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北

唐山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31 10:30:00 来源:唐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929次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走在全省最前列”为目标,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狠抓经济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速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城市化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面完成了“十五”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好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步伐加快,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20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比“九五”末增长81.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7%,经济增长率五年来逐步加快。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19亿元,比上年增长6.3%,比“九五”末增长27.8%;第二产业增加值116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比“九五”末增长1.0倍;第三产业增加值62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比“九五”末增长80.6%。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例由“九五”末的18.9:50.5:30.6调整为11.6:57.3:31.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28466元,比上年增长14.4%,比“九五”末增长77.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2%。按年末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528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上升,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势趋缓。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3%。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上涨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5%,居住类上涨2.8%,衣着类上涨0.1%,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则分别下降0.1%、0.4%和1.2%。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6%。

就业和再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88.1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41.64万人,比上年下降8.3%;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38.72万人,增长5.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7.81万人,增长7.6%。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有3.3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低于省达控制目标0.42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传统产业比重依然偏大;对资源、能源的高投入增长方式有待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新兴服务行业仍处弱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别明显,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0.4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比“九五”末增长29.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3%。其中,种植业产值17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林业增长13.3%,牧业增长10.5%,渔业增长5.6%。畜牧、水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比“九五”末提高11.9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市粮食总产量271.49万吨,比上年增长7.4%,比“九五”末减少1.5%;棉花总产量3.64万吨,比上年下降16.0%,比“九五”末增长3.1倍;油料总产量23.23万吨,比上年下降0.3 %,比“九五”末增长11.2%;蔬菜总产量1214.76万吨,比上年增长0.9%,比“九五”末增长27.4%,其中设施蔬菜产量比重达到26.2%,比“九五”末提高5.0个百分点,已成为京、津和东北地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园林水果产量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稳定增长,产量达137.89万吨,比“九五”末增长34.7%(见表1)。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16.55万亩,比上年增加46.59万亩;棉花播种面积49.17万亩,比上年减少10.01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12.38万亩,比上年减少5.2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62.46万亩,比上年增加1.90万亩。

表1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名 称

产 量

(万吨)

比 上 年

增长(%)

比“九五”

末增长(%)

粮食

271.49

7.4

-1.5

油料

23.23

-0.3

11.2

其中:花生

23.21

-0.3

11.3

棉花

3.64

-16.0

3.1倍

蔬菜

1214.76

0.9

27.4

园林水果

137.9

1.3

34.7

肉类

80.73

6.8

34.7

其中:猪牛羊肉

62.67

8.3

40.5

禽蛋

36.61

4.9

20.6

奶类

117.39

24.5

2.4倍

其中:牛奶

111.89

28.8

3.1倍

水产品

50.13

4.4

26.9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工程造林面积8404公顷,其中退耕还林中人工造林1000公顷,三北防护造林完成2334公顷,沿海造林366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3.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1.89%。新植林木、果树全部实现了优种化。

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80.73万吨,禽蛋产量36.61万吨,奶类产量117.3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8%、4.9%和24.5%。全年水产品产量50.13万吨,比上年增长4.4%。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0.71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9.4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7.3%。在水产品中,养殖产品比重达58.6%,比“九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海水工厂化养殖从1998年开始起步,到2005年养殖面积已达50.95万平方米。瘦肉型猪、果菜、板栗、花生、水产品和乳制品六大龙型经济不断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蒙牛集团投资5.4亿元在丰润、滦南建设的乳业加工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玉田双汇低温肉制品、遵化食用菌深加工、迁安三元奶制品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市财政用于农业生产支出5.25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9.3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90.5%。农业机械总动力853.15万千瓦,农村用电量80.8亿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72.6%,比“九五”末增长32.8%和1.4倍。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主导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继续向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规模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市场竞争力和区位产业优势明显增强。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07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比“九五”末增长1.0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2%。

工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比“九五”末增长1.5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9.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6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43.12亿元,增长17.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61.40亿元,增长24.3%;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增加值272.47亿元,比上年增长44.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5%。重工业发展仍居主导地位,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3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规模以工业比重92.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7.51亿元,增长22.4%。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继续上升。在重工业产品中,生铁产量比上年增长29.5%;粗钢增长27.1%;成品钢材增长20.3%,其中冷轧窄钢带、镀锌板(带)、热轧薄板和中厚宽钢带分别增长4.7倍、3.5倍、2.2倍和60.3%;原油增长20.7%;原煤增长18.0%;焦炭增长47.7%;纯碱增长4.8%;发电量增长17.3%;卫生陶瓷增长20.8%。在轻工业产品中,化学纤维增长40.7%;液体乳增长3.5倍;机制纸及纸板、日用陶瓷制品等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2)。

表2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比“九五”末增长(%)

原煤(万吨)

3582

18.0

52.1

原油(万吨)

127.35

20.7

1.1倍

铁矿石原矿量(万吨)

4480

2.2

46.6

发电量(亿千瓦时)

236.62

17.3

63.7

原盐(万吨)

233

-14.6

-13.4

焦炭(万吨)

965.01

47.7

5.4倍

纯碱(万吨)

150.12

4.8

70.1

水泥(万吨)

2849

1.3

76.0

卫生陶瓷(万件)

1485

20.8

96.1

日用陶瓷(万件)

28434

-11.7

-12.9

生铁(万吨)

3291

29.5

4.8倍

粗钢(万吨)

3722

27.1

9.1倍

成品钢材(万吨)

3153

20.3

5.6倍

乳制品(万吨)

44.17

13.0倍

18.5倍

啤酒(千升)

452607

30.6

5.3

服装(万件)

2263

-9.3

-19.7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

137.46

-4.4

54.8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通过市场和产业政策的调整,社会生产资源逐步向优势产业转移,主导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比上年增长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上年下降0.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比上年增长34.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9.7%。五大主导行业共完成增加值605.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6.7%,比“九五”末提高10.5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新产品产值达到136.1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5.0%。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0%。全年实现利税总额320.3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98.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9%和41.8%,比“九五”末增长3.6倍和4.7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0.45亿元,增长66.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04.32亿元,增长4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59.66亿元,增长36.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66.43亿元,增长30.4%。行业盈利面继续扩大,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新增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81.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9.1%,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25万元/人,增长24.3%。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207.4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按着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要求,加大对主导产业技术改造和新兴工业区建设的投入规模,取得明显成效,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后劲。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5.70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十五”时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4.37亿元,是“九五”时期投资总量的1.9倍,年均增长19.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1亿元,下降17.3%。第二产业投资309.60亿元,增长40.2%,其中工业投资301.19亿元,增长46.4%。在工业投资中,钢铁行业投资增长48.1%,饮料制造业增长46.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1.64亿元,增长30.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投资增长2.9倍。房地产开发投资39.12亿元,增长20.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33.08万平方米,其中销售给个人占88.8%。

投资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全市80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0.18亿元,实现连续三年翻番。大唐王滩电厂一期、三友碱业10万吨氯碱、10万吨PVC、北焦化迁建工程一期等22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承唐高速、沿海高速、爱信汽车零部件项目已开工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大规模建设全面展开,全年完成投资43.11亿元,2座25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并实现国际通航,精品钢基地项目完成造地9.5平方公里,通路、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推进,迁曹铁路开工建设。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五、国内贸易

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汽车、建筑及装潢材料、通讯器材和金银珠宝等高档商品逐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和地理优势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比“九五”末增长1.0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4%。分城乡市场看,城市零售额275.05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93.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1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5.2%,餐饮业增长19.3%,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4倍和1.8倍。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9.2%,家具类增长7.9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通信器材类增长7.1倍,金银珠宝类增长36.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商贸企业逐步向网络化、大型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唐山百货大楼集团公司完成跨市经营,年销售额达17.5亿元,在全国百强零售企业评比中居第81名。年末全市拥有限额以上零售连锁企业5家,实现零售额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连锁企业零售额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比重达到16.3%,比“九五”末提高6.4个百分点。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个数发展到537个,其中各类专业市场113个,实现商品成交额351.4亿元,比“九五”末增长43.3%。荷花坑集贸市场、鸦鸿桥小商品交易市场、丰润冀东胶合板市场、冀东生产资料市场等已逐步发展成为跨区域性商品交易中心。乐亭冀东果菜市场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4亿美元,增长21.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8%。“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22亿美元。全年批准外商投资合同69项,比上年增加8项;合同总金额13.51亿美元,增长1.1倍;合同外资额5.04亿美元,增长84.9%。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外商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全年第三产业直接利用外资10934万美元,同比增长2.7倍,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的23.7%。

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6.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9%,比“九五”末增长4.4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40.3%。其中进口总额14.51亿美元,出口总额11.9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1%和33.4%,比“九五”末增长8.9倍和2.5倍。在出口额中,加工贸易出口完成16891万美元,增长15.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4.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陶瓷产品、钢铁产品和机电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分别占出口额的21.3%、22.6%和15.3%。国际贸易市场进一步扩大,商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9个,比上年增加10个。

对外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合同额231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5%,实现营业收入9703万美元,增长81.1%。外派劳务1130人次,比上年增长2.7%。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568.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 %,旅游收入23.79亿元,比上年下降3.9%,比“九五”末增长79.0%。全年共接待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洽谈贸易和从事其它友好活动的外国和港澳台胞等游客31526人次,国际旅游创汇1011.3万美元。

表3 2005年主要产品出口额

产品名称

出口

(万美元)

比上年

增长%

钢铁

27024

36.9

陶瓷

25544

24.3

机电产品

18288

18.5

农副产品

10615

4.3

服装及衣着附件

9771

82.4

纯碱

5202

86.5

水泥

4165

1.2倍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

4250

5.9倍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2523

15.8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运输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全年公路建设投资12.53亿元,年内改扩建公路(包括乡村公路)1257.18公里,其中国、省道路167.96公里,地方道路1089.22 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8公里,分别比“九五”末增长6.8%和13.4%。本年新增通油路村458个,新建通村油路553.52公里。全年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9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公路运输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447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0.66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5 %和6.4%,比“九五”末增长2.4%和28.7%;完成货物运输量10607万吨,货物周转量82.49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7.1%,比“九五”末增长3.5%和17.2%。高速客运和城区快运继续较快发展,新开通唐山至太原、唐山至张家口省际、市际高速客运和市县间2条高速客运班线。

水路运输高速增长。随着曹妃甸矿石码头一期工程建成通航和京唐港建设的不断完善,水上运输对全市经济发展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365万吨,比上年增长29.3%,比“九五”末增长2.7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5178标箱,比上年增长5.3倍。金属矿石、钢材货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2.5%和34.4%。煤炭、矿石和钢材的货运量占港口货运总量的91.5 %。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55万辆,比上年增长7.3%。其中私人汽车24.04万辆,比上年增长15.4%。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3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比“九五”末增长1.1倍。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用邮,截至年底,全市邮政局(所)168处,其中:提供全功能服务的147处。农村邮政局(所)107处。全市邮政储蓄网点128处,其中联网网点比“九五”末增长4.4倍;邮路总长度3386公里,比“九五”末增长29.98%。电信业务收入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新增市话交换机容量2.80万门,年末达到304.5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29.54万户,比上年增长8.7%,比“九五”末增长1.3倍,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4.5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69.10万户。电话普及率由“九五”末的14部/百人发展到32部/百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发展迅速,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68.87万部,比上年增长20.1%,比“九五”末增长4.4倍,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14.56万户。

八、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41.4%,比“九五”末增长3.8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0.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61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基金收入27.72亿元,比上年增长36.6%。财政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增强,加大了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和惠农政策落实方面的支出规模。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科技三项费增长37.5%,农业支出增长38.2%,科学支出增长54.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4.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37.2%。

全年税收收入完成227.10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国税收入1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增值税增长31.5%。地税收入63.86亿元,增长43.0%,其中营业税增长27.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信贷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79.29亿元,比年初增加253.5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8.57亿元,比年初增加162.33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4300元,比上年增长18.3%,比“九五”末增长97.4%。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34.94亿元,比年初增加88.51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209.70亿元,现金支出5326.32亿元,货币净投放116.62亿元,比上年增加25.32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营业性保险分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已达16家。全年保费收入35.78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下降10.4%,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8.3%。赔给付金额9.01亿元,下降5.4%。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17亿元。新建和翻修改造城市道路66 条,新建道路面积7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内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54万平方米,集中热化率达到56.6%,比“九五”末提高15.1个百分点。煤气输送能力明显增强,供气管道长度新增66公里,扩供管道煤气用户5438户,城市集中气化率达到98%,比“九五”末提高3.5个百分点。城市供水工程取得新的进展,日供水能力达118.05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达1714公里,自来水普及率保持100%,全年供水总量2.1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8478万立方米。年底运营公交线路52条。

城市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全年植树84.97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556公顷,比上年增加183公顷,绿地率达到38.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

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全市县(市)城及村镇建设投资59.76亿元,其中村镇建设投资32.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5.0%。自来水普及率100%。以重点镇为核心的建制镇建设进展顺利,杨店子镇、马兰峪镇、洒河桥镇等重点镇道路工程基本完工,黄各庄镇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已开始运行。到2005年末,全市共建立文明生态村1928个。

城乡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年完成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433个,投入治理资金8.79亿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16天,比上年多39天,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潘家口、大黑汀、陡河水库水质稳定达到二级标准,滦河水质明显好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6.39%,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7.2%;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8.63%;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7.98%,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

十、科技、教育、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全市拥有市级重点试验室9个,拥有1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家市级农业产业研究开发中心,7家市级民间特色研究开发机构。组织实施海水淡化科技示范工程等28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495项科技研发、应用、成果转化课题,科技事业长足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全市技术贸易机构达495家,完成技术交易合同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28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5项,国内领先水平91项,国内先进22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8 项。采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轨道车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财务物流一体化集成等6个项目被国家列入“863”计划项目,开创了我市独立承担国家“863”计划的先河。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700项,专利授权450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38.0%。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6.0%。我市再次被国家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迁安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358所,在校生129.39万人,教职工9.4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57万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新招生2.58万人,在校学生7.85万人,比“九五”末增长2.9倍,在校研究生991人,比上年增加270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就业市场急需的各种短期职业培训,新增设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等17个专业。以农村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7.9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8.52%,巩固率达到98%。小学在校学生44.47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在99.9%,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9.58%。全年教育投入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农村危旧校舍改造完成25.8万平方米。涉及917所项目校的国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顺利实施。全年新建多媒体教室950个,1541所中小学实现了宽带上网,4126名教师接受了远程教育培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80%。

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影剧院和开放礼堂7个,群艺馆和文化馆15个,图书馆13个,总藏书149万册,年借阅人数110万人次。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66.94万户,数字电视节目94套,发展数字电视用户10780户。完成市区内网络光纤改造55公里,实现了市区内用户可全部开通数字电视的能力。全年建成800公里的数据专网。已发展有线电视宽带网用户5000户。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杂志、报纸17种。文艺创作和文艺宣传进一步贴近群众,涌现了一大批文化艺术精品,唐剧《人影》、评剧《香妃与乾隆》、《刘姥姥》、舞蹈《影娃娃》分别参加全国性演出,并获得奖项。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引起了皮影界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关注,为皮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25个,其中,医院285所、乡镇卫生院18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所,妇幼保健院14所。卫生机构床位达到2.4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73万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卫生技术人员734人,全市已有32个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人口130万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全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5所,总投资1.38亿元,已有55所投入使用,培训乡镇卫生人员419人次,共有1.23万名乡医取得了执业注册资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效,迁安市农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达到95%。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全市乡级以上医疗单位全部实现了网络直报,疫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适龄儿童基础免疫各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达到98%以上。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全年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团体冠军6次,获个人单项金牌103 枚;培养二级运动员337名;审批二级裁判261名。各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发展,全年总投资307万元,建成全民健身工程119个,总面积6万平方米。年末全市拥有健身路径360条,新增51条,拥有社区、乡镇健身苑10 个,体育运动场地3061个,其中体育场馆13个。成功获得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主办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8元,比上年增长17.8%,比“九五”末增长62.1%,“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1%。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历史性突破,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82元,比上年增长12.2%,比“九五”末增长34.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6.1%。其中工资性收入2031元,比上年增长20.0%,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达44.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全年城市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8622元,比上年增长19.8%。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持续提高,人均服务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4%,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23.3%,比“九五”末提高3.3个百分点,健身、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市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用电脑拥有量比上年增长20.0%,家庭汽车增长66.7%,恩格尔系数为36.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32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5.0%。农民每百户空调机拥有量比上年增长20.0%,摩托车增长9.3%,移动电话增长6.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7%,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年经济适用住房实际开工面积37.3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9.94万平方米。城市居民现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6.8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比“九五”末增长12.1%。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5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比“九五”末增长10.9%。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7105元,比上年增长21.5%。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3.5万人,比上年增加7.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0万人;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26.3万人。全年累计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16亿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率达到100%,累计为21.3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14.6亿元。全市6.1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0.84万人;享受农村低保的农民6.36万人,增加1.40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迈出新步伐。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03个,收养人数0.74万人,提供床位1.51万张。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08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7个。入敬老院人数达7423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3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334.9万元。

十二、人口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714.51万人,比上年增长0.63%,其中市区298.95万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484.56万人,比上年减少1.13万人;非农业人口229.95万人,比上年增加5.58万人。男性人口363.37万人,女性人口351.1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00。人口出生率为12.71‰,死亡率6.62‰,自然增长率6.09‰,分别比上年上升1.9个、0.41个和1.49个千分点。

注:1.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为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