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晋城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31 23:49:08 来源:晋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39次

一九八七年,我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国民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市场繁荣活跃,城乡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市范围的经济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也在改革中得到了较大发展。全市社会总产值(注①)为28.8亿元,增长(注②)3.90%;国民收入为13.5亿元,增长2.79%;国民生产总值为15.4亿元,增长4.27%;工农业总产值为21.22亿元,增长4.96%;市及市以下工农业总产值为18.26亿元,增长4.01%。

一九八七年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炭拖腿,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全面增长;财力基础差和资金紧张的局面尚未真正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还不稳固;社会消费需求膨胀的现象仍然存在;市场物价呈现波动态势。

一、农村经济

一九八七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现行价格)为17.08亿元,增长2.65%。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0.21%,农村工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的产值所占比重上升0.12%、0.51%、0.10%。在劳动力分布结构方面,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力由上年的农村总劳力的42.16%上升为42.58%。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产品的综合商品率由上年的37.27%提高到40.01%。非农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腾飞。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23亿元,增长8.42%。其中乡村两级各类企业总收入为5.83亿元,增长11.27%,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1.01%。

一九八七年,我市农业虽然遭受了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但是,由于各级各部门普遍重视和较大面积地推广一些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全市农业总产值仍达3.75亿元,仅下降3.70%。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为2.63亿元,下降2.08%;林业产值为0.26亿元,下降30.11%;牧业产值为0.63亿元,增长0.63%;副业产值为0.24亿元,增长9.04%。

一九八七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73.28万亩,增长2.1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30.37万亩,增长2.1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26.03万亩,增长5.00%。全市粮食总产量为58.28万吨,下降2.08%,但仍为我市建国以来第五个高产年。由于遭受了反常气候和大面积病虫害的侵袭,小麦总产水平从一九八二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下降的局面为20.17万吨,减产1.04万吨,下降4.91%。小麦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由一九八六年的35.64%下降为34.61%。全年棉花产量达1643吨,增长18.37%;油料产量为9414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9.10%;蔬菜产量为17.82万吨,下降2.07%。各类水果产量为4.76万吨,下降20.38%。我市作为全省的蚕桑生产基地,一九八七年继续发展发挥优势,蚕茧产量达2458吨,增长11.47%。

一九八七年林业生产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计划。全市当年造林面积21.84万亩(按成活率在85%以上统计),下降23.13%;零星植树1960.39万株,下降11.72%;年末育苗面积2.98万亩,下降28.19%,其中当年打新育0.91万亩。

一九八七年全市牧业生产情况良好。草食牲畜及其产品全面增长,牛、羊、兔的存栏分别为10.47万头、15.77万只和7.38万只,分别增长3.31%、14.79%和0.88%。牛、羊、兔肉共产2847吨,增长16.70%;牛奶及毛绒产量分别增长14.70%和53%。养蜂及蜂产品全面大幅度上升,创历史最高水平,蜂蜜产量达713.9吨,增长34.35,其它蜂产品均有增长。由于近年来猪粮比价不合理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年末生猪存栏急剧降至22.65万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猪1.66万头,分别下降33.11%和35.42%,均的我市一九七八年以来最低数。全年出栏猪下降2.52%,猪肉产量下降2.03%。

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先进技术的优越性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所认识。一九八七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0.81万千瓦,增长3.8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131台,减少151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24万台,增加了0.09万台,增长8.22%;农用载重汽车2172辆,增加146车辆;农村用电量为14168万千瓦时,增长37.00%;有效灌溉面积为21.17%;占耕地总面积的7.41%。

一九八七年底,全市乡镇及以下拥有各类企业31470个,增加381个;从业人数达25.00万人,增加4082人;全年总产值为12.67亿元。增长10.14%;总收入为10.18亿元,增长23.26%。

二、工业

工业生产注重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各种经济成份竞相追逐,轻重工业得以协调发展。一九八七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7.46亿元,增长7.02%,其中乡镇及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10.37亿元,增长6.24%。从经济类型分组来看:全民所有制工业为6.21亿元,增长6.34%;集体所有制工业为9.18亿元,增长8.50%;城乡合作和居民联办及个体工业为2.08亿元,增长2.80%。在乡镇及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为1.70亿元,其占总产值比重为16.43%;重工业为8.67亿元,其占比重为83.57%。在工业总产值中,市及市以下产值为14.50亿元,增长6.21%。

一九八七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下同)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604元/人,增长5.36%;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494元/人,下降1.92%;乡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790元/人,增长7.03%。

一九八七年,我市狠抓企业技术进步,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结构的调整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市有4种产品被评为部优产品,有35种产品被评为省优产品,并评出23种市优产品,其它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品种有所增加。我市生产的50种主要工业产品,大部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原煤增长10.89%,洗精煤增长93.88%,块煤增长13.50%。发电量增长7.05%,木材增长93.88%,块煤增长13.50%,发电量增长7.05%,木材增长29.84%,罐头增长68.16%,纯棉纱增长5.60%,纯棉布增长16.57%,毛线增长9.17%,丝增长29.00%,丝织品增长2.38%,皮鞋增长26.67%,皮革增长98.29%,家俱增长3倍多,机制纸及纸板增长44.39%,烧碱增长43.18%,纯碱增长127.08%,电石增长146.99%,合成氨增长32.07%,化肥增长35.76%,硫磺块增长78.77%,塑料制品增长17.21%,水泥增长6.46%,钢增长5.66%,日用玻璃制品增长46.91%,中小农具增长24.96%。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产品加工的深度提高,市场适销的钢材、水泥、焦炭、电石等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一九八七年,我市继续发挥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作用,全市煤炭生产量增长10.89%,达2580.71万吨;销售量为2317.95万吨,增长6.96%;销售率为89.92%;销往外省的煤炭继续增加,达1807万吨,增长1.83%;年末库存煤炭为1135.9万吨,增加145.3万吨。其中:市营及以下煤炭生产量为1616.47万吨,增长2.26%;煤炭销售量为1404.43万吨,增长1.15%;销售率为86.88%;销售外省964.2万吨,下降8.55%;年末库存煤炭1023.8万吨,增长10.65%。

一九八七年,全市乡镇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为10.56亿元,增长11.04%;产品销售率为93.76%;实现利税1.58亿元,下降14.13%;平均每个职工创利税1229元,下降15.20%;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41天,加快9天;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增长3.39%。

三、交通运输与邮电

一九八七年,全市公路客货运输量为1842万吨,下降9.4%,其中:货运量为17505万吨,下降了10.69%。客货周转量为80712万吨公里,增长22.47%,其中货运周转量为77389万吨公里,增长22.67%。一九八七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1573公里,增加27公里。

一九八七年末,全市共有机动车辆10127辆,增加109辆全市邮电业务总量为295.02万元,增长10.37%;通讯总量为238.91万元,增长14.34%。;累计订销各种报纸3303.83万份,增长6.41%;各种杂志355.75万份,增长18.63%。年末电话机总中,有市话4390部,农话3858万部,设有邮电所的乡镇达83个。占全部乡镇的68.60%;报刊日投递次数在一次及以上的乡镇有119个,占全部乡镇数的98.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较好,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加强了我市国民经济的薄弱五环节,增强了我市的经济实力。一九八七年,我市全民基本建设项目为72个,减少16个;完成投资1.22亿元,增长了2.98%。其中生产性投资0.81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4.69%上升为66.46%。在市及以下单位完成投资5835万元中,生产性建设投资为3118万元,占53.44%。全市本年新增固定资产0.44亿元,下降7.3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36.42%,下降4.05%。在全民基建项目中国,国家考核的基建投资规模进一步得到控制,没有突破考核指标。在基建投资额中,用于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投资为8950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73.48%。本年竣工房屋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220元,增加43元。

一九八七年我市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全民单位更新改造措施项目28个,完成投资9181万元,增长31.70%。其中生产性建设为8166万元,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89.64%降低为88.94%。本年新增固定资产7791万元,增长32.0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4.86%,增加0.21%。本年竣工房屋每平方米造价为270元,增加110元。在全民单位更新改造投资中,市及以下单位完成投资881万元,增长75.79%。其中生产性建设1765万元,占总投资的比重为93.83%,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169万元。

一九八七年,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369万元,下降45.66%。本年新增固定资产320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6.72%,增加31.05%。本年竣工房屋每平方米造价为141元,减少13元。农村个人建房投资为7022万元,下降7.81%。

五、贸易市场与财政金融

城乡市场繁荣兴旺,生活消费品供应充裕,销售网点增加,流通渠道进一步疏通。全市平均每千人拥有的商业零售网点达到5.74个,增长21.28%;平均每千人拥有商业饮食人员21.41人。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继续发挥了市场主渠道作用。一九八七年,全市商业部门国内纯购进总值达到3.78亿元,增长10.42%;国内纯销售总值达6.31亿元,增长3.64%;年末库存总额为2.26亿元,增长1.13%。一九八七年,全市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1.80亿元,增长8.62%。

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64亿元,增长8.42%,扣除物价上升因素,实际增长0.95%。其中中:对居民的消费品的零售额为4.92亿元,增长6.53%;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为0.70亿元,下降0.98%;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为1.02亿元,增长27.82%。社会主要消费品零售量同上年比较:粮食增长6.62%,食油增长8.04%,猪肉增长6.74%,鲜蛋下降7.99%,食糖增长21.66%,棉布下降0.67%,化纤布下降9.13%,呢绒下降20.30%,各种服装下降13.69%,自行车下降.34%,手表增长6.25%,电视机下降12.33%,收录机下降23.89%,洗衣机下降2.95%,电风扇下降了12.96%。一九八七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1.37亿元,增长18.17%。

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尚未解决,市场物价仍呈上涨趋势。一九八七年,我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107.1%,零售物价指数为107.4%。其中:食品类为108.5%,衣着类为108.1%,日用品类为104.8%,文化娱乐用品类为101.5%,书报杂志类为100.4%,药物及医疗用品类为107.2%国,燃料类为100.00%。另外,服务价格指数为104.5%,集市贸易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11.8%。

一九八七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16亿元,同上年基本持平;地方财政支出为1.39亿元,下降8.27%。金融部门坚持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围绕信贷供求矛盾,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一九八七年末,银行与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0.03亿元,增长13.94%;存款余额为8.99亿元,增长了30.77%,人民银行现金收入为6.60亿元,增长28.30%;现金支出为7.46亿元,增长24.25%,现金绝对投差为8591万元,同上年持平。

六、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事业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促进了自身进步。

一九八七年全市科研推广项目和"星火计划"99项,已完成55项。科技成果评定和鉴定24项,其中: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1项,有8项填补了省空白,有7项填补了市空白。

一九八七年,我市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090所,在校学生31.73万人,招生数为7.08万人,毕业生7.87万人,教职工总数为2.45万人。各级各类业余学校2172所,在校学生11.07万人,招生数为7.27万人,毕业生6.20万人,专职教职工数为0.31万人。

一九八七年,全市有公共图书馆5所,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电影放映单位620个,放映场次12.31万场,

观众6279.70万人次,放映收入229.98万元,发行收入为107.60万元。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出场次3601场,观众人数511.13万人次;业余艺术表演团体64个,乡镇文化站由上年的117个增加到121个,其中50个进入文化中心行列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一九八七年,我市文化艺术事业取得了较好成绩。阳城县电影公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单位",陵川县图书馆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明图书馆";戏曲艺术片《佘赛花》获山西省首届"天龙杯"二等奖。《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曲宫调》影印件在《中华戏曲》第三期发表,引起外戏曲界震动,并列为我市科研项目。一九八七年,我市还举办了首届"群众舞蹈创作培训班"和"群众歌曲创作培训班"。全市现有广播线路8088公里,乡镇有线广播站117个,通广播的村2170个,有线广播喇叭13.71万只。电视设

备方面,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4座,增加9座;转播台84座。无线设备方面,有微波站2座,中波发射机1架/10千瓦,增加9千瓦。全市广播覆盖率为70%,增加29%;电视覆盖率为80%,增加9%。

七、卫生、体育

一九八七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21个,增加10个;拥有床位5497张,增加110张;年末职工人数为65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61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8人、中医师218人、西医师769人、护师48人。

一九八七年体育战线在训练、竞赛、学校体育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市运动员在省内外的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九八七年,我市运动员获得了全国优秀射手移动目标争夺赛冠军、中日友好田径赛100米争夺赛冠军、800米赛第六名。在全省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得5个第一名中、3个第二名中、并有4人4破省纪录。全市共举办各种竞赛120次,参加人数达28992人次,共培育出一级裁判3名、二级裁判6名、三级裁判106名。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已建立业余体校、体育班18个(所),在校生769名,共培养出等级运动员81人,其中一级运动员2名、二级运动员10名、三级运动员7名、少年级运动员62名中。

八、人民生活

一九八七年末,我市全民职工为136401人,增长3.31%;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42905人,增长6.03%。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为2.40亿元,增长11.81%。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为1387元,增加108元,增长8.44%。剔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6%。城镇个体劳动者为0.71万人,增加360人。全年安置待业人口2144人,占当年新增待业人数的98.67%。

一九八七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所得)465.5元,增加13.5元,增长2.99%。其中:来自生产经营性活动的收入为412.5元,增加10.5元;来自外出人员寄回、带回的现金和实物以及国家发放的救济金等其它非借贷性收入为53元。

据我市城市调查,一九八七年居民家庭人均实际收入814.2元,增长10.8%;人均生活费收入为711.9元,增长9.71%(若扣除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44%);人均生活费支出为671.4元,增长8.60%。在生活费支出中,用于商品支出626.1元,增长18.02%;用于非商品支出45.3元,增长6.46%。

由于收入增加,人们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和拥有量不断增加。一九八七年底,50户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32台,增加一倍;黑白电视机14台,减少56.25%;洗衣机35台,增长52.17%,电冰箱6台;摩托车2辆;立体声收录机7台;普通录音机13台。

九、人口

一九八七年底,全市总户数为46.97万户,总人口为184.44万人,增长10.96‰,其中非农业居民为22.38万人,增长7.20‰。全市男女性别比为105:100。本年出生人口2.65万人,出生率为14.46‰;死亡人口1.47万人,死亡率为8.01‰;自然增长人口1.1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45‰。

注:①本公报所列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均为初步计算资料,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工农业总产值按一九八零年不变价格计算。

②公报所列增长、增加、上升、下降、降低、减少,无特殊定语者,均是相对于一九八六年而言。

③人口数字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