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大同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4-26 09:43:20 来源:大同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855次
大同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大同调查队
 
2014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市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经济结构呈现向好趋势,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45.5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499.1亿元,增长4.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595元,比上年增长6.8%,按201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4818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居住类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衣着类上涨2.9%;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3%。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0.7%。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1万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0.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6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2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320.8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41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9.36千公顷,减少0.10千公顷。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夏粮播种面积0.50千公顷,减少0.77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78.86千公顷,增加0.67千公顷。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2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42千公顷;蔬菜面积18.7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0千公顷;饲草作物种植面积2.0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8千公顷。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04.02万吨,比上年增加1.48万吨,增长1.4%。其中,夏粮产量0.05万吨,比上年减少59.0%;秋粮产量103.97万吨,比上年增长1.5%。
 
全年全市生猪出栏99.3万头,比上年增长7.4%;牛出栏7.7万头,下降2.8%;羊出栏136.5万只,增长16.3%;家禽出栏321.4万只,增长5.3%。猪存栏62.0万头,比上年增长9.6%;羊存栏161.8万只,增长24.5%。全市肉类总产量13.64万吨,比上年增长4.13%。其中,猪羊肉产量11.8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23.7万吨,增长10.9%;禽蛋产量4.6万吨,增长15.9%。
 
全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92.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3%。机械耕地面积209.20千公顷,增长0.5%;机械播种面积171.32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72.69千公顷,分别增长11.1%和3.6%。农村用电量3.4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0.4%;化肥施用量29.01万吨,比上年减少3.3%。
 
三、工业、建筑业
 
初步统计,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实现利税66.3亿元,比上年下降13.8%。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5.4亿元,下降11.3%。实现利润11.0亿元,比上年下降40.1%。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1亿元,下降38.2%。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3.7万平方米,下降1.9%;房屋竣工面积365.2万平方米,下降13.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国有经济单位投资426.7亿元,下降8.6%;民间投资645.7亿元,增长1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0.8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投资366.1亿元,增长30.9%;第三产业投资575.5亿元,下降9.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365.2亿元,增长30.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煤产业投资752.5亿元,增长6.9%;传统产业投资193.9亿元,增长33.3%。
 
全年全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237.3亿元,比上年下降10.5%。其中,住宅投资151.6亿元,下降21.4%。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19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2.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493.6万平方米,下降6.7%。竣工面积416.6万平方米,下降36.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7.1万平方米,下降41.4%。商品房屋销售面积81.7万平方米,下降32.3%。
 
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052个,其中新开工684个,全部建成投产项目760个(不含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871.8亿元。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0.8亿吨,比上年增长4.5%;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0.5亿吨,增长14.9%。全年全市原煤销售量8530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全年外输电力304.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全社会用电量138.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2.5亿千瓦时,增长35.1%;第二产业用电量107.6亿千瓦时,增长2.2%;第三产业用电量15.4亿千瓦时,增长5.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5亿千瓦时,增长10.7%。
 
全年全市能源工业投资21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煤炭工业投资82.6亿元,增长23.0%;电力工业投资72.6亿元,增长30.2%。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8.2亿元,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7.7亿元,增长13.4%。按行业统计,全年全市批发业零售额38.3亿元,增长16.0%;零售业零售额432.0亿元,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5.6亿元,增长4.3%。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0.1%;书报杂志类下降64.9%;汽车类下降0.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81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出口30235万美元,增长40.7%;进口17937万美元,下降31.9%。
 
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家。外资实际到位181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54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9.3公里。全市公路密度88.9公里/百平方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5.33万辆,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新注册汽车5.94万辆,增长3.6%;个人汽车41.37万辆,增长12.5%。年末载客小型车保有量29.67万辆,比上年增长18.2%。其中,个人载客小型车27.77万辆,增长20.3%。年末轿车保有量20.51万辆,比上年增长19.1%。其中,个人轿车19.39万辆,增长21.5%。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21亿元,增长3.6%;邮政业务总量2.59亿元,增长3.6%。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444.02万户,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3.8万户,下降11.3%;移动电话用户400.22万户,增长16.2%。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1.76万户,比上年下降1.3%。3G用户达到92.6万户,比上年增长7.0%。全市邮政局所140个,邮路总长度2898公里。订销报纸4123.2万份,下降4.3%;订销杂志216.1万份额,增长7.8%;国内函件61.4万件,下降69.7%。国内包裹7.53万件,下降22.7%。
 
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6.5亿元,增长22.6%。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75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接待入境海外游客6.1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519.8万美元。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税收收入80.09亿元,增长4.1%,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4%、22.0%、17.0%、16.2%、26.5%。
 
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2.11亿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9.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0.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9.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77.82亿元,比年初增加23.03亿元,比年初增长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32.75亿元,比年初增加81.85亿元,比年初增长8.6%。
 
年末全市共有注册保险机构31家。全年全市保费收入40.7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4.26亿元,增长9.0%;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46亿元,增长9.9%。全年全市累计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6.92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寿险业务给付6.99亿元,与上年持平;财产险业务赔款9.13亿元,下降6.55%。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共申请专利760件。其中,发明专利207件、实用新型专利378件、外观设计专利175件。全市共授权专利419件,其中,发明59件、实用新型321件、外观设计39件。全市共获2013年度省级科技奖项22项。科技进步类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省级农村技术承包奖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年末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创新企业1家,省级创新企业9家。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1.08万人,在校生人数2.56万人。其中,职业高中招生5973人,在校生人数1.39万人。全市基础教育招生人数12.85万人,在校生人数44.79万人。其中,初中中学招生人数3.34万人,在校生人数10.5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数2.10万人,在校生数6.98万人。
 
年末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16个。监督抽查475家企业6类56种781批次的产品和商品。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5.03万台件。全市有气象台站17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8个。防雹、增雨累计收益面积1.4万平方公里,增雨量0.65亿立方米。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Intel网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全年全市降水量386.2毫米,年平均气温7.9摄氏度,无霜期151天。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中央、省、市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7300万元。成功举办了新年音乐会,古城灯会,第四届春节文化庙会,春节期间还开展了首届百姓春晚。举办了2014中国·大同雪花啤酒节、大同理想·先锋音乐节、2014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节、第二届城市户外文化艺术大集。全年全市共有群众文化艺术馆12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13个。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0座,电视发射、转播台29座,中波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转播台14座,微波站14座,有线电视网14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8.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49%,有线电视用户48.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40.3万户。
 
全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099个,床位17368张。其中,医院110个,卫生院1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08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992人,注册护士7391人;疾病预防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62人;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233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143人。
 
在山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19个大项的比赛中,我市体育代表团以140枚金牌,127.5枚银牌,130枚铜牌,总分4193.5分的成绩获金牌数、总分数全省第二名。全年积极开展体育大拜年、全民健身技能展示等有规模、有影响、示范性强、传统性的群众体育活动40多项。参加了全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等比赛。全市承办了第十四届省运会的跆拳道、体操、射箭三项比赛。承办了2014年全国健身气功比赛(山西站)大同展示活动、省运会职工组体育舞蹈比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等赛事。举办了大同市首届全民健步走活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二级以上良好天数300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77。
 
全年全市主城区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实际集中供热面积5150万平方米,燃煤锅炉集中供热面积85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率为99.7%。现有燃气中低压管网1582公里,日供气能力37万立方米,天然气用户57.3万户,液化气用户5.2万户,城市气化率98.6%。城市供水管网826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28万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99.7%,水质合格率100%;市本级污水处理厂共处理生活污水259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88.9%;中水回用1543万立方米,中水回用率59.5%。市区日处理生活垃圾1010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3%。
 
全年全市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119.3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38.3%、34.18%和14.65平方米/人。
 
全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30.36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2.56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33.8千公顷。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76起,死亡49人,低于省控制目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147。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39.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7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00‰;死亡人口2.01万人,死亡率为5.95‰;自然增长率为5.04‰。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22元,增长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3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494元,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7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54元,增长9.2%。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增长9.8%;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1784元,增长14.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1.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2%。
 
全年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35.8万人,增加0.7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0万人,增加1.9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2万人,增加0.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2.8万人,增加0.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0万人,增加0.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1.3万人,增加0.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3.7万人,增加1.1万人。
 
全年全市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09万户,共15.67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5.62亿元;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3.39万户,共16.25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9亿元。
 
年末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20个,床位10572张,收养救助7371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69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7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45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213万元。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口径与上年相比较。
 
4.部分指标为抽样调查数据。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6.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原有指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更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公报涉及的部分社会和经济指标来源于相关部门,了解详情请咨询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