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阳泉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31 23:23:36 来源:阳泉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68次

阳泉市统计局

2003年2月24日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的要求,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全面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狠抓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突出改善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继续深化农村经济、国有企业、财政、科教、行政审批等项改革,使全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创199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巩固和发展“十五”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据初步测算,2002年,全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9.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幅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6.1;第二产业增加值63.50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42.52亿元,增长10.3%。200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89:58.17:38.94。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730元(折1055.6美元),比上年增加668元。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全市14个计划年内投产的重点调产项目有8个按期投产;有10个计划年内开工的在建项目有2个提前投产,有5个完成了年度目标要求。投产和部分投产的28个重点调产项目,当年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所有制结构调整也明显加快,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16户,民营经济上缴税金预计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0.7%。这标志着我市结构调整在一年起步、两年入轨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

农业内部结构有了较大调整,畜牧业、林果业和渔业的比重上升较快。盂县东梁乡兴东牧业有限公司的1万头架子牛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阳泉四方牧业有限公司的2000头奶牛基地扩建项目、盂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5万只绿壳蛋柴乌鸡项目等调产项目都在年内部分建成并试产。市场推动下的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在调整中不断得到发展。全市年初确定的工业调产项目中,有8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有9个项目部分建成并投入试产。全市结构调整的标志性项目——阳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6万吨电解铝改扩建项目、阳泉市奥威型煤有限公司的30万吨无烟型煤新建项目、山西晋达碳素有限公司的6.5万吨预焙阳极生产线扩建项目以及阳泉狮头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的25万吨特种水泥生产线扩建项目和阳泉林里粉末治金有限公司扩建4.5万吨高性能还原铁粉项目等一批调产项目将成为呈市工业发展的新型支柱。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有了新的发展。中国联通阳泉分公司的12个,GSM基站建设容量为3万门的CDMA移动通信网新建项目全部建成并投产,一大批新型服务业不断兴起,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经过调整我市的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

劳动就业工作为度加大。年末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51.9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劳资口径)20职万人;农村从业人员31.11万人。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全年累计进入再就业中心的万岗职工有20416人,通过各种途径使3583人实现了再就业。2002年市营以下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37.1%。年末城镇登超失也人员31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运行的速度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活力仍显不足,制约因素依然较多;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压力较大;投资和消费拓展力度不大;有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实现大幅增长。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核定,200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9.63万吨,比上年增长37.4%。其中,夏粮产量0.31万吨,下降6.0%;秋粮产量19.31万吨,增长38.3%。主要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13.76万吨,增长23.0%;油料产量0.32万吨,下降5.9%;水果产量1.13万吨,增长17.1%。药材播种面积139公顷,下降56.2%。

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36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0.79万公顷;成林抚育面积0.12万公顷;零星植树591.04万株。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0816万吨,比上年增长1O.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9998吨,增长10.6%;牛奶产量5159万吨,增长65.9%;禽蛋产量6712万吨,增长13.6%。年末大睦省存栏2.67万头,猪存栏9.48万头;羊存栏23.49方只。

渔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渔业总产值10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7%。水产品产量1010吨,比上年增长12.2%。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内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3干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77干公顷。全年农村化肥施用量:(折纯)0,92万吨,增长95%;农村用电量们8亿千瓦时,下降1.4%。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据市农业局统计,2002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85.83亿元,比上年下降2.2%;乡镇企业增加值38.83亿元,下降13.2%。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扎实推进。到2002年底,全市已有2个乡镇、199个村、23.13万农业人口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分别占到总数的氏2%、20,7%和33.8%,基本实现了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123”阶段建设目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95亿元,增长12.3%;集体企业5.48亿元,增长3.3%;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增长17.8%和11.8%。分行业看,重工业发展明显好于轻工业。其中:轻工业完成1.16亿元,比上年下降6.7沁重工业完成42.46亿元,增长11.2%。

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分隶属关系看,省营及省营以上企业完成52.96亿元,增长16.3%;市营及市营以下企业完成46.94亿元,增长10.0%。按经济类型分组,全市国有工业完成65.64亿元,增长15.0%;集体工业完成15.79亿元,增长3.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2.87亿元,下降7.5%;重工业完成97.03亿元,增长12.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产品销售率达到98.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发展不够平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列入市考核的4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21种比上年增长,占52.5%。其中增幅较高的有:原煤增长21.2%;发电量增长12.4%;水泥增长29.2%;碳素材料增长36.6%;粉末冶金增长51.3%;生铁增长24.8%;阀门增长20.9%。降幅较大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硫铁矿下降50.8%;釉面砖下降23.9%;金属镁下降26.3%;合成洗涤剂下降29.4%;服装下降50.3%。

工业整体效益明显改善。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3.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实现利税13.07亿元,增长40.7%;实现利润小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倍;亏损企业64个,亏损面为34.2%,亏损企业亏损额1.04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8.8%;产成品资金占用和应收账款净额明显减少。

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留筑业增加值2.14亿元,施工工程个数588个,其中设标承包工程个数160个,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87.3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36.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投资结构变化显著。全年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9.07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23.51亿元,增长34.8%;集体经济完成投资4.52亿元,增长1.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04亿元,增长35.1%。分项目看,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9%;更新改造投资增长88.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8%,其他投资下降4.1%。

全市基本建设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30吨/年,铝锭生产能力2.6万吨,集中供热管网6.8公里,建成二级公路13公里,耐火材料4万吨,碳素生产能力6.5万吨,合成纤维2000吨,棉布织机2000台,日用陶瓷6000吨,移动通信网3万门,学生席位338个,教室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内,全市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开展了群众性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各项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桃河阳泉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水工部分已全部完成。主要工程量为完成土石方开挖183万立方米,土石方回填138万立方米,平衡土方25万立方米,土石方外运45万立方米,内堤锁坝、护底、河坝等砌石34万立方米,盖板、压顶等混凝土2万立方米,修筑防洪围堰9万立方米,并完成了30余万方的种植土回填任务,完成投资1.18亿元。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一期工程全部完成,主要工程量为新建和改造热力站17座,铺设一次热网11公里,二次热网41公里,实现供热面积20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157万元。市内街道维修工程,河边衔维修完成投资85.74万元,华盛街维修完成投资35.7万元,德胜街维修完成投资75.35万元。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4.42亿元(不合住宅);新增城市供水管道291公里;新增煤气供气管道5公里,煤气用户累计达到16.96万户,用气普及率达89.27%,比上年提高7.67个百分点;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9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热化率达58.35%,比上年提高23.05个百分点;新增排水管道长度59公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6公顷;城市道路长度累计达到287公里;城市道路面积341.7万年方米;城市化水平达到47.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五、能源

能源工业发展迅速。2002年,全市能源工业在总量控制、关井压产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市场好转的有利时机,积极改革营销策略,继续加强能源的加工转化工作,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经过努力能源工业的生产和销售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全市用于能源工业的投资达7.5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9%。其中,用于煤炭工业的投资5.98亿元,用于电力工业的投资1.55亿元。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折标煤2539万吨,比上年增长22.0%;二次能源折标煤524.4万吨,增长12.1%。

能源外输量增加。2002年,全市共调往省外煤炭2642.2万吨,比上年增长13.0%,外输煤炭占原煤产量的74.3%。外输电力20.8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2%,外输电量占到发电总量的16.7%。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运输业全面发展。受原煤市场好转和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全市铁路和公路运输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全年铁路货运量完成2572万吨,比上年增长9.8%;公路货运量完成6151万吨,增长4.0%;公路货物周转量29.96亿吨公里,增长5.0%。铁路客运量104.6万人次,增长2.0%。公路客运量3062万人次,增长3.9%;公路客运周转量8.85亿人公里,下降5.0%。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全市邮路总长度1535公里。年内新增住宅电话用户36346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6288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比上年增长23.3%;移动电话用户增长50.1%。电话普及率达33.18部/百人,平均每百人比上年提高8.11部。邮电通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58.49万门;中国宽带互联网端口总数达1720个;中国宽带互联网拨号服务器端口数达1328个;全市公用电话达到12206部。

七、国内外贸易、市场物价和旅游

国内市场平稳发展。200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7.0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31.95亿元,增长6.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5.07亿元,增长9.2%。

外贸出口继续发展。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9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出口总额4596万美元,增长44.9%;进口总额318万美元,下降26.6%。

市场物价持续走低。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2%。其中;衣着类97.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85.5%;食品类98.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97.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及服务类99.3%;交通和通信类107.1%;居住类102.4%;服务项目类103.0%。

旅游经济初露锋芒。2002年,全市旅游业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五一”“十一”的旅游黄金周,全市分别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24.46万人和19.86万人,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3497万元和2484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46%和154.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2年,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继续加强财政管理,使财政运行情况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6.7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1。63%,高出同期经济增长率11.6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82亿元,增长25.77%。全年一般预算支出执行10.92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9.94%。其中,各项行政事业性支出执行9.4亿元,增长40.36%;生产建设性支出执行1.02亿元,增长2.48%。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5.35亿元,比年初增加20.3亿元,增长16.2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87亿元,增长15,2%;各项贷款余额94.93亿元,比年初增加7.59亿元,增长8.69%;其中,短期贷款发展快于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余额65.06亿元,比年初增加8.96亿元,增长15.9%;中长期贷款余额20.51亿元,增长11.8%.全年累计现金收入277.91亿元,比上年增长4.7%;现金支出284.34亿元,增长4.5%;收入相抵,净投放现金6.43亿元,下降2.99%。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26172.8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746万元,增长21.7%;人身险保费收入16426.8万元,增长37.9%。全年赔付金额7150万元,下降3.4%,其中财产险赔付5316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1834万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队伍继续壮大。2002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6%万人,比上年减少557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2002年,全市上下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共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评出市级科研成果23项。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全年共有320万元市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对30个科技项目进行了扶持,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研机构改革逐步推进,民营科技企业个数达到42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随着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高等学校在校生增加,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96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103入;普通中学在校生6.92万人;职业中学在校生6625人;小学在校生11.57万人;全年在园幼儿3.60万人。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取得新的成绩。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公共图书馆藏书47.77万册,广播入口覆盖率97.98%,电视入口覆盖率97.73%。《阳泉日报》全年发行量1055.40万份。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健康发展。

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医疗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14个,床位5620张。其中,医院36个,床位4535张。全市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783人。其中,注册职业医师和助理医师2885人,注册护士2496人。全市每干人拥有床位4.48张,群众就医条件和质量大为改善。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2002年,全市运动健儿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可喜成绩。阳泉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性比赛2项2次。射箭运动员杨建平在第十四届亚运会上获女子团体铜牌;乒乓球运动员武扬在日本举行的东亚地区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女子单打铜牌;在全国蹦床冠军赛中,我市体校运动员黄文俊、高杰、刘博获两个团体银牌,一个个人铜牌。在省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共获金牌77:35枚、银牌51枚、铜牌55枚,总分1933.5分。金牌、总分均列全省第4位。

十、人口、人民生活及环境保护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据2002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出生入口13369人,入口出生率为10.43‰,比上年下降0.0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884人,死亡率为6.15‰,全年净增人口5488人,自然增长率为4.28‰,比上年下降0.1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和职工工资收放的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24元,比上年增加1052元,增长21.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777元,增长6.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77元,比上年增加154元,增长5.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28元。增长17.6%。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新建住宅建筑面积57.84万平方米,农村新建住宅面积13.28万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0.15平方米和26.1平方米。

社会福利及职工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按照新出台的《阳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全市已保人员为3802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共计2050.37万元。市福利院拥有床位146张,收养人数146人。全年国家补助各类优抚优待对象3413户,发放金额为180.0万元,享受社会救济总人数为5.84万人。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722.1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0.2万元。有20.1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10.89万城镇企业职工参加了市级养老保险统筹,有3.43万名离退休人员领取了养老保险金。全年全市累计支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保障金9951.31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6.94万人。

环保事业继续发展。2002年,全市环保工作重点是巩固“一控一达标”的成果,基本实现了“15558”环保工作计划预期目标,使全市环境质量稳步控制在2001年底水平并略有改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空气质量三级或好于三级属于轻度污染的有24周,占总周数的46.15%;其中,空气质量二级的有4周,占总周数的7.9%。空气质量四级属于中度污染的有15周,占总周数的28.85%;空气质量五级属于重污染的有13周,占总周数的25%。

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明,娘子关水域一级泵站水质有所好转,主要超标指标均比上年的所下降。

注:1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产值批示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