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大同调查队
2019年3月10日
2018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主动作为,砥砺前行,全力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革,工业振兴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显着改善,民生保障继续提高,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7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64.5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742.8亿元,增长8.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4%。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874元,比上年增长6.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下降0.3%;居住类上涨0.6%;教育文化及娱乐类上涨1.5%;医疗保健类上涨1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9%;交通通信类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4%。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21.7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5.09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66.53千公顷,减少4.15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秋粮种植面积266.53千公顷,减少4.15千公顷。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7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02千公顷;蔬菜面积19.5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51千公顷;饲草作物种植面积6.0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94千公顷。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23.29万吨,比上年增加8.67万吨,增长7.6%。其中,秋粮产量123.29万吨,增长7.6%。
全年全市生猪出栏102.9万头,比上年下降0.9%;牛出栏8.9万头,增长3.9%;羊出栏196.4万只,下降0.2%;家禽出栏399.1万只,增长1.0%。年末猪存栏60.3万头,比上年下降8.8%;牛存栏18.0万头,下降4.2%;羊存栏195.9万只,下降9.8%。全市肉类总产量14.6万吨,比上年下降1.3%。其中,猪羊肉产量12.6万吨,下降1.6%。牛奶产量27.8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7.3万吨,增长7.9%。
三、工业、建筑业
初步统计,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利税1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27.5亿元,增长25.3%。实现利润69.5亿元,比上年增长60.0%。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0.3亿元,增长69.9%。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93.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8.4万平方米,增长0.9%;房屋竣工面积318.8万平方米,增长10.6%。
四、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0.62亿吨,比上年增长2.6%;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0.47亿吨,增长16.4%。
全年外输电力306.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9%,外输电量占发电量比重为66.5%。全社会用电量15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2亿千瓦时,下降11.6%;第二产业用电量115.3亿千瓦时,增长8.2%;第三产业用电量21.5亿千瓦时,增长11.0%;居民生活用电量16.7亿千瓦时,增长5.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2亿元,增长12.3%。其中,国有经济单位投资234.9亿元,增长32.1%;民间投资290.1亿元,下降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8.5亿元,下降76.7%;第二产业投资203.8亿元,增长26.5%;第三产业投资327.0亿元,增长31.4%。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03.8亿元,增长25.6%。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其中,住宅投资120.4亿元,增长52.1%。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391.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69.6万平方米,下降8.0%。房屋竣工面积78.5万平方米,下降78.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1.6万平方米,下降79.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48.3万平方米,增长23.8%。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837个。其中,新开工616个。全部建成投产项目461个(不含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133.4亿元。永泰南广场建设主体完工;跨御河开源桥建成通车;同煤至云冈机场高架快线工程顺利推进。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97.1亿元,增长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2.9亿元,增长7.6%。按行业统计,全年全市批发业零售额64.7亿元,增长9.7%;零售业零售额556.3亿元,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9.0亿元,增长7.8%。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5%;中西药品类增长28.0%;烟酒类增长2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0.7%;汽车类下降17.5%。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37.6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其中,出口21.9亿元,增长20.2%;进口15.7亿元,增长144.2%。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资181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9%。大同国际陆港正式开关运营。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7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0公里。全市公路密度90.2公里/百平方公里。民用航空航线19条。大同云冈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成功争取大西、大乌高铁列入国家“八横八纵”交通网络。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68.9万辆,比上年增长2.4%。其中,新注册汽车5.4万辆,下降14.3%;个人汽车60.2万辆,增长7.9%。年末载客汽车保有量55.7万辆,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个人载客汽车53.2万辆,增长8.6%。年末轿车保有量37.6万辆,比上年增长9.6%。其中,个人轿车36.4万辆,增长9.3%。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1亿元,比上年增长75.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2.4亿元,增长85.2%;邮政业务总量3.7亿元,下降5.5%。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447.4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0.4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17.02万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4G用户达到254.83万户,比上年增长34.5%。全市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78.27万户,比上年增长8.6%。全市邮政局所146个,邮路总长度3754公里。订销报纸3932万份,增长5.5%;订销杂志142万份,下降6.4%;国内函件48万件,下降24.2%。国内包裹137万件,增长52.2%。
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6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16.9亿元,增长28.4%。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691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4%;接待入境旅游者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外汇收入48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1%。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税收收入88.7亿元,增长21.7%,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11.2%;企业所得税增长57.1%;个人所得税增长1.5%;资源税增长17.3%。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9.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7.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65.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79.5亿元,比年初增加183.5亿元,比年初增长6.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78.2亿元,比年初增加134.1亿元,比年初增长10.8%。
年末全市共有注册保险机构41家。全年全市保费收入65.0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5.4亿元,下降4.5%;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9.6亿元,增长4.0%。全年全市累计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20.3亿元,同比下降15.7%。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0.0亿元,下降18.5%;财产险业务赔款10.3亿元,同比下降12.7%。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共完成国家申请专利2235件。其中,发明专利843件,实用新型专利1290件,外观设计专利102件。全市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81件。其中,发明专利119件,实用新型专利991件,外观设计专利7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92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2家。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5909人,在校生人数19152人。其中,职业高中招生4075人,在校生人数13562人。全市基础教育招生人数11.09万人,在校生人数41.26万人。其中,初中中学招生人数3.18万人,在校生人数8.8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数1.84万人,在校生数5.95万人。
年末全市获得资质认定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20家。全年监督抽查194家企业74种230批次的产品。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9.92万台件。全市有气象台站8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7个。防雹、增雨累计收益面积1.5万平方公里,增雨量2.3亿立方米。全市有卫星云图接收站8个。全年全市降水量437毫米,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无霜期148天。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全市共有文化艺术馆11个,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2个,档案馆13个。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1个,中波发射台1座,微波站8座,有线电视网1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1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57%,有线电视用户34.4万户。古都灯会、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成功举办。
全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237个,床位21108张。其中,医院122个,卫生院1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妇幼保健院14个。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34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511人,注册护士920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18人;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273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059人。
全市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中(竞技体育组)获得88枚金牌、87枚银牌、99枚铜牌;在群体项目比赛中,获得14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全市组织了全民健身活动200多项。在白登山万龙滑雪场启动了2018-2019年山西省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系列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全国百城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成功举行了摩天岭长城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中国青少年自行车U系列赛暨全国青少年冠军赛、第三届中国大同大型徒步“走长城”、全国徒步大会(大同站)5·19全国联动日暨大同第二届环文瀛湖健步走活动、首届中国·大同AMC国际航空模型节等赛事。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二级以上良好天数288天,全省排名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18。
全年全市主城区新增供热面积402万平方米,实际集中供热面积6663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率达100%。天然气用户65万户,城市气化率98.7%。城市供水管网889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62万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99.7%,水质合格率100%;市本级污水处理厂共处理生活污水830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3%;中水回用1800万立方米,中水回用率22%。市区日处理生活垃圾1100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
全年全市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134.9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分别达到42.87%、38.75%和15.88平方米/人。
全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23.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1.9万亩。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12.9%和8.11%。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8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45.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6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4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09‰;死亡人口2.11万人,死亡率为6.13‰;自然增长率为3.96‰。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90元,增长8.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11元,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36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0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23元,增长11.9%。
全年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59.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2.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3.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4.3万人。全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3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6亿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6.1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7亿元。
年末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8个,床位9422张,收养救助5135人。全市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95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6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03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396万元。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口径与上年相比较。
4.部分指标为抽样调查数据。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6.农业部分数据同比基数为依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核定和修订的数据,与2017年公报对应数据不可比。
7.群众艺术馆统一改称文化馆,以后不再作群众艺术馆统计。
8.公报涉及的部分社会和经济指标来源于相关部门,了解详情请咨询有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