里,增加118公里,县级公路好路率达85.3%。1998年,全市公路客货运输量达到6585.7万吨,增长2.76%,其中货运量为6200.8万吨,增长2.66%,客运量为3849.2万人,增长4.4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信整体水平明显提高。1998全市邮电部门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强化经营、改善服务"的工作思路和"再创佳绩、再争上游"的目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使全市邮电通讯条件进一步改善,邮电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截止年底,全市本地网交换能力达17.44万门,长途电路达1825路端,移动交换能力达57500路,全市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10.65部,比上年增加2.87部。到年底,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1.81万门,增加了2.32万门,其中程控电话11.77万门。年末全市共有电话机10.29万部,增加2.06万部,增长25.03%。全市累计订销各种报纸2771万份,订销杂志146万份。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7294万元,增长34.33%。

六、市场贸易与物价

市场商品销售平稳增长。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91亿元,增长12.77%,其中,市的零售额增长11.85%。县的零售额增长11.4%,县以下的零售增长16.65%,国有经济零售额增长0.65%,集体经济零售额增长21.6%,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8.52%。

市场价格涨幅持续走低。1998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7%,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8.2%,价格涨幅为改革开放20年来的最低点。

七、财政与金融

1998年,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0.16亿元,增长13.75%,增幅名列全省第二。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18亿元,增长12.6%。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完成4.2亿元,增长14.5%。全市一般预算支出8.3亿元,增长10.2%。

金融形势正常稳定。1998年底,全市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为166.96亿元,比年初增长10.11%,各项贷款余额为102.01亿元,比年初增长11.39%。1998年全市银行现金收入为188.02亿元,现金支出为195.29亿元,全年共向市场净投放货币7.27亿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兴市继续发展。1998年,全市上下科技兴市意识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共实施市以上科技人项目56项,先后同60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全市有101个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占乡镇总数的82%,名列全省前茅。继泽州县和阳城县之后,高平市和陵川县也双双进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1998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正规学校3522所,在校学生30.52万人,增加0.54万人,招生数7.64万人,毕业生数6.83万人,全市教职工人数为3.22万人,增加0.06万人,各级各类成人业余教育学校3784所,在校学生30.53万人,招生数28.82万人,毕业数30.37万人,专职教职工7912人。全市共有幼儿园690所,增加11所,在园幼儿7.1万名。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1998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出2360场,观众2236万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全年共组织文艺活动60次;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书173.1千册。全市乡镇文化站115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263个,增加5个。广播电视方面: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市现有市级广播电台一座,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500小时,有县级电台5座,乡镇广播电台115个,喇叭15.24万只。广播线路3397杆公里。全市有中波发射机3部,总功率30千瓦;有中波实验发射机1部,调频发射机4部,发射功率中草药3.7千瓦。广播覆盖率达84.52%。全市现有电视台8座,其中有线电视台6座,教育电视台1座。全年共制作电视节目380小时。现有电视发射机69部,发射功率16.3千瓦。卫星地面接收站1350座。电视覆盖率达84.21%。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199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位6098张,专业技生人员7598人。

体育事业取得成就。1998年我市体育工作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紧密结合,继续广泛宣传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市体育中心初具规模。积极组织广泛开展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和群众健身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体育事业的新发展。1998年,全市共举办各级运动会117次,参加人数26万人次,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为16万人。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199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4.84‰,死亡率为7.8‰,自然增长率为6.9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08.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5万人。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99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元,增长7.04%,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71元,增长0.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82元,增长7.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5.33亿元,增长13.76%。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998年我市208个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为保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全市共筹集资金646万元,市及以上国有企业19475名下岗职工,已分流安置17793人,再就业率达91.4%。1998年全市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加人数达到十万多人,国有企业参保率达到100%,城镇集体企业达到95%,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参保人数达6104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6093万元。全市参加社会保险的17891名离退休人员的退休费用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工作也得到全面推行。

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1998年,全市国有和城镇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2.17亿元。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5770元,增长9.03%。

环境保护事业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1998年,全市共实施工业污染治理项目53个,完成总投资2836.4万元,当年竣工42个项目,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能力为:治理废水7280吨/日、治理废气284056标立米/时、治理固体废物917930吨/日。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为初步计算资料,其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增长、增加、上升、提高、下降、降低、减少等,均系相对于1997年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