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北

邯郸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3-31 21:13:29 来源:邯郸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295次

邯郸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邯郸调查队

2012年3月16日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紧围绕“稳增长、快转变、保民生、重统筹”这一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四大战略重点”,全力增强邯郸核心竞争力,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顺利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初步测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7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9.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527.4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10.2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12.5:54.8:32.7。

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二)财政收支: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2011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达到3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9.0亿元,增长37.2%。分区域来看,市级收入增长33.4%,县级收入增长39.4%;分税种来看,营业税增长24.2%,企业所得税增长48.4%,城市维护建设税增长37.3%。

民生支出力度加大。2011年,全市财政支出3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民生支出增长较快,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80.4%,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4.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5.0%。

(三)物价: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5.6%,其中:城市上涨5.5%,农村上涨6.2%。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服务)呈“六升一平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10.8%、2.9%、0.4%、2.9%、2.2%和9.9%;交通和通信与上年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有: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CPI上扬的首要因素,拉动总指数上涨3.31个百分点;居住类拉动总指数上涨1.77个百分点;服务项目拉动总指数上涨1.67个百分点。

(四)劳动与就业: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在省控指标4.5%之内;社保体系日益完善,新增扩面27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达12个,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55元,城乡低保标准月人均分别提高50元和32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全市积极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7.2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投资956亿元,增长30.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944.7亿元,增长32.9%;工业技改投资610.2亿元,增长99.3%,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为64.6%;第三产业投资912.2亿元,增长26.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29个,增加7个,完成投资331.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7.6%。

二、主要行业

(一)农业:2011年,全市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深入推进“吨粮市”建设,全市粮食产量528.3万吨,比上年增长11.0%,实现“八连增”。其中:夏粮产量242.2万吨,增长11.5%,单产423.2公斤,增长10.3%;秋粮产量286.1万吨,单产475.7公斤,分别增长10.5%和9.4%。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肉类产量达67.8万吨,增长4.0%;奶类产量23.3万吨,增长1.2%;禽蛋产量103.9万吨,增长4.0%。

(二)工业: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3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0.1亿元,增长15.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3.3亿元,增长41.6%,增速高于重工业29.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100.2亿元,增长50.4%;纺织业44.7亿元,增长34.7%;食品制造业22.2亿元,增长68.4%,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7个、19个和52.7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965.9亿元,增长11.5%,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0%,分别比2009年和2010年下降6.7个和3.8个百分点。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89.5亿元,增长32.2%。

(三)建筑业: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实现增加值133.2亿元,增长2.6%。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592.8万平方米,增长5.3%;房屋竣工面积943.5万平方米,增长16.2%。

(四)房地产业: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商品房竣工面积544.9万平方米,增长127.8%;商品房销售面积384.2万平方米,增长39.4%,其中:住宅355.3万平方米,增长40.9%;商品房待售面积137.6万平方米,增长206.7%;商品房销售额134.8亿元,增长49.3%。

(五)国内贸易: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52.3亿元,增长18.2%,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7.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92.9亿元,增长16.6%,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市场1.6个百分点。消费热点引领市场,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的增速看,增长较快的有金银珠宝类增长126.6%,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118.2%,肉禽蛋类增长101.9%,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增长78.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1%。

(六)交通、邮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邯郸机场二期主体完工,4座城市立交桥加快建设,邯黄铁路、邯长邯济扩能改造进展顺利,邯大高速、邯临快速路开工建设,邯郸火车站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邯郸机场开通了8条航线(上海、广州、重庆、大连、合肥、深圳、南京、厦门),全年运送旅客15.4万人次。全市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过境、机场通航等综合交通优势进一步彰显。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全市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9276.6万吨,比上年增长14.8%。其中:铁路2718万吨,下降4.1%;公路26548万吨,增长17.1%;民用航空10.6吨。全市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6665.7万人,比上年增长25.9%。其中:铁路1131.3万人,增长52.9%;公路15519万人,增长24.3%;民用航空15.4万人,增长22.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主城区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1903辆,客运出租车运营车辆4261辆;全年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1.8亿人次;出租汽车客运总量3900万人次。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6.8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0%。其中:轿车36.29万辆,增长83.2%。在全市汽车总量中,私人汽车达到53.48万辆,增长18.8%,其中:轿车32.69万辆,增长80.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98亿元,增长19.0%;电信业务收入38.1亿元,增长10.4%。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0年不变价)50.6亿元,增长13.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46亿元,增长26.2%;电信业务总量47.1亿元,增长12.4%。固定电话用户年末为88.4万户,比上年减少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478万户,增加21.8万户;互联网用户为73.9万户,增加14.3万户。

(七)金融、证券和保险: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金融业完成增加值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91.0亿元,比年初增加353.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35.1亿元,比年初增加215.3亿元。

证券市场运行平稳。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9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股票成交额945.2亿元,增长22.9%;基金成交额4.7亿元,增长17.5%。新增股民2.7万人,增长2.9%。

保险业务较快增长。全年保费收入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9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81.2亿元。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26.3亿元,增长85.2%。其中:财产险8.1亿元;人身险17.8亿元。

三、改革开放

(一)所有制结构:2011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7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0%;实交税金166.4亿元,增长20.7%,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4.8%。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利用外资: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6亿美元,完成省下达目标的119.2%,比上年增长29.4%,超年初目标4.4个百分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42084万美元,增长30.5%,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64.2%。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亮点,到位外资3383万美元,增长16.1%,占比重5.2%。

(三)对外贸易: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出口14.2亿美元,增长60.1%;进口24.3亿美元,增长10.6%。

(四)旅游业: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5590人次,比上年增长45.8%。旅游收入793.97万美元,增长44.8%。国内旅游发展良好,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720万人次,增长16.1%,旅游收入98.56亿元人民币,增长29.86%。2011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3家,床位5000个;旅行社73家。

四、城市建设与管理

(一)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2011年,全面完成省定6个方面、25类、100项工作指标,全市累计开工各类城建重点项目853项,完成投资1307.35亿元。其中:省下达的166亿元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实际完成225.78亿元,占年任务的136%。全面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升级、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设施建设年度任务;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结构,采用BT模式融资16亿元,全面启动4座立交桥建设,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8条,全面整治小街巷;大力推进总投资72亿元的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养老等40项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集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于一体的,全省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文化设施——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已完工;积极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发放“建工灵通卡”1106张,在全省名列前茅。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市获奖颇丰,省级人居环境进步奖、省级人居环境奖、省级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园林城市(县城)、省级风景名胜区、十佳绿色小区、十佳公共建筑、十佳绿色建筑、十佳景观大道、十佳风貌街区、十佳公园等11个奖项全部榜上有名,共有25个单位(项目)获奖,占全省获奖单位(项目)总数的22.9%,位居全省第一。

(二)居住条件大幅改善:主城区启动12个城中村改造,完成拆迁面积222.5万平方米;旧小区改善完成年度任务,受益居民达到6275户;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7271套,建成31466套,分别占省定任务的115%和140%。

五、经济开发区与马头工业城

邯郸经济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部财政收入7.8亿元,增长3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2亿元,增长71.9%;实现增加值20.1亿元,增长35%;实现利润总额2.6亿元,增长10.6%,实现利税总额3.7亿元,增长1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增长5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18.0%。实际利用外资2051万美元。出口总值7345万美元,增长36.1%。

马头工业城实现生产总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三次产业比重为2.5:76.4:21.1。全部财政收入3.37亿元,增长22.4%;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增长67.8%;一般预算支出3.23亿元,增长5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增长44.3%。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5.0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054万元,增长34.6%;实现利润3017万元,增长4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亿元,增长16.7%。实际利用外资2503万美元,增长23.2%。出口总值677万美元,增长2.0倍。托管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580元,增长22.5%。

六、社会事业

(一)教育:2011年,全市小学招生17.55万人,初中招生10.69万人,高中招生4.9万人。现有幼儿园1249所,在园幼儿26.99万人,专任教师10107人;小学2084所,在校学生93.12万人,专任教师42162人;普通中学399所,在校学生44.77万人,专任教师34241人;高等院校在校生8.79万人,专任教师333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7%,万人平均在校生为95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35%,万人平均在校生307人;万人平均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50人;中职学校万人平均在校生150人;高等院校万人平均在校生90人。

2011年,全市在高考参考人数比去年减少2114人的情况下,实现本科一批上线6639人,本科二批上线6431人,本科总上线人数达到30205人。其中:本科一批比2010年增加86人,增长1.3%;本科二批上线减少35人,下降0.54%;本科二批以上上线13070人,比2010年增加51人,增长0.39%。全市高考成绩在持续七年攀升的基础上,再次实现了新的跨越。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二)科学技术:2011年,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94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141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3项。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0项。新通过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自主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7家。专利申请受理量1090项,专利申请授权量774项。

(三)文化: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0个,总藏书144.7万册。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0.42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3.34%。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98%和98.88%。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县建有数字电影院,“千村万户文化家园工程”列入国家首批示范项目,“欢乐乡村”叫响全国,首届中国吹歌节、中华磁山文化节成功举办。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市、最具人文底蕴古城古镇称号。

(四)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75个,其中:医院168个、乡镇卫生院214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33153张,其中:医院22757张、卫生院8316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32206人,其中:执业医师14126人、注册护士9890人。新建改建卫生院35个、社区和村卫生室136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6.8%。

(五)体育: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393万人,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40.1%。全年先后组织1046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河北省各项比赛,共获得金牌79枚、银牌61枚和铜牌67枚。全市拥有体育场5个,室外游泳场10个,运动场30个。全民健身运动动蓬勃开展,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成功举办。

七、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口: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报显示:全市年末总人口达到97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4万人,增长1.7%。全市人口出生率为23.61‰,下降4.81个千分点;死亡率6.85‰,下降0.8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76‰,下降3.93个千分点。

(二)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322元,比上年增长10.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9平方米,增加1.7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7366元,增长21.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9平方米,增加3.1平方米。

(三)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04.59万人、99.05万人、66.13万人和66.78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7.9万人、2.19万人、-0.6万人和1.57万人。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6.0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27.3万人。

八、资源、环境与节能减排

(一)资源:全市继续严格土地管理,加大闲置土地的收回力度,土地供应在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年土地供应总量1748.11公顷,其中:公用设施用地151.44公顷,占全年供地总量的8.66%;普通商品房用地367.23公顷,占全年供地总量的21.01%。

(二)环境: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污染减排指标达到省控制要求,环境质量有了新的改善。主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7天,比上年增加1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由2010年的2.02降至1.82,下降9.9%;其中:一级天数95天,比上年增加22天;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岳城水库和羊角铺水源地稳定达到饮用水质标准。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4℃,与常年值13.3℃相比偏高0.1℃,属正常年份。邯郸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4.1℃,比历年值14.0℃相比偏高0.1℃。

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26.2毫米,与多年平均值523.0毫米基本持平,属降水正常年份。邯郸市区降水量为570.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522.6毫米偏多48.3毫米,与2010年度相比,降水量偏多约14%。

(三)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加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管,综合运用结构、工程、管理等措施,推进循环发展、清洁生产,形成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确保新“双三十”早达标、老“双三十”不反弹。2011年,全市淘汰落后钢铁产能357万吨、水泥250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1%,完成年初目标的108.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氨氮排放量均削减1.5%以上,氮氧化物削减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注释:

1、本公报2011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等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5、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6、电信业务总量计算口径改为2010年不变价,互联网用户不含手机上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