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北

秦皇岛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7-09 15:26:52 来源:秦皇岛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781次

秦皇岛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秦皇岛调查队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及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精神,在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是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结构调整步伐不快、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和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防止调控效果出现反弹,促进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综合

全市总体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4.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1.19亿元,增长5.1%,增幅与上年相比回落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9.47亿元,增长16.2%,增幅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3.38亿元,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之比为13.3︰39.4︰4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489元,增长11.4%。

财政收支呈现前高后低走势。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但增幅逐月回落。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6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0.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6.64亿元,增长20.3%。全年完成国地税收入152.93亿元,增长27.0%。其中,国税收入71.22亿元,增长20.6%;地税收入81.71亿元,增长33.1%。财政重点支出保障较好。全市累计财政支出241.12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68.59亿元,增长24.3%。在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交通运输支出、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支出实现快速增长,增幅分别为28.9%、1.5倍、48.6%、32.1%和37.7%。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位回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106.6%,涨幅较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6.7%,农村上涨6.1%。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呈七涨、一降态势,食品、居住价格涨幅较大,同比分别上涨13.6%、8.0%,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衣着价格下降,降幅为0.6%。住宅价格上涨得到遏制。国家日益紧缩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市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住宅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以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逐渐回落。从7月份同比上涨8.3%,回落到12月份同比上涨1.6%。从环比情况看,呈持续小幅下降态势,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11月份又下降了0.1%。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呈波动性回落态势,从7月份的上涨3.1%回落为12月份的下降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总体高位运行。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同比累计上涨7.9%,涨幅较上年扩大0.7个百分点。冶金、食品、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是推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的主导力量,这四个工业部门共同带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7.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6.5%,生活资料上涨13.9%。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以来,秦皇岛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把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69亿元,同比增长5.0%。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夏粮生产先进市”。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8万公顷,同比增长0.4%;总产量89.19万吨,增长2.7%。蔬菜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蔬菜播种面积4.52万公顷,增长2.8%;总产量287.33万吨,增长5.4%。畜牧业生产势头趋缓,全年肉类总产量32.74万吨,增长3.2%,其中猪肉、羊肉、禽肉产量小幅增长,增幅分别为2.2%、7.6%、6.7%,牛肉产量下降,同比减少0.4%。渔业生产下滑,全年水产品产量20.88万吨,同比下降7.9%。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96.84万千瓦时,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8.39万公顷,机播面积8.29万公顷,机收面积4.23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3.44万公顷。全市2265个行政村中,通油路、通电、通电话村数达100%,通汽车村数达98.9%,通有线电视村数达76.8%,自来水受益村数达46.6%,均比上年有所增加。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五新一好”和“五规范一满意”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居建设。全市有104个村启动了新民居建设。其中32个村开工在建,46个村已制定完成新民居建设规划,26个村已经完成新民居建设各项民主程序,正在制定村庄建设规划。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截止年末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74家,有力带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5%,比上年略有增长,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2011年以来,全市积极实施“115”项目行动计划,落实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标志性项目61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7个。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52万户,占到全市农户总数的82%。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949个,新增158个,带动农户24.1万户。

突出造林绿化、林果产业化建设和森林资源管护三项重点工作,全市林业生产再上新台阶。造林绿化成果显着,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901公顷,零星植树645万株,新增育苗面积1127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7.1%、59.4%和40.5%。森林覆盖率达到41.98%。经济林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新发展石门核桃、京东板栗等特色果树3.8万亩,使全市干鲜果品栽培面积稳定在91630公顷,干鲜果品总产量为82.77万吨,其中干果产量2.85万吨,鲜果产量79.92万吨。全市实现林业产值4.17亿元,比上年增长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前降后升。2011年以来,秦皇岛市克服宏观经济环境和周边地区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推动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要求,工业经济呈现较为理性的发展态势。10月份以后,扭转了年初以来增速逐月下滑的局面,回升势头增强。10月份以后,扭转了年初以来增速逐月下滑的局面,回升势头增强。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3.22亿元,同比增长15.6%。重工业拉动格局不变,轻工业增速缓慢回升。全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81.6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4.5%,累计增速17.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4.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1.53亿元,同比仅增长5.2%,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0.4个百分点。多数行业生产保持增长,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和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强劲。在统计的33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工业生产与上年相比保持增长,其中有12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食品加工、玻璃制造、金属冶炼及压延、装备制造四大支柱行业完成增加值233.82亿元,同比增长16.2%,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进入2011年以来,受市场逐步回暖、产品价格不断回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状态明显好转,盈利能力、创税能力双双得到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11亿元,同比增长35.8%。在统计的32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速高于平均水平,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倍,食品制造业增长3.7倍。实现税金总额35.23亿元,同比增长24.0%,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92.7%,食品制造业增长89.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9.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52.9%。

建筑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全市拥有建筑队伍人数5.37万人,同比下降8.7%,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9.17万元/人,提高4.7%。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2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3万平方米,下降5.8%。

四、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年谋划实施公路建设22项,完成投资16.92亿元。截止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6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8公里。交通运输持续增长,全年公路客运量完成2308万人次,货运量完成4534万吨,同比增长2.1%和8.9%;港口吞吐量完成2.88亿吨,同比增长9.4%;集装箱运量达到43.01万箱,增长26.6%。航空运输能力增强,山海关机场开通俄罗斯、韩国首尔等城市旅游包机76架次,累计开通航线11条,运输飞行2932架次,比上年增长2.9%。受河北航空公司机型调整影响,冬春航季部分航线停航,影响了机场旅客吞吐量。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9.14万人次,比上年降低4.8%;货邮吞吐量349吨,增长36.0%。

私家汽车保有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年末拥有民用汽车34.4万辆,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29.3万辆,增长23.3%。

电信邮政行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23.65亿元,比上年增长8.2%;邮政业务收入2.45亿元,增长17.2%。全年发送函件542万件,比上年下降15.6%。发送报刊累计达4032万份,下降3.9%。年末固定电话拥有量71.90万部,下降2.8%;移动电话拥有量320.72万部,增长14.5%。互联网宽带用户达49.57万户,增长25.4%。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速。紧紧围绕“建设宜游城市,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目标,全方位发展旅游,全产业融合旅游,深入实施旅游立市战略,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全市旅游业亮点频现。各项旅游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101万人次,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同比增长12.9%;接待海外游客26.44万人次,增长9.1%;景区门票收入4.34亿元,增长14.1%;旅游创汇15025万美元,增长15.4%;实现旅游总收入172.84亿元,增长17.3%。全省旅游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旅游立市百项工程扎实推进,其中51项已完工。北戴河森林湿地公园二期扩建项目、南戴河森林体育俱乐部等26个精品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全市星级饭店59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4家;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30家,其中4A以上景区达16家,比上年增加2家。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秦皇岛市荣膺“2011年度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城市休闲国家标准试点市”等荣誉称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15.10亿元,同比增长25.6%。扣除农户投资后完成598.46亿元,增长25.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51.15亿元,增长19.4%;非国有经济投资447.31亿元,增长27.3%,其中民间投资429.59亿元,增长3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6.93亿元,增长74.5%;第二产业投资176.93亿元,增长22.5%。其中工业投资174.18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投资404.59亿元,增长25.0%。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4.86亿元,增长37.1%,其中住宅投资119.87亿元,增长20.5%。房屋施工面积1811.82万平方米,增长17.2%。其中住宅1462.46万平方米,增长14.1%;房屋竣工面积179.15万平方米,增长23.6%。其中住宅151.37万平方米,增长16.4%。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承秦高速秦皇岛段、大巫岚循环经济工业园综合项目二期、火车站前广场及道路改造、山船重工修船扩建项目、宏启胜有限公司PCB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城乡建设项目完成43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70.5%。全市在建施工项目1042个,同比增长2.8%。其中年内新开工项目700个,下降4.9%,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9个,下降22.2%。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稳步发展,零售总额实现平稳增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45亿元,同比增长17.8%。乡村市场加快发展,实现零售额66.08亿元,同比增长20.1%,对拉动全市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28.36亿元,增长17.3%。部分消费热点持续活跃,金银珠宝类销售增长迅猛,销售额同比增长28.5%。能源类商品销售迅速攀升,煤炭及制品类、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分别增长22.7%和57.8%。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也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26.2%、39.0%和29.5%。受房地产调控和汽车市场消费政策调整的影响,住房、汽车消费增幅减缓。汽车类商品销售额与上年持平;零售额增幅为10.7%,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随着商品房销售减缓,直接抑制了与装修装饰相关的家装家居商品销售的较快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额同比下降10.7%;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个百分点;家具类销售额同比仅增长13.7%,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大型商贸项目建设有突破,城市商业设施承载力大幅提升。2011年全市新建过亿商贸大项目5个,计划投资达到20.9亿元。2011年全市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改造新建共33家,总投资6.3亿元。年内建成的海港区港城市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菜市场。全年商品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4个,市场成交额134.79亿元,同比增长17.5%。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实现全面增长。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43.49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增幅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2.22亿美元,增长17.9%,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进口21.27亿美元,增长30.9%,较上年加快35.3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看,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出口减少,同比下降9.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28.9%和45.4%。从出口市场看,美国成为第一出口目的地,出口额达4.2亿美元,同比增长36.0%。对韩国、东盟、欧盟等传统市场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完成出口额3.2亿美元、2.3亿美元和2亿美元,增长37.0%、64.6%和28.2%。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完成18.4亿美元,增长50.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2.8%;加工贸易出口3.5亿美元,下降12.3%。黄大豆、铁矿砂、钢铁为三大主要进口商品,增幅分别为7.8%、165.7%和16.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利用外资实现较快增长。2011年,秦皇岛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规定》及《关于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招商引资提出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政策,简化了项目的审批程序。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在秦直接投资总体增长较快。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其中,直接利用外资5.99亿美元,增长20.5%。来自亚洲的外资占据主导地位,外商直接投资4.36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的72.8%,其中来自香港的投资达3.52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58.8%。外资项目储备不断增强,全市新批三资项目10个,合同外资金额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突破。“走出去”工作“请进来”做,在对外合作方式上实现成功的探索,2011年秦皇岛市成功举办了“秦皇岛—南非东开普省经贸合作洽谈会”。境外并购实现零的突破,全市第一个全资海外并购项目卡尔特酒庄有限公司投资625万美元收购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酒庄园项目成功获批。2011年全市获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5家,总投资1675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新签合同3份,新签合同额1263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432万美元;外派劳务人员1269人。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截止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86.78亿元,比年初增长10.6%。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997.57亿元,增长14.7%;单位存款余额663.17亿元,增长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82.06亿元,比年初增长15.8%,其中,中长期本外币贷款余额652.96亿元,增长12.6%;短期贷款余额406.41亿元,增长22.0%。

保险事业有序发展。截止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分公司39家,新增2家。全年各类保费收入39.89亿元,比上年减少11.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80亿元,增长7.9%;人身险保费收入28.09亿元,下降17.6%。保险赔款支出12.27亿元,增长28.5%,其中,财产险赔款5.97亿元,增长23.4%;人身险赔款6.30亿元,增长33.7%。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项目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916项,比上年增长28.6%。其中26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263个项目列入省级科技计划,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资金3074万元。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565件,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36件,增长41.3%。授权专利1014件,增长9.4%。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截止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7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截止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3家,市级22家,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家。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育兴高新技术创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燕山大学被批准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功举办全国科技成果展,科技影响力实现新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成为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荣获“2011中国最具成长力创新型城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工程,2011年全市启动建设项目校64所,其中,已开工项目校建设37所,实际投入资金达2.84亿元。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共有普通中学170所,在校生13.00万人;普通小学464所,在校生17.6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426人。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年末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9所,招生数达16247人,在校生达到34472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42.2%。学前教育巩固提高,年内开工幼儿园建设项目46个,其中新建幼儿园9所,改扩建37所。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180所,在园幼儿7.27万人。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81.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继续保持99.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大幅提升,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3所,招生数达4.68万人,在校生14.5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12万人和0.52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将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获准设立燕山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填补了秦皇岛市没有出版社的空白,对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组织举办“广场艺术节”、“彩色周末”、“消夏文艺演出”、“浪漫之夏”等多项活动,数字电影“进工地、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放映主旋律红色经典影片百部。实施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工程,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县区数字影院建设任务,全年共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7180场。重点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玻璃博物馆后续工作陆续展开,综合博物馆项目筹建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围绕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加强基层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310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任务。截止年末全市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文化站101个,公共图书馆6个。县级以上广播电台5座,对国内广播节目15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4%。县级以上电视台5座,电视转播台5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4%。有线电视用户79.4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终端54.1万户,模拟用户3.2万户。

卫生医疗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70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7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0个,乡镇卫生院75个,门诊部10个,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391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站)8个,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17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387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532人,其中执业(执业助理)医师6569人,注册护士5065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加强,推进中央投资基层卫生项目建设,4个县级医院、11个中心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共有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了街道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扩面提标。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88.27万人,参合率达到95.7%;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人,筹集新农合资金4.33亿元。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突出创建以“休闲之都,训练之城,体育强市”为内涵的体育名城,成功举办全国少年儿童跳水冠军赛A区比赛、第七届北戴河轮滑节、第七届世界徒步大会、第一届秦皇岛国际象棋国际公开赛、河北省国际象棋等级赛、河北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中国国际藤球邀请赛、河北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第六届北戴河铁人三项赛等赛事和活动。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提升,全市注册运动员350余名,其中二级运动员183名。全市拥有二级裁判员167名,比上年有大幅增长。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项赛事中获得金牌40枚,银牌43枚,铜牌50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年内完成“民生工程”100个行政村的健身路径安装工作,群众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举办“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20万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群众健身活动有序推进。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0.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万人。出生人口3.28万人,出生率10.92‰;死亡人口1.94万人,死亡率6.46‰;自然增长率为4.46‰,比上年下降0.47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支平稳较快增长。抽样调查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85元,同比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趋势明显,从居民家庭收入构成看,呈现全面增长的态势。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仍是拉动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拉动可支配收入上涨了8.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05元,同比增长6.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4400元,增长1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37.6%,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365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增幅为39.7%,成为拉动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43元,同比增长38.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882元,增长36.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9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02平方米,增长6.2%。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

城乡劳动就业实现稳定增长。截至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7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控制在预定目标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参保总数达到128.91万人。各项社会保险扩面任务提前完成。截止年末,全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8.54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6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8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7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8.0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7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5.75万人、0.65万人、1.58万人、2.10万人、2.78万人和1.19万人。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62万人,占应参保人数96%。全市参保居民中有1.11万人报销了医疗费用。

社会救助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水平,从2011年1月1日起,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330—29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全部提高到1600元/年。全年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5.79万人,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14589.1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11.97万人,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14446.9万元。全面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全市支出医疗救助金4401.6万元,其中城市1336.3万元、农村2182.0万元。山海关区和青龙县城市医疗救助标准已经提高到1万元,农村提高到8000元和5000元。福利事业平稳发展,全市供养五保对象13191人,其中集中供养1989人,分散供养11202人,分散供养标准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达到2979元/年和5064元/年,比上年均有大幅提高,全年累计支出供养资金2945.9万元。年末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3个,床位4745张,收养2508人。救灾应急反应能力得到提高。全年安排救灾款1127.4万元,救助灾民贫困户9.4万人。慈善、福彩工作创亮点。全年共收到各项捐款1297万元,支出善款1022万元。共销售福利彩票38230万元,比上年增长62.2%;募集公益金4205万元,增长86.9%。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果。2011年全市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8个项目、15119套(户),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新开工廉租住房项目8个、1700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3个、4540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9个、5500套;限价商品住房项目4个、2485套;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1个、686户;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308户。全年已竣工保障性住房项目31个、9415套(含结转项目),完成了986套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和1084套实物廉租住房配租工作。

十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及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有所降低,全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353天,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洋河水库、石河水库和桃林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洋河、戴河、石河、饮马河和人造河水质较上年度有所好转;声环境继续保持良好水平。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为2.45%、2.83%和3.2%,超额完成减排目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全市现有9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市安全生产主要指标数据较上年大幅下降。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443起,较上年减少16起;事故中死亡人数为152人,较上年下降16.9%;受伤人数125人,下降38.1%;直接经济损失1313万元,下降40.8%。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