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北

承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31 16:54:42 来源:承德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640次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克服连年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突出抓好生态农业、优势工业、旅游产业,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仍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农业

全市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一退双还”工程进展迅速,畜牧业、林业生产弥补了部分粮食作物因受灾减产带来的不利影响,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粮食产量为73.89万吨,比上年减少16.4%;蔬菜产量122.5万吨,增长11.1%;干鲜果品产量26.1万吨,增长15.7%,食用菌产量2.8万吨,增长11.5%。(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

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加大了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的种植面积比由上年的65:28:7调整为60:36:4;二是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长,玉米、杂粮播种面积大大压减。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率达36.7%。同时,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部署,实施“一退双还”工程,全年退耕地造林和荒山造林分别达61.8万亩和62.4万亩。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34万公顷,增长71.3%,当年零星四旁植树967万株,比上年增加49万株;育苗面积2790公顷,比上年增加855公顷,其中:当年新育苗面积2196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72.9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6.6万公顷,林地覆盖率45.5%。

发展“舍饲圈养”生态养殖,以放牧为主的牛、羊出栏增加,羊存栏下降。牛、羊出栏分别为37.1万头、163.8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9.1%、22.5%;牛存栏63.7万头,比上年增长5.4%,羊存栏119.6万只,比上年下降10.8%;生猪出栏220.54万头,比上年增长2.1%,存栏179万头,比上年增长9%。全年肉类总产量26.81万吨,比上年增长8.0%;禽蛋产量7.94万吨,比上年增长22.5%;牛奶产量3.93万吨,下降1.7%。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4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各种农机具不断增多,大中型拖拉机1751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576台;机耕面积14.7万公顷,机播面积7.4万公顷,机收面积1.7万公顷;全市有配套机电井1.86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1万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7万吨。为抵御自然灾害,全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打机井1864眼,新修渠道190.3公里,新建地下输水管道61.57万米,新建水池568个,水窖3438个。

二、工业

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施了“四个一批”指导意见、“135”工作方案和“三个十”项目工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放扶结合,促进了各类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突出发展主题,狠抓项目建设,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了工业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1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利税12.2亿元,增长22.9%,其中:实现利润3.8亿元,增长48.55%;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3.52%,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92.93%,比上年提高7.7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1%,比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1、省属、县区属企业稳步增长,实现增加值增长30.4%和11%;中央属企业比上年增长2%,市属企业增加值下降13%。2、股份制企业生产速度加快,全年实现增加值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4.05亿元,增长36.4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6.8%,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均为负增长,分别为-1.93%、-27.71%。3、重工业明显好于轻工业。受承钢集团成品钢材产量增加的影响,重工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增长30.3%,而受露露集团杏仁露产量下降影响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3亿元,比上年下降3.3%。4、大中型企业实力显著。52家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6亿元,占入统工业增加值的77%,增长16.8%,其中承钢、帝贤、露露集团的现价产值分别为42.1亿元、13.1亿元、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4.4%、32.2%、-22.3%。5、冶金、医药、食品、轻纺、建材、机电等六大优势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利润37697万元,占全市的99%,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骨干。6、名牌产品、市场畅销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钢、原煤、生铁、成品钢材等产量增速都在30%以上;铁矿石(成品矿)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增幅达15.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2)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加大项目谋划力度,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认真组织和实施“百项工程”,一批重大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国有及其它单位完成投资51.4亿元,增长18.3%;集体单位完成投资28.5亿元,增长10.5%,其中城镇集体投资完成0.7亿元,下降12.7%,农村非农户投资27.8亿元,增长11.2%;城镇私营个体投资0.3亿元,增长1.7倍;个人投资7.9亿元,下降17.7%,其中农村个人投资完成7.2亿元,下降20%。

在国有及其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更新改造投资13.8亿元,增长16.1%;房地产开发投资9.5亿元,增长42.8%。从各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5.3亿元,其中,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投资4.89亿元,占一产投资额的92%;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交通、国家机关和社会服务业,其投资总额占第三产业投资额的84%。

重点建设项目取得新进展。投资额达1亿多元的京建线已全部峻工;张双铁路、承秦出海公路、围多线改造、承赤东线等项目已开工或部分竣工。丰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城网、农网改造、帝贤兴业造纸等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25.5亿元,比上年增长31.7%。承德道路工程、南出口交通枢纽工程、南营子大街人行道改造、半壁山路改造、城市给水工程、小热河治理、两门之间绿化等项目使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市容得到改观,城市中心广场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德汇大厦、昊源商城、金汇地下商场等一批商业设施投入运营。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继续平稳运行。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这是连续2年增速位于全省最后一位,比全省增速低4.3个百分点,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增长较快,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分别为57.3亿元、12.5亿元,增长7.0%、9.4%。二是股份制、股份合作企业增速较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股份制、股份合作企业增势强劲,零售额分别为3.9亿元、0.9亿元,增长22.3%和36.1%,而国有企业下降17.9%,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达51.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增长12.7%。三是城市市场相对活跃。市级实现零售额26.1亿元,增长6.9%,县级实现零售额24.8亿元,增长6.7%,县以下乡村实现零售额35.6亿元,增长5.8%。四是城乡集贸市场偏淡。年末城乡集贸市场380个,比上年末增加8个,集市贸易成交额69.5亿元,增长2.7%。

市场物价总水平比上年有所下降,仍处于低位运行。2002年,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累计比为98.4,其中:城市为98.2,农村为98.5。(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见表3)

五、对外经济和旅游

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抢抓机遇,创造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和优惠政策,采取有效的招商引资措施,对外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200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4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9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000万美元,增长50.8%。年末全市实有三资企业127家,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

对外贸易增长。据海关统计,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8%,其中:出口总值508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4%,进口总值707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4%。

2002年全市各级有关部门积极谋划,以迎接避暑山庄肇庆三百周年活动为中心,增加旅游景点和活动项目,加大旅游环境整治,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入手,在软硬件上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来承旅游人数和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8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境外游客15.8万人次,增长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境外收入1542万美元,增长11.5%。

六、交通和邮电

2002年,全市交通建设加强统筹规划,承秦出海公路等一批干线公路已峻工或部分峻工,部分道路等级得到改善和提高,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改造和提高了市与县、县与县之间公路,加快了县、乡、村级地方道路和市内旅游景点间道路建设,提高了公路通过能力。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83公里,其中:国道809公里,省道1318公里,专用公路154公里。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1766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3%;公路客运周转量21603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7.9%。

邮政、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234万元,电信业务总量52544.6万元(不含移动公司);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0.23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34.32万户。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30.39万户,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45290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认真落实国家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精神,从2002年1月1日起,实行所得税分享,一季度就顺利地完成了税收管理体制转换工作,税收征管工作有条不紊,收入质量提高,加之各级、各部门广开税源,制定增收措施,全年全部财政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95亿元,增长16.7%。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7.43亿元,增长23.9%。财政支出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金融形势稳定,储蓄存款增加。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19亿元,比年初增加33.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0.6亿元,增加1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78.8亿元,比年初增加10.9亿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全年全部保险公司承保金额40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财产保险金额224.5亿元,增长19.1%,人身保险金额177.1亿元,增长116.7%;保费收入4.1亿元,增长4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830.8万元,增长

12.1%,人身险保费收入3.0亿元,增长56.2%。已决赔款9252.6万元,其中:财产险已决赔款6143.6万元,人身险已决赔款3109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2年,全市继续重点实施科技发展“123”工程,加大农业绿色增收和工业寻求增长计划执行力度,科技事业成果显著。全市执行国家、省各类项目信息122项,组织评审市级科技进步奖38项,其中有6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引进蔬菜、食用菌、水稻、林果、畜牧等优新品种51个,组织实施“承德接坝区农林牧协调发展工程技术研究”、“A级、AA级生态水稻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等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集中精力实施“三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到2002年,全市已建“三位一体”沼气池2.58万个,为计划任务的103.5%。全市起步建设的县(区)级以上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1个,已完成投资5880万元,已引进新技术、新成果62项,新品种357个。

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教育强县(区)”、“教育强乡(镇)”工程,“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取得实效。2002学年,全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所,在校生7504人,毕业生3399人。高中在校生4.6万人,增长19.3%;初中在校生19.5万人,下降8.2%;小学在校生26.6万人,下降2.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55所。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206个,图书馆10个,群艺馆1个,剧场、影剧院14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7座,发射功率68.7千瓦,广播人口覆盖率85.11%。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7座,发射功率13.9千瓦,电视人口覆盖率84.96%。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7个,拥有床位8914张,卫生技术人员11993人,其中:医院47所,拥有床位5871张,医师2150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卫生技术人员604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522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年内举办、承办国家、省各项赛事活动176项次;参加省以上比赛共获奖牌51枚,其中金牌20枚,其中田径10枚,射击9枚,举重1枚。在校学生体育达标人数为41.65万人,达标率为91%。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市区新建、改造道路11.94公里,综合改造干道11条,小街巷2条,铺设彩色便道5.5万平方米(含城市中心广场)。2002年末,市区公共供水生产能力7万立方米/日,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0%;供热面积354.47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38.47万平方米;全年新增公交车82部,新增运营线路3条。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2年,新建自动监测系统4个,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年达到二级以上天数为170天,三级以上天数336天。全市工业废水达标率达到99.13%;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达标率分别为59%、98.8%、99.1%。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5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4万人,男女性别比1.09:1。人口出生率为10.26‰,人口死亡率为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8‰。

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人数24.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4.27%,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20万人,下降3.61%;集体单位在岗职工1.7万人,下降9.0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5%。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1.72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61.8元,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1561元,比上年增长3.17%。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92平方米,增长1.72%,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4.6平方米。

大力开拓就业渠道,推广灵活就业方式,再就业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9951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全市登记失业职工人数为7534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年末全市有27.54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全市养老保险综合覆盖面达到99.2%,全市有15.9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社会统筹,全面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有17万在岗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市区的606个单位的4.5万在职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200张,收养78人。2002年拨放救灾款1400万元,救助无自救能力的受灾人口45.35万人。市辖三区的社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三百”工程成绩显著,城镇已建立社区69个,达80%。及时完成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工作,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线保障人数达54973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8.03%。

注:1、公报公布的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涉及增加值指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中五、六、七、八、九、十、十一中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