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北

沧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31 17:01:58 来源:沧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797次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全省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增长极的目标,牢牢抓住“两大战略重点”,全力推进“三条战线”,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一五”实现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综合

全市总体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经济总量登上新台阶。据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30.8亿元(含华北油田),突破100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18.2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79.5亿元,增长12.9%。

整个“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特别是后期,经济总量连续跨上新台阶,为“十一五”实现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消费价格和零售价格总体水平稳定。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

消费价格八大类构成中,五类上涨,三类下降。食品类价格上涨1.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7.1%;居住类价格上涨4.4%;衣着类价格下降4.9%;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1.9%;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1%。

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户数196.64万户,比上年增长1.82%;总人口684.75万人,比上年增长0.79%。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66‰,比上年增长2.33个千分点;死亡率7.02‰,增长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64‰,上升2.1个千分点。市区人口为49.89万人,比上年增长2.11%。

二、农业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和发展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农业投入产出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4亿元,同比增长6.34%。

粮食种植增加,棉花、油料减少。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25748公顷,比上年增长14.9%;棉花种植面积135540公顷,下降20.2%;油料种植面积40911公顷,下降4.2%;蔬菜面积77630公顷,增长5.3%。

畜牧业发展加快,全市畜牧业总产值81.7亿元,同比增长9.69%。肉类总产量45.11万吨,比上年增长7.1%;禽蛋产量33.58万吨,增长6.4%;奶类产量8.81万吨,增长18.9%。

渔业稳步增长。渔业总产值8.85亿元,增长2.78%;水产品产量12万吨,增长4.76%。

林业保持发展。全市林业总产值0.89亿元,下降24%。全市水果产量达到118.5万吨,增长10.2%。其中枣产量42.37万吨,增长19.3%。

农业产业化经营较快发展。全市产业化经营总量138.2亿元,同比增长30.6%。农业产业化率达到42.5%,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产业化龙头组织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类龙头经营组织达到103家,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4家,比年增加3家。龙头经营组织完成的销售额达到7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4%,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9476公顷,增长5.5%;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016.8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华油)916家,完成增加值35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2%,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00.48亿元,增长26.5%;集体企业14.3亿元,增长38.6%;股份制企业133.5亿元,增长35.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21.9亿元,增长40.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44.52亿元,增长120.7%;重工业增加值243.87亿元,增长39.1%。

工业经济效益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5.7%,比上年提高18.9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8.5%;资产负债率55.8%,下降1.3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2.4%,增长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7.73亿元,增长26.1%。亏损企业亏损额19.6亿元,比上年增亏462%。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18.58亿元,比上年增亏649%。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省外建筑市场继续扩大,在省外完成产值12.1亿元,增长4.2%;房屋施工面积911万平方米,增长4.1%;房屋竣工面积583万平方米,增长1.6%;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5.5%;税金总额3.8亿元,增长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52亿元,突破3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45.5%。其中,地方投资完成340.7亿元,增长47.6%;城镇投资完成194.87亿元,增长46.5%,农村投资完成159.65亿元,增长44.3%。

重点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市亿元以上各类大项目达到89个,总投资101.16亿元。津汕、保沧、石黄(沧港段)三条高速公路全面开工,沧东电厂一期、华北石化500万吨炼油及1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进展顺利。

五、 国内贸易

市场繁荣,交易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是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其中,城市117.12亿元,增长15.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8%;县的零售额36.62亿元,增长14.6%,占总额的14.6%;县以下零售额96.36亿元,增长14.8%,占总额的3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3亿元,增长14.4%;餐饮业33.3亿元,增长20.3%。

大型商店和商品交易市场继续发展。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达到27个,实现商品成交额164.4亿元,增长21.3%。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机制更完善,领域更广阔,方式更灵活多样,成效更显著。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8.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出口6.29亿美元,增长30.2%;进口1.87亿美元,下降3.7%。

新批“三资”企业合同90个,同比增长9.8%,合同总金额4.93亿美元,增长63.4%,合同外资额2.55亿美元,增长45.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422万美元,增长73.1%。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4416万美元,增长74%。同时,加强了与京津及国内其它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全年引进省外资金55亿元,增长4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交通运输和通讯

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境内公路里程90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0公里,国道525公里,省道890公里,县道1098公里,乡道1987公里,专用路324公里,村道5154公里。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988822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433674万人公里。港口功能进一步发挥,黄骅大港完成吞吐量6781万吨,比上年增长49.3%。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43亿元,比上年增长7.7%。网通、移动、联通、电信四大电信企业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4.95万户,互联网用户16.38万户。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2.9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7.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0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5.7%。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完成6.16亿元,增长35.4%;营业税完成7.08亿元,增长18.6%;企业所得税完成1.1亿元,,增长29.9%,个人所得税完成1.57亿元,增长20.6%;行政性收费1.91亿元,增长29.1%;罚没收入2.77亿元,增长6.6%。全市一般预算支出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金融存款大于贷款,存贷差持续扩大。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95亿元,比年初增加10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3亿元,占全部存款的75%,比年初增加6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9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43亿元,比年初增加26亿元,短期货款余额264亿元,比年初下降4亿元。全市贷款占存款的50.2%,存贷差446亿元。

九、各项社会事业

全市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财政科技三费支出1171万元。对10个重点产业技术难题开展了技术桥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2家,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经费支出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小学在校学生48.2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9.7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7.9%。教育规范化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农村中小学110所,中小学贫困生受资助14.9万人。高教、成教、职教等也取得了新进展。

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继续发展。706实验台建成开播,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6.5万户;杂技《女子造型》在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获金狮奖;公共图书馆14个,图书藏量753千册;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7.8万户,市区有线电视入户率49.5%。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明显提高,在“十运会”上取得2金2银的好成绩。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237个,医生8380名,医院卫生院床位1.24万张。疾病防控、农村卫生和环境卫生建设得到加强,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投资28亿元,实施了“一拓三通”等七项城建重点工程,迎宾大道、御河路西段、浮阳大道南段建成通车;市民关注的热点工程、公共医疗卫生工程等,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公用事业及城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组建了沧州市供水排水集团,强化了两区城管职能。 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拆除违章建筑11.7万平方米,治理违章摊点1.25万个,城市秩序和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3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人均工薪收入6652元,比上年增加838元;经营净收入305元,增加289元;财产性收入37元,增加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1元,比上年增长9.56%;其中工资性收入1267元,增加186元;家庭经营收入1890元,增加92元;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53元,增加11元。

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4488元,比上年增长10.7%。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20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人均交通、通信支出579元,增加39元;人均旅游消费30元,减少7元;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辆,家用电脑39台,人均居住面积29.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6元,增长16.2%;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05台,电话机84台,移动电话机55台,人均住房面积24.14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归集住房公积金16亿元,向1000多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租金补贴。5.8万名城镇贫困居民全部落实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全面启动。加大扶贫力度,争取省以上扶贫资金1.56亿元。

说明:

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统计快报数,待年报数据定案后以年报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均为当年价格,增长速度为可比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