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大同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31 23:11:05 来源:大同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669次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发展,重振大同雄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建设和谐社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7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8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97.41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53.67亿元,增长10.1%。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65.0%和34.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53.3∶41.6。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905元,比上年增加2031元,增长20.57%。“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3.58%。

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0.3%,衣着上涨0.2%,居住上升4.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5.9%。烟酒及用品价格持平,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4.0%,交通和通讯下降0.3%。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4%,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16.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11.97%,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6%。

就业状况基本稳定。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108.2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1.8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66.45万人。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5378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163人,“4050”人员再就业7098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传统产业改造相对滞后,经济增长起点较低;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改变;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农民增收基础还不稳固;县域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化程度较低;财政收入总量不足,发展社会事业难度较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05年,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贯彻中央各项农业政策,实施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全力做好三农工作,各项惠农政策逐步到位,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1.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56千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5.65千公顷,增加0.26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36.04千公顷,增加6.30千公顷;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5.3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5千公顷;蔬菜面积21.6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58千公顷;饲草作物种植面积7.1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5千公顷。

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78.45万吨,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夏粮产量0.27万吨,比上年下降39.95%;秋粮产量78.18万吨,比上年增长2.75%。全市油料产量2.01万吨,比上年下降7.25%;甜菜产量0.45万吨,比上年增长22.66%;蔬菜产量90.37万吨,比上年下降7.00%;水果产量10.73万吨,比上年增长23.37%。

林业发展取得成效。2005年,全市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林木管护力度,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3.13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0.46千公顷,飞播造林完成12.67千公顷。在造林面积中,退耕还林面积达18.40千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完成9.2千公顷。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全市把畜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加大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力度,促进了全市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全市全年肉类总产量9.33万吨,比上年增长10.62%,其中,猪羊肉产量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0.24%;牛奶产量6.26万吨,增长16.62%;蛋类产量2.64万吨,增长9.07%。年末大牲畜存栏36.90万头,比上年增长4.36%;猪存栏60.05万头,增长8.92%;羊存栏157.55万只,增长5.1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14.03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65.5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84千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6.81万吨,比上年增长0.03%;农村用电量2.0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8.73%。

三、工业、能源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上下坚持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方向,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断推进我市煤炭、电力、冶金、医药化学、建材、机械六大产业发展,使工业生产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初步统计,全年全市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6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0%,其中,轻工业完成14.46亿元,增长19.16%;重工业完成147.56亿元,增长17.3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4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0%;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29%,比上年下降1.18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0%。全年全市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十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7.29%。

各类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8%;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12亿元,增长21.42%;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66亿元,增长1.03%;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7.58亿元,增长12.02%;外商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24亿元,增长22.0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44.77%。全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9.93亿元,比上年增长8.0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煤炭、冶金、电力、医药等主导行业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规模以上煤炭工业完成增加值9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7%;冶金工业完成增加值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72%;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2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8.72%;医药工业完成增加值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9%;化学工业完成增加值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3%;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0%;机械工业完成增加值10.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

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005年,全市原煤产量(全社会)8034.08万吨,比上年下降4.78%;发电量162704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20%;啤酒63588千升,比上年增长3.53%;化肥13.38万吨,比上年下降8.55%;水泥304.58万吨,比上年下降3.67%;生铁73.44万吨,比上年增长46.74%;粗钢72.03万吨,比上年增长30.44%;钢材19.08万吨,比上年下降3.05%;化学原料药0.37万吨,比上年增长7.59%;碳素制品4.89万吨,比上年增长9.00%;树脂2.06万吨,比上年增长28.40%;粘胶纤维2.37万吨,比上年增长3.10%;煤气15970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0%;电石(折合量)8.73万吨,比上年增长10.54%;烧碱3.07万吨,比上年增长17.84%;白酒1026千升,比上年增长19倍;合成洗涤剂1.76万吨,比上年增长1.44%。

工业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75.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8%,实现利税44.34亿元,增长15.8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4.20亿元,增长16.29%;全市工业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净额41.59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2.19%。

能源生产外输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外销煤炭7826.51万吨,比上年增长6.98%,其中,通过铁路外运6024.59万吨,增长9.23%;通过公路外运1801.92万吨,增长0.07%。全年全市发电量为162.7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20%,全社会用电量为76.8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25%。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3.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94%;房屋竣工面积123.3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继续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使全市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4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4.16%。“十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34.26%。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16亿元,比上年增长63.12%,占投资总量的2.8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0.83亿元,比上年增长37.39%,占投资总量的62.4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2%,占投资总量的34.65%。分经济类型看,全市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完成76.35亿元,增长90.68%。非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完成68.99亿元,比上年增长0.95%。分行业看,煤炭采选业完成投资46.15亿元,增长238.34%;化学工业完成投资2.18亿元,增长74.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投资1.58亿元,增长26.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30.49亿元,下降17.46%;医药工业完成投资1.4亿元,下降65.85%;冶金工业完成投资4.1亿元,增长42.36%;机械工业完成投资0.67亿元,下降53.47%;教育完成投资2.99亿元,增长157.76%;卫生完成投资0.48亿元,增长60.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0.62亿元,增长26.53%。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全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54.57%,其中,住宅投资12.73亿元,增长110.07%。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06%。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57.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0.3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29.0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1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6.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8.35%。

全市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51个,其中新开工338个,全部建成投产项目263个,新增固定资产77.55亿元。全市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洗煤100万吨/年;铁矿石成品矿27.5万吨/年;改建公路65公里;中等学校学生席位3010个,建筑面积17731平方米;小学学生席位4880个,建筑面积28682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水泥20万吨/年;石墨及碳素制品1500吨/年;烧碱25000吨/年;炼钢70万吨/年;火力发电125万千瓦;化学原料1500吨/年;中成药100吨/年;新建高速公路47.37公里;医院病床200张;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数581间。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1%。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115.46亿元,增长11.8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7.44亿元,增长12.92%。分行业看,全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8.70亿元,增长8.94%;餐饮业零售额21.23亿元,增长23.54%。分所有制看,国有经济零售额25.01亿元,增长14.41%;集体经济零售额21.27亿元,增长10.10%;股份制经济零售额10.60亿元,增长10.84%;私营经济零售额13.30亿元,增长28.34%;个体经济零售额53.04亿元,增长5.87%。“十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11%。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98%,汽车类增长3.22%,建筑及装璜材料类增长140.31%,家用电器类增长28.39%,中西药品类增长9.8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0.2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5.1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0.2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1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新型流通业态及现代经营方式发展态势良好。2005年,全市限额以上贸易餐饮业连锁门店达21个,营业面积8.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36%;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3.50%;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5.08%。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据市商务局统计,2005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147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5%。其中出口完成9243万美元,增长15.21%;进口完成5473万美元,下降0.88%。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2005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家,利用外资额91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3%。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据市旅游局统计,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3.16亿元,比上年增长59.7%,旅游人数7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全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0%,旅游外汇收入2296.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0%;接待国内游客7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3%,国内旅游收入31.36亿元,比上年增长63.7%。全市有涉外星级宾馆饭店17家。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事业进一步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63.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511.29公里,比上年增加219.41公里,增长4.15%。其中等级公路里程5379.63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11公里。全市已通公路的村数达1951个,通油(水泥)路的村1306个。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发展。2005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2837.0万人,比上年增长14.02%。其中铁路客运量873.4万人,增长4.5%;公路客运量1963.6万人,增长18.71%。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7029.0万吨,比上年增长9.36%。其中铁路货运量20162.1万吨,增长12.63%;公路货运量6866.9万吨,增长0.78%。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354.4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12%,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1327.40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33.2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52%,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24.85亿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9.99亿元,增长27.98%;邮政业务总量1.96亿元,增长28.95%。邮电通信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到2005年底,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09.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78.8万户,其中城市用户66.4万户,农村用户12.4万户,2005年当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达7.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6.8万户,其中本年移动电话新增46.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6.7万户,增长39.17%;全市拥有邮政局(所)139个;全市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56部,比上年提高12部。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大关,全年完成61.99亿元,比上年增长35.90%,增收16.3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4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8%,增收5.10亿元。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共完成50.46亿元,分别增长44.50%、12.48%、110.36%和7.19%。增收14.2亿元,占到财政总收入增量的86.9%。“十五”时期全市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达32.82%。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财政支出在重点支持生产、建设的同时确保了社会保障、工资等重点公共预算支出的需要。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执行4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6.57%,其中生产建设性支出增长49.67%,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长29.88%,农村生产支出增长13.96%,水利和气象支出增长14.82%,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增长24.7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6.92%,文体广播费支出增长21.87%,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27.05%,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36.98%,城市维护费支出增长70.58%。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66.63亿元,比年初增加188.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4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26.61亿元,增长42.1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7.34亿元,增长28.37%。各项贷款余额220.93亿元,比年初增加41.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8%。其中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13.25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9.34亿元。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516.22亿元,现金支出1473.36亿元,收支相抵净回笼42.86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全市保费收入1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8亿元,增长18.25%;寿险保费收入9.29亿元,增长14.1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27亿元,下降15.62%。全年全市支付各类赔付额1.78亿元,比上年下降0.06%。其中,财产险赔付1.26亿元,增长13.51%;寿险赔付0.33亿元,下降47.5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0.19亿元,增长11.7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2005年,全市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水平的不断提高,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全市共获得国家五部委颁发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项;国家级星火计划4项;火炬计划3项;成果推广计划2项。全市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评选、奖励了上年度大同市科学技术奖43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8项;评选、奖励大同市农村技术承包奖1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共奖励科技人员400人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招收本、专科生6196人,在校学生2.4万人;普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3所,招生6213人,在校学生14695人;普通中学校290所,招生78832人,在校学生230952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164343人;职业中学校25所,招生数5064人,在校学生13865人;小学校2007所,招生数50426人,在校学生341996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38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1282人。到2005年底,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8.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等服务得到加强。2005年末,全市共有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7个,市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站)6个,监督抽查581家企业7类58种产品和商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01台件。全市有气象台站9个,接收用户106户。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8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8个,全市有卫星云图接收站8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发展。2005年,全市在对文化市场进一步清理规范的同时,积极组织创作健康向上的文学、影视作品。各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表演、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3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3.56%,电视人口覆盖率96.73%,有线电视用户25.2万户。全年创作话剧《天河》1部,移植剧目《杨府送印》、《程婴救孤》、《福寿镜》等5个。全市公开发行报纸5种,发行4560万份;公开发行各类期刊出版物6种,发行240万册。

医疗卫生事业迈出新步伐。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 313个,床位1143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51个,床位10687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乡镇卫生院143个,床位842张。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685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26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765人,注册护士3975人;疾病预防与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1062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614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2005年,我市500多名运动员在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资格赛上,参加了田径、自行车、国际跤、游泳、射击、体操等14个项目的比赛,本年度共获得金牌84枚,银牌88枚,铜牌88枚,总分数列全省第二位。同时全市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市体育人口已达104万人,占总人口的33%。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市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继续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水污染治理监管、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等专项治理工作,清理整顿排污企业,有效地遏制了污染反弹。全市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日报监测出的Ⅱ级天气多达220天,比2004年的160天Ⅱ级质量天气增加60天。年末,全市已建成烟尘控制区总面积为61.9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继续低速增长。据2005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95‰;人口死亡率为5.82‰;全年净增人口22240人,自然增长率为7.13‰。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11.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0.36万人,比上年增长4.48%,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46.5%上升到48.2%;乡村人口161.57万人,比上年减少2.56%,乡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53.5%下降到51.8%。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26元,比上年增长16.6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629元,比上年增长33.8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389元,比上年增长16.6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63.6元,比上年增长9.93%;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392.6元,增长25.88%。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6.9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7.3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4平方米。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0处,社区服务中心6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784个,福利院床位数832张,福利院收养人数832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532人。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02.6万元,接受社会捐赠135.7万元,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为27.7万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14729万元。全市有33.62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25.02万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全市共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76亿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全年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达45.6万人。

注:1.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产值指标绝对额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