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吕梁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3-06-12 17:35:35 来源:吕梁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472次

吕梁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吕梁调查队 

(2023年3月29日)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82亿元,增长6.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1684.26亿元,增长3.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6%;第三产业增加值626.82亿元,增长3.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722元,增速4.6%。

图1 2018-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7.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5.0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4.9%,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43万人,出生率为7.21‰;死亡人口2.39万人,死亡率为7.09‰;自然增长率为0.12‰。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6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42405人。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1.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7%。

图2 2018-202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及商品零售价格涨幅

 二、农  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54.8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45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31.44千公顷,增加0.8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05千公顷,减少0.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0.33千公顷,增加0.33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83.1千公顷,增加11.84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94千公顷,减少0.01千公顷。果园面积57千公顷,减少1.8千公顷。 

全年全市粮食产量105.67万吨,增加8.34万吨,增长8.57%。其中,夏粮0.6万吨,增长0.7%;秋粮105.07万吨,增长8.62%。

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40.57千公顷,增长25.43%。 

全年全市猪牛羊畜禽肉总产量16.9万吨,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8.6万吨,增长2.4%;牛肉产量2万吨,增长0.7%;羊肉产量0.6万吨,增长5.6%;禽肉产量5.7万吨,增长6.2%。禽蛋产量12.5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2.5万吨,增长1.3%。水产品产量0.07万吨,下降31.1%。年末生猪存栏77.5万头,增长10.2%;生猪出栏111.2万头,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4%;制造业增长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7%。 

从主导行业看,煤炭工业增长3.1%;焦炭工业下降11.3%;化学工业增长11.4%;食品工业增长23.6%(其中,酒的制造增长24.8%);冶金工业增长8.4%;电力工业增长16.4%;热力与燃气工业增长40.6%。 

图3 2018-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从产品产量看,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5627.02万吨,增长7.1%;焦炭产量2578.39万吨,下降0.1%;白酒产量20.3万千升,增长4.5%;钢材产量407.3万吨,增长15.1%;氧化铝产量1351.9万吨,增长15.8%;发电量400.27亿千瓦小时,增长16.2%。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070.2亿元,增长18.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2609.2亿元,增长24.3%;制造业2266.5亿元,增长1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94.6亿元,增长38%。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2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利润总额847.2亿元,增长18.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9%,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133户,比上年末减少2户;完成总产值104.47亿元,下降8.5%,共签订合同额169.4亿元,下降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8.86万平方米,下降2.3%,竣工面积105.6万平方米,下降20.3%。 

四、能  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1263.91万吨,比上年增长7%;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539.64万吨,增长5%。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290.6亿千瓦小时,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2.5亿千瓦小时,增长8.6%;第二产业用电量236亿千瓦小时,增长0.4%,第二产业中,工业用电量233.1亿千瓦小时,增长0.6%;第三产业用电量27.5亿千瓦小时,增长9.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4.7亿千瓦小时,增长11.1%。 

图4 2018-2022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

 五、服务业 

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26.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1.28亿元,下降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9.82亿元,下降3.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81亿元,下降4.6%;金融业增加值85.14亿元,增长10%;房地产业增加值66.19亿元,增长1.7%。

图5 2018-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4亿元,比上年下降0.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5.23亿元,下降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0.16亿元,增长0.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478.25亿元,增长0.3%;餐饮收入额47.15亿元,下降3.7%。

图6 2018-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5.4亿元,增长5.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9亿元,增长5.2%。 

 

七、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市、农户)比上年增长6.8%。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3.8%,民间投资增长1.5%。 

图7 2018-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市、农户)增长速度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增长7.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下降6.8%。 

分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1.5%,其他投资增长5.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0.7%。工业投资中,企业技改投资下降0.3%;制造业投资下降5.3%;煤炭工业投资增长15.1%;非煤工业投资增长5.8%。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10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7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3%。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3.73亿元,下降1.2%。其中,住宅投资53.97亿元,增长5.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29亿元,增长2.7倍。

八、对外开放及开发区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4.52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进口额19.74亿元,下降33.9%;出口额24.78亿元,增长4.2%。

全年出口镁及其制品36吨,增长12.6%;出口钢材41吨,下降60.2%;出口机电产品4.34亿元,增长12.1%;出口高新技术产品4.29亿元,增长4.2%;出口农产品2.5亿元,下降18.7%。

全年进口铁矿砂(铁矿砂及其精矿)234万吨,下降0.7%,进口金额16.97亿元,下降32.2%;进口机电产品0.0005亿元,下降99.7%;进口农产品0.12亿元,下降24.1%。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6家;按商务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8795万美元,增长431.15%。 

年末全市纳入统计的县级及以上开发区9个,全年开发区内税收收入25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7.95%;“四上”企业(不包含房地产企业)营业收入279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9%。 

九、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78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28公里,与上年相比,公路里程增加94公里。

民用航空航线13条。全年吕梁机场累计完成客运量21.47万人次,完成货运量82.29吨。

2022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不包括摩托车、拖拉机及挂车等)67.5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4%,其中,私人汽车57.76万辆,增长6.2%。本年新注册汽车3.48万辆,下降21.4%。年末轿车保有量35.3万辆,增长6%,其中,私人轿车33.9万辆,增长5.3%。

全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07亿元,下降2.95%;电信业务总量29.9亿元,增长12.76%。

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399.98万件,同比下降2.6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47亿元,同比下降6.48%。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52.64万件,同比增长48.5%;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4846.86万件,同比下降6.31%;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0.48万件,同比下降80.85%。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47.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93.46亿元,增长66.2%;非税收入48.72亿元,下降11.7%。分税种看,主体税种增值税112.57亿元,增长50.2%;企业所得税78.38亿元,增长137%;资源税56.74亿元,增长71%。 

图8 2018-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28亿元,增长35.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2.41亿元,增长32%;教育支出88.12亿元,增长24%;卫生健康支出50.7亿元,增长2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76亿元,增长21.7%;住房保障支出21.76亿元,增长48.55%;节能环保支出31.25亿元,增长60.3%;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68.51亿元,增长68.9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07.03亿元,比年初增加612.78亿元,比年初增长19.2%。各项贷款余额1569.53亿元,比年初增加197.54亿元,比年初增长14.4%。

图9 2018-2022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68.77亿元,增长6.3%。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9.34亿元,增长4.6%;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10.49亿元,下降5%;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1.17亿元,下降7.1%;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7.77亿元,增长20.3%。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762所,小学385所,普通初中190所,普通高中4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0所。

年末全市有气象台站14个,开展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个。全市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4个。

年末全市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9个,市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全年全市发生M2.8级以上地震1次。

十二、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4个,文化站163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47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出版报纸1种(不含高校校报)3万份;广播电视台1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98%,电视人口覆盖率99.6%,有线电视用户17.9万户。

全年全市重点监测景区的接待人数69.2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5%;门票收入1056.73万元,下降70.6%;经营收入2089.59万元,下降59.6%。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4221个,床位17948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578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172人,其中,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004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937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227人,妇幼保健(所、站)卫生技术人员648人。

年末全市有体育场9个,体育馆2个。全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35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0项。全年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3.47亿元,增长10.7%。

十三、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3元,比上年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57元,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8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80元,下降0.9%。

图10 2018-2022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9.93万人,减少6.7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1.67万人,增加2.1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1.13万人,增加1.8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3.93万人,增加1.8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1.67万人,增加2.17万人。

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88万人,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保障资金1.2亿元,1.65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

年末全市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0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25个。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752张,收养人数974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87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19万元,接受社会捐赠款470万元。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保费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22年1-12月山西省保险业主要指标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农普和经普调整数。2019年数据为最终核定数。 

[5]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为2020年4月省局根据四经普最终数据进行重新核定后的数据。 

[6]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调查制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自2022年起不再开展统计调查。 

[7]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 

[8]2022年7月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使用商务部门口径数据。 

[9]“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0]按照相关部门数据发布规定,部分数据在今年公报中不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