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北

石家庄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31 09:27:39 来源:石家庄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787次

2003年1月23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实施四大主体发展战略,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全力谋求发展。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增速比上年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市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全市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促进了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9%,高于年初确定的8.5%的预期目标,较上年增速高0.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1.9和0.3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156.3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第二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明显,完成增加值557.45亿元,增长11.6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1%。第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提高,完成增加值470.27亿元,增长9.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03.99万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市区204.96万人,增长5.1%;非农业人口266.87万人,增长15.4%,其中市区197.10万人,增长20.8%;人口城镇化率明显加快。人口出生率11.5‰,死亡率5.4‰,自然增长率6.0‰。

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单位从业人员89.27万人,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为10827元,增长9.3%。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899元,增加 933元,增长9.4%。

再就业援助行动的开展、再就业服务力度的加大以及社区就业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有1.67万下岗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40%。全年通过劳动市场就业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

社会保障工作面进一步扩大,保障工作进一步深入。年末全市共有70.55万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20.41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为100%。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3.74万人, 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6.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3.6万人。年末全市共4952个单位,50.35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55.2%。各县市和矿区全部启动实施了医疗保险。全市有8.1万人接受城镇最低保障救助,保障率100%。全市社区服务设施4415个,各种福利院床位6065张。

2002年,按照市委市、市政府的部署,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政策鼓励、环境优化、产业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截止2002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8.4万户,从业人员89.4万人分别增长4%和3%;私营企业发展到1.45万户,从业人员34.7万人,分别增长5%和20%。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年保持了平稳增长。200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1.96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171.83亿元,增长4.5%;畜牧业产值132.38亿元,增长4.6%。粮食生产主要由于播种面积调减及干旱影响,总产量出现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56.49万吨,下降3.2 %。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粮食面积调减21.77万亩,蔬菜面积增加13.85万亩。生猪、奶牛、肉类和特种养殖快速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4 %,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全年造林面积46710公顷,优质果品增加。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

单 位    2002年   比上年±%

粮食          万吨     456.49       -3.2

油料          万吨      26.77        0.1

棉花          万吨       1.39        1.6

蔬菜          万吨    1099.58        9.1

水果          万吨     189.29       16.0

肉类总产量    万吨      93.49        3.8

其中:猪肉  万吨      56.91        4.1

牛肉  万吨      17.80       2.5

羊肉  万吨       2.81       2.1

禽肉  万吨      13.98       4.4

禽蛋          万吨      86.66       5.0

牛奶          万吨      39.08      18.0

水产品        万吨       2.56       7.8

年末生猪存栏  万头     485.77       2.7

当年出栏肉猪  万头     773.07       4.1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729.93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2.9 %。农用运输车38.34万辆,增长8.0%,大中小拖拉机21.27万台,增长1.6%,农用排灌机械49.36万台,增长1.8%,当年机耕面积47.39万公顷,减少2.0%,当年机械收获面积33.78万公顷,增长3.9%。化肥施用量(折纯)49.40万吨,增长2.4%。农药使用量1.27万吨,增长5.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2年全市工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且增速比上年有所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0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72.51亿元,增长15.6%;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61.94亿元,增长8.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70.57亿元,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2年        比上年±%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95.42           4.8

原煤             万吨        124.85          14.1

焦炭             万吨        199.93          60.7

原油加工量       万吨        243.34          -8.2

煤气             万立方米  27735.00          -8.2

水泥             万吨       1331.30          5.45

生铁             万吨        164.91          22.6

钢               万吨        158.11          18.4

化肥             万吨         46.38          -5.9

化学原料药       万吨         10.05          11.4

服装             万件       4142.90          18.4

纱               万吨         15.53           2.9

棉布             万米      50950.00          -2.0

乳制品           万吨          7.24           9.4

卷烟             万箱         33.90          -0.3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292.74          19.1

泵               万台          0.85          -22.6

机制纸           万吨         27.50          13.6

人造板           万立方米    226.79          30.0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17334.70          -4.0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市工业产销率达98.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实现利税120.03 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实现利润65.07亿元,增长26.5%。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7.6,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

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97.7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84.80亿元,增长11.0%,竣工产值51.15亿元,增长11.2%。竣工面积427万平方米,增长1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围绕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8.4%。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255.36亿元,增长10.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1.74亿元,增长9.2%;更新改造投资80.03亿元,增长8.8%;房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投资33.41亿元,增长18.6%。国有及其他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5.1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92.3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57.9亿元。农村个人投资完成32.57亿元。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9.95万平方米,销售收入 18.10亿元,分别增长18.6%和11.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2002年,我市积极贯彻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市场宏观环境运行良好,国民经济总体形势较好,给消费市场带来了有利的商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城市市场增速领先于农村市场。由于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市消费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零售额增速快于农村。城市和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完成243.6亿和1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和11.0%,城市市场增速快于农村0.8个百分点。

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日臻完善,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2年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华北重要商埠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创新市场机制,提升市场功能,培育重点市场。我市各类市场档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布局进一步合理。目前我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64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79个,生产资料市场70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8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53个,其中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新华商贸中心全年成交额分别达到186.6亿元和155.4亿元。

2002年全市市场物价总水平以及生产领域价格平稳运行,稍有下降。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如下:

全 市        市 区       农 村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5         98.9       100.3

其中:食  品                              98.8            98.0        99.8

烟酒及用品                          102.0          102.6       101.6

衣  着                                  101.3          101.4       100.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7.6            96.7         99.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9.4            98.8       100.1

交通和通讯                           97.5            96.7        98.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8            98.4        99.2

居  住                                  101.5           101.1     101.9

2. 工业企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0.17

3.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97.44

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98.9

5.  房地产价格指数           101.4

六、对外开放和旅游

2002年,全市进出口贸易形势比上年更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增速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91亿美元,增长26.5%。在出口中,一般贸易7.44亿美元,增长29.6%,加工贸易1.46亿美元,增长12.8%。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全年出口3.80亿美元,增长20.4%,占全市外贸出口的42.7%;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完成出口3.47亿美元,增长12.4%。传统出口市场继续稳定发展,全年对亚洲出口3.24亿美元,增长27.8%。继续开拓欧美市场,对欧洲出口3.49亿美元,增长31.0%;对美国出口1.53亿美元,增长24.8%。

利用外资有所扩大,引进内资扩大明显。全市新批三资企业项目68个,比上年增长9.7%。合同总金额2.40亿美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2.04亿美元,增长3.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80亿美元,增长18.3%。全市引进市外资金70.6亿元,增长21.5%;引进省外资金36.06亿元,增长17.8%。

旅游业迅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际旅游人数4.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6%。国际旅游创汇收入980万美元,增长28.6%。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438万人次,增长13.4%。国内旅游收入63.3亿元,增长26.6%;旅游总收入64.1亿元,增长16.5%。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是近年来最高的。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2%(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51元,增长18.4%,是近五年来增速最高的一次。在全部税收中,增值税完成47.78亿元,增长10.1%;营业税完成13.54亿元,增长23.6%;企业所得税完成13.55亿元,下降32.1%;个人所得税完成9.61亿元,增长17.2%。全市财政支出68.44亿元,增长15.2%,其中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建设支出分别为6.76亿元和3.94亿元,增长23.5%和47.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业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支持经济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71.05亿元,增长14.1%(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5.10亿元,比年初增加103.15亿元,增长12.6%。其中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0.78亿元,比年初增加13.65亿元,增长5.3%。金融部门逐步扩大贷款,年末贷款余额1305.99亿元,比年初增加235.77亿元,增长22.0%。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研究与开发有明显成效。全年取得科技成果110项,其中属于国际先进水平13项,属于国内领先水平76项,国内先进水平20项。全年获省长特别奖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7项,市科技进步奖71项。全年申请专利1218项,授权702项。技术市场成交活跃,全年技术市场交易额实现6.6亿元。新增技术贸易机构145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工业增加值41.0亿元,增长28.1%;技工贸总收入190亿元,增长31.0%;出口创汇11000万美元,增长10.0%;实现利税13.8亿元,增长25.5%;财政收入3.79亿元。

教育战线强化素质教育,扩大招生数量。全市普通高等院校招生5.27万人,在校生14.70万人。招生研究生928人,在学研究生2295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55万人,在校生4.81万人,毕业生1.3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4.72万人,在校生12.48万人。全市劳动技工学校45所,招生7112人,在校生13159人,毕业生4917人。全市普通中学711所,招生28.52万人,在校生82.6万人,毕业生23.07万人。职业高中73所,招生2.56万人,在校生7.31万人,毕业生2.43万人。小学3557所,招生11.76万人,在校生95.8万人,毕业生21.9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7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个,艺术表演场所23个。文化馆、群艺馆25个,举办文艺活动1304次,举办展览254个。公共图书馆21个,藏书量325万册。广播综合覆盖率99.1%,电视综合覆盖率98.8%。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00个,其中医院105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4个,妇幼卫生机构24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44万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1.67万张。全市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4万人,其中医生1.52万人。体育技能比赛和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展开。全年我市选手在省级以上比赛共获金牌93枚,银牌88枚,铜牌69枚。全市举办各种运动会310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13.25万人次。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561.0公里,增长0.3%,道路面积999.9万平方米,增长37.9%,排水管道长度达945.3公里,增长29.1%。我市目前有水厂8座,日产水能力85万立方米,管线总长度1054公里,全年供水量20469万立方米。城市公用事业继续发展。煤气、天然气管道长度306公里,供热管道总长度240公里,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3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100万平方米。城市公共汽车营运线路达78条,营运车辆1694辆,营运线路长1046公里,年客运总量19293.1万人次,增长7.8%。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市区大气质量明显优化。重点烟尘污染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有明显改善。年末全市有环境监测站14个,烟尘控制区23个,烟尘控制面积112.4平方公里,噪音控制覆盖面积112.0平方公里,噪音控制达标面积57.7平方公里。全市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80%,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气达181天,优、良天气占全年近50%,比上年增加了21个百分点。绿化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城市公园26个,公园面积272.98公顷,城市园林绿地面积3537公顷,园林绿化覆盖面积410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02平方米。

十一、人民生活

2002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0元,比上年增长6.4%,人均消费性支出5821元,增长4.3%。截止2002年末,市区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22.2台,电冰箱98.6台,洗衣机97.4台,空调器87.2台,钢琴2.5架,移动电话53.0部,电脑21.0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45元,增长3.05%。农村居民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略有增加,百户拥有彩电87.1台,洗衣机79.3台,电风扇184.6台,电话机69.6部。

我市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截止2002年末,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7.67平方米, 94%的家庭住上了单元式配套住宅。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0.54平方米,增加0.85平方米。

注:本统计公报使用的数据都是年快报数据。

主要指标的解释

⒈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强调区域(地域)原则,在我们石家庄市区域(地域)内的中央、省属、市属及其以下单位(企业)以及私营、个体、中外合资、外资企业单位(企业)等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增加值,都要计入我们石家庄市的国内生产总值。

⒉增加值: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固定资产折旧)。

⒊三次产业: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如:交通运输、商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设计、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等。

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分为七部分,即:(1)基本建设投资,(2)更新改造投资,(3)其它投资(没有列入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计划的投资),(4)房地产开发投资,(5)城镇集体投资,(6)农村非农户(即农民集体)投资,(7)个人投资(包括城镇私营、个体、个人投资、农村个人投资)。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

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各种渠道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这个指标反映全社会消费品的零售规模,是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实现程度,以及货币流通规模的重要指标,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民全年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生产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实际收入。它可用于生产、非生产投资,改善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用在分配的支出和结余的收入,用于衡量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以及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农民全年总收入包括劳动者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四部分。

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帐补贴后的收入。我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要求,在市区范围内随机抽选出400户调查样本,以常年记帐方式取得原始调查数据,经过科学汇总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反映的主要是用于生活方面的收入。

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主要包括食品、衣着、日用品、居住、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服务项目等252个基本分类。其原始价格资料是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规定,定时、定点、定人采集,再按科学的汇总方法,计算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⒐海关进出口统计:是指对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的货物进行的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进出口商品贸易统计过去一直由外经贸部和海关总署分别承担。一九九八年,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对外贸易中的进出口统计及数字对外公布均由海关承担。根据国际贸易统计原则,凡能引起一国关境内物质资源存量增加或减少的进出口货物,除制度另有规定外,均列入海关统计。

⒑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在岗职工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在岗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主要指标。

⒒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普查表格和统一的标准时间地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由于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取得有关人口资料、查清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所以人口普查也称作“国情普查”或“国势调查”。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第五次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普查时点)我市的工作已于2002年底前基本结束。

⒓基本单位普查:基本单位普查是我国进行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为了摸清我国各类基本单位的数量,全面了解各类单位的组织形式、经济成份构成、规模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情况,建立和完善我国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我市的工作在2002年内进行了一年,现在也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