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西

运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3-14 15:01:06 来源:运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194次

运城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运城调查队

(2012年3月3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影响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和“四基地一中心”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5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494.2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358.1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5.0亿元,增长5.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8.9亿元,增长10.1%;批发和零售业74.2亿元,增长14.4%;房地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6.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732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055美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2%、48.6%和3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7%、61.9%和28.4%。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6.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

就业: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7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2%。

二、农业

种植面积: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798.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60.2千公顷,增长1.2%;棉花种植面积50.1千公顷,下降12.5%;油料种植面积11.3千公顷,下降8.5%。在粮食种植面积中,小麦种植面积342.5千公顷,增长0.9%;玉米种植面积262.8千公顷,增长3.6%。水果面积135.9千公顷,增长7.8%。

粮食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266.5万吨,比上年增产6.5%。其中,小麦121.0万吨,增产11.7%;玉米137.1万吨,增产4.5%。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3.3万吨,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猪肉产量98771吨,增长17.0%;牛肉产量5545吨,下降11.0%;羊肉产量5243吨,增长7.0%;禽肉产量23498吨,增长14.1%。奶类产量44022吨,下降6.9%。禽蛋产量17.9万吨,增长13.0%。水产品产量13820吨,增长22.8%。

林业生产:全年全市造林合格面积22600公顷,比上年增长5.3%。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200公顷。全年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1333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9298公顷,零星(四旁)植树1300万株。

农业机械: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2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机械耕地面积56.5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55.2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43.8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9.9%、17.9%和28.4%。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在二产中所占比重为87.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5个,完成工业增加值4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产品销售率93.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1209.6万吨,比上年增长3.3%;水泥725.0万吨,比上年下降1.0%;钢材459.4万吨,比上年增长14.0%;发电量164.5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2.1%;氧化铝178.7万吨,比上年下降0.2%。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90.4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其中,五大支柱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8.4亿元,增长3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8.6亿元、302.2亿元、255.4亿元、140.6亿元和31.6亿元,同比增长36.7%、30.3%、39.0%、40.3%和-24.0%。新兴产业中,机电装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2亿元、92.4亿元、25.3亿元,同比增长34.4%、67.6%、2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8%;实现利润82.2亿元,增长439.5%。

建筑业: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62个,其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企业117个,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上缴税金3.3亿元,增长32.5%;实现利润3.0亿元,增长1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5.7亿元,增长23.5%;第二产业投资379.4亿元,增长33.2%;第三产业投资239.0亿元,增长17.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140.7亿元,下降18.3%;非国有投资523.5亿元,增长48.4%。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建施工项目1822个,增长31.9%;其中,5亿元以上在建项目35个,完成投资99.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0%。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2.6亿元,比上年增长58.3%。其中,住宅投资38.9亿元,增长7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4亿元,增长74.0%。

五、能源

能源生产:全年全市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663.9万吨,比上年增长89.2%。

能源消费:全年全市工业生产消费原煤1786.4万吨,同比增长7.3%;洗精煤1672.3万吨,增长4.6%;焦炭344.9万吨,增长27.3%;电力231.8亿千瓦时,增长2.3%。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零售: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城镇326.3亿元,增长19.5%,乡村91.3亿元,增长12.0%。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254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出口额38964万美元,增长37.5%;进口额86502万美元,增长12.8%。

全年出口焦炭17.0万吨,比上年下降2.3%,出口金额8066万美元,增长14.5%;出口金属镁2.7万吨,增长35.4%,出口金额8674万美元,增长50.5%;出口机电产品4828万美元,增长124.8%;出口高新技术产品93万美元,下降0.8%;出口纺织品6099万美元,增长60.1%;出口玻璃制品1996万美元,增长10.7%;出口农产品2549万美元,下降0.3%。

全年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318.7万吨,比上年增长31.5%,进口金额55178万美元,增长76.8%;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4万吨,比上年下降81.1%,进口金额7457万美元,下降68.9%;进口铬矿砂及其精矿21.3万吨,比上年增长50.9%,进口金额5736万美元,增长36.3%;进口锰矿砂及其精矿17.7万吨,比上年增长153.3%,进口金额4089万美元,增长126.4%;进口机电产品12239万美元,增长1.6%;进口高新技术产品8365万美元,增长38.9%(注:部分产品在统计口径中,既属于机电产品,又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招商引资: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家;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00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2%。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市公路线路年末里程15305公里,其中,国道、省道1716公里(包括高速公路571公里),县道、乡道、村道

及专用道1358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7.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公路客运量5210万人,比上年下降8.0%;公路货运量5700万吨,比上年增长15.6%。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0.7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7%;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46.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2%。

运城机场共开通了运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深圳、成都、武汉、南京、海口、厦门、三亚、贵阳、福州和太原十五条航线。全年客运量75.7万人,比上年增长21.5%;货运量2357吨,增长37.5%。飞机起降9317架次,增长27.5%。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76.9万辆,比上年末下降3.1%。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2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2.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2%,其中,私人汽车26.8万辆,增长7.8%。本年新注册汽车10.7万辆,比上年下降8.2%。年末轿车保有量15.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4.1%,其中私人轿车14.0万辆,增长25.5%。年末摩托车保有量32.3万辆,比上年末下降15.5%。年末拖拉机保有量10.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5.5%。

邮电: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亿元,下降6.6%;电信业务总量26.3亿元,增长16.2%。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0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0.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76.0万户,移动电话327.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8.3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14.7部/百人和63.6部/百人。全市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7.5万户,增长19.3%。

旅游: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3.5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931.5万人次,分别增长12.4%和23.0%;旅游外汇收入3381.3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23.8亿元,旅游总收入126.0亿元,分别增长22.1%、22.3%和22.3%。

九、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7.4亿元,比上年增长8.9%。一般预算收入40.8亿元,增长14.8%。在总收入中,税收收入75.6亿元,增长6.6%。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66.5亿元,分别增长0.5%、15.6%、11.7%、29.3%、-23.3%和12.4%。

一般预算支出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8.3%,教育支出增长3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4.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7.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0.3%,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0.7%。交通运输增长38.1%。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18.2亿元,比年初增长17.0%。各项贷款余额605.3亿元,增长15.8%。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15.1亿元,比年初增长16.9%;各项贷款余额604.4亿元,比年初增长16.0%。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33.9亿元,增长28.8%。

年末全市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53.2亿元,增长17.2%。

证券:全年运城辖区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340.3亿元,比上年下降38.3%。其中股票成交额328.3亿元,下降40.2%;基金成交额1.7亿元,下降24.3%;债券成交额10.3亿元,增长235倍。年末投资者资金账户累计开户数8.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1%。

保险: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4家,全年保费收入39.0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0.8亿元,增长24.7%。人身险保费收入28.2亿元,增长2.0%。在人身险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6.5亿元,增长1.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7亿元,增长15.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4亿元,增长42.0%。其中,人身险业务给付4.5亿元,增长56.7%;财产险业务赔款4.9亿元,增长25.0%。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年末全市拥有高等院校4所,在校学生28382人。教职工2393人,其中,专任教师1593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4919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0.0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9.4万人。全市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5.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6%。

科学技术:全年全市受理专利申请685件,比上年增长42.4%;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01件,比上年增长58.3%。全市授予专利权362件,授予发明专利权66件。全年有62个项目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获得国家资助3291万元。全年共取得1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运城、风陵渡、绛县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实现科工贸总收入3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进出口总额4872万美元,增长37.3%。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个,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3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9850台件。

全市有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3个,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0个,气象咨询服务12121电话14部。全市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单位13个,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网站14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4个。

全市有市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数字测震台网1个,数字测震子台11个。县级地震监测台(站)13个。全年小震活动90次,其中3级以上地震2次。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馆藏图书118.3万册。博物馆20个,档案馆14个。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3处,其中国家级44处,省级92处,市级37处。拥有广播电视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54.7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5.7%,电视人口覆盖率97.2%。《河东新秧歌》荣获山西省第七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第一名。蒲剧《山村母亲》被文化部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剧目进京参加“七一”献演。蒲剧《祝你幸福》荣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4665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全市卫生机构(含诊所)共有床位25750张,卫生技术人员25538人。全市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1%。

体育:全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重大比赛中获金牌34枚、银牌45枚、铜牌49枚。全年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据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16.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5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5.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70‰;死亡人口2.95万人,死亡率为5.72‰;自然增长率为4.98‰。男女性别比为103.53(女性为100)。城镇化率达到39.51%,比上年提高1.95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7.4元,比上年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412.5元,增长24.1%;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751.3元,增长15.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9.0%。中心城市(盐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45.7元,比上年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186.3元,增长23.6%;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403.6元,增长7.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2.1元,增长20.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02.1元,增长37.6%。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2305.7元,增长21.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9%。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5.8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7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4.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4.3万人,其中,农民工7.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3.4万人。

全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1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3亿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7.2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3亿元。

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床位数5701张,收养2515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2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2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230万元,接收社会捐赠430.2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全年全市实际建设占用耕地519.4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19.5公顷,当年净增耕地0.02公顷。

年末全市4座中型水库库容量9055万立方米。全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0万人。

全市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86861公顷,占到全市国土面积6.1%。

环境: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56天。综合污染指数1.5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全市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5.1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7.6万吨。

年末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8%,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0%,与上年持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9.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30.7万公顷,其中,绝收3.8万公顷。

安全生产: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33人,下降1.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造成215人,死亡、59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62.8万元。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