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天津

天津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29 21:09:02 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456次

天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2009年3月17日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实施“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奋勇向前,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据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54.38亿元,比上年增加1303.98亿元,增量首次超过10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2.5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21.07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2410.73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速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9:60.1:38.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47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7987美元,增长11.3%。

图1 2004-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据初步核算,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23亿元,占全市的4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431.3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3.7%提高到54%。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1715.6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

财政收入

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489.89亿元,比上年增加285.24亿元,增长23.7%,连续4年净增额超过20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675.55亿元,增长25.1%。主体税种保持较快增长。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税种收入合计占到全部税收收入的84.5%,增长21.4%,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36.2%,营业税增长22.9%。

图2 2004-2008年全市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财政支出106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5.1%。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倾斜,重点保证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新农村建设等资金需要。全年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支出200.5亿元,增长26.9%;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105.6亿元,增长32.5%;支农支出38.5亿元,增长43.9%。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全年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支出384亿元,增长20.2%。

劳动与就业

就业渠道不断扩展。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举办了“2008中国·天津创业项目展示推介会”,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全市新增就业岗位安置就业38.02万人,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20万人,10类就业困难群体得到妥善安置。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647.32万人,增长5.4%,其中从事第一产业76.30万人,从事第二产业271.90万人,从事第三产业299.12万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全年人才和劳务市场共接待407.52万人次进场择业洽谈,84.13万人次达成初步意向。

价格

价格上涨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涨幅逐季回落。八大类分类价格指数呈现“五升三降”格局(见表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1%,涨幅比上年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4个百分点,仍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涨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从两大部类分组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5.0%,涨幅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全年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2.9%,涨幅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

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8%,涨幅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新建房和二手房价格均比上年上涨5.8%,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4%。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04.09亿元,比上年增加1015.46亿元,增量首次超过1000亿元,增长42.5%,增幅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189.44亿元,增长43.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14.65亿元,增长33.3%。

图3 2004-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倍,主要投向大型现代设施农业和养殖业项目。第二产业投资1381.29亿元,增长43.5%;其中工业投资1338.62亿元,增长42.6%,重点集中在电子、石化、医药、新能源及环保行业。第三产业投资1786.83亿元,增长41.9%,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市城镇投资的56%,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长1倍以上;以迎奥运为契机,我市加大了市政设施、绿化环境的整治力度,全年完成投资480.63亿元,增长1.3倍。

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267.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128.01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2.22亿元,增长1.2%;畜牧业产值85.19亿元,增长3.5%;渔业产值44.14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38亿元,增长2.0%。养殖业(畜牧业和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8.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40.2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48.93万吨,增长1.2%,为近9年来最好水平。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万亩,建成2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和14个优势水产品养殖园区,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增长,全年生猪出栏290.12万头,增长10.7%。主要农副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2)。

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成效,进入产业化体系农户达到8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2.8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1%。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试点工作成效显著,10万农民迁入新居。华明镇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全市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23%,比上年提高0.92个百分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地下给排水管道520公里。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3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520.68亿元,增长21.0%。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574.61亿元,增长20.1%;重工业增加值2946.06亿元,增长21.2%。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2506.83亿元,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128.65亿元,增长24.6%。

“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工业结构初具雏形。全年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8.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3444.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8.4%。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3887.34亿元,增长27.0%。

产销衔接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80%,其中,重工业产销率98.73%,轻工业产销率99.12%。主要产品产量如下(见表3)。

工业经济效益增速放缓。全年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93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利税总额1073.25亿元,增长3.6%,增幅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其中,实现税金347.30亿元,增长10.7%,回落4.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725.95亿元,增长0.5%,回落7.7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87.2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完成总产值1405.84亿元,增长18.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9160.68万平方米,增长33.9%;房屋竣工面积2562.91万平方米,增长14.8%。年末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142家,实现利润31.20亿元,下降3.5%;实现税金42.34亿元,增长18.4%。

交通、邮电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3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全年完成客运量8753.38万人,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公路6579万人,增长25.2%;铁路1907.82万人,增长21.3%。全年实现货运量55065.43万吨,增长7.4%。其中,公路27000万吨,增长14.9%;铁路12160.70万吨,增长7.7%;水路15096.06万吨,下降3.1%。公路、铁路、水路三种主要运输方式占货运量比重分别为49.0%、22.1%和27.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196.12亿人公里,增长6.7%。其中,铁路104.26亿人公里,增长1.9%;公路56.71亿人公里,增长26.9%。全年实现货物周转量14479.07亿吨公里,下降4.5%,其中,公路102.58亿吨公里,增长16.6%;铁路343.16亿吨公里,下降3.3%;水路14028.87亿吨公里,下降4.7%。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5593.20万吨,比上年增长15.0%。其中,进港15131万吨,增长27.4%;出港20462.20万吨,增长7.3%。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50.20万标准箱,增长19.7%。全年滨海国际机场起降量达7.08万架次,增长7.0%;其中运输起降量5.54万架次,增长16.2%。机场货邮吞吐量16.70万吨,增长33.5%;旅客吞吐量463.70万人次,增长20.1%。

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109.23万辆,比上年增长15.9%;其中轿车64.84万辆,增长21.0%。全市私人汽车达到80.61万辆,增长19.3%;其中轿车51.84万辆,增长24.0%。公交运营车辆达到7921辆。年内新辟公交线路30条,年末公交线路481条。全年城市公交客运量11.71亿人次,增长10.4%。年末全市运营出租车31939辆。更新公交车1000辆、出租车2.8万辆,全部达到国Ⅲ排放标准。

邮政电信规模持续扩张。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5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34.64亿元,增长17.7%;邮政业务总量17.13亿元,增长13.1%。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045.04公里,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70.43万户,公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87.20万户。全年公网电话本地通话量67.77亿次,长途电话通话量12.07亿次,其中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0.20亿次。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17.45万户,增长10.6%;全年短信业务总量198.74亿条,增长37.8%。全年发送邮政函件9633万件,增长3.3%,其中快递2066.36万件,增长20.9%。

国内商业和旅游

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0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06.09亿元,增长6.7%。

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44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批发销售额7781.17亿元,增长25.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0.34亿元,增长24.5%,增幅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5%,为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690.36亿元,增长24.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05.49亿元,增长22.7%,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6.7个和4.1个百分点。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销售的快速增长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因素,零售额分别增长42.9%和69.3%,合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个百分点。

图4 2004-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118家;国际、国内旅行社28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5家,国内旅行社248家。全市A级景区38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个。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122.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外国人103万人次,增长18.6%。旅游创汇10.01亿美元,增长28.6%。全年接待外省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14.8%,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8.2%。全年全市20.1万人次出国出境旅游,增长11%,旅游支出27.38亿元,增长13%。

金融业

全市金融业完成增加值36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东亚银行、锦州银行、蓟县村镇银行、日本爱和谊保险、捷信消费信贷公司等一批金融机构开业运营。

存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8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比年初增加1251.79亿元,同比多增164.2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377.19亿元,增长23.7%,比年初增加829.90亿元,占到全市新增贷款的66.3%;票据融资余额419.25亿元,增长94.8%,比年初增加203.97亿元,占到全市新增贷款的16.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54.16亿元,增长20.8%,比年初增加1716.28亿元,同比多增338.4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4061.73亿元,比年初增加896.65亿元,同比多增646.99亿元。

保险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17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财产险41.82亿元,人身险133.80亿元。全年赔付总额51.03亿元,其中财产险20.99亿元,人身险30.03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8家。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7992.48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6755.55亿元,债券交易额32.32亿元,基金交易额109.46亿元。全年期货市场成交额6448.10亿元,增长0.6%。年末证券账户开户数234.7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4.9%。全年调剂外汇总额64.90亿美元,增长69.5%,其中调入外汇28.26亿美元,增长1倍,调出外汇36.64亿美元,增长50.5%。

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02.38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53.72亿元,增长29.4%。商品房销售面积1252.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3%;实现销售收入753.16亿元,下降16.3%。全年存量房交易面积378.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1.4%;交易金额196亿元,下降28.2%。

二、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05.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出口422.29亿美元,增长10.7%;进口383.10亿美元,增长14.7%。贸易顺差39.19亿美元。对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韩国和香港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298.0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70.6%。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62.0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62.1%;属于高新技术的产品出口149.14亿美元,占全市的35.3%。

利用外资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91家,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13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实际到位74.20亿美元,增长40.6%,增幅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服务业利用外资高速增长,利用外资合同金额93.15亿美元,增长39.4%;实际到位45.17亿美元,增长70.4%;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70.3%和60.9%。投资规模较大项目明显增多,新批合同外资额5000万美元及以上项目78个,全年有667家企业增资,外商增资额达41.48亿美元。实际到位增幅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英国、香港和德国,分别增长7.3倍、1.1倍和71.7%。其中香港对天津投资项目个数及合同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均名列首位。开发区、保税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依然是利用外资的主体。三区合计利用外资合同金额94.19亿美元,实际到位43.4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71.1%和58.6%。截至年末,在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30家。

对内对外经济合作

全市当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619个,合同额18.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1%,实现营业额10.98亿美元,增长47.8%。截至年末,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国家32个,在境外劳务人员1.07万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全年签订技术引进合同427项,合同金额18.84亿美元,增长55.9%。

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区域,服务全国,成功召开了环渤海地区第13次市长联席会,签署了建立区域高层磋商机制的框架协议,为在更高层面推动环渤海区域合作迈出了关键一步。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在天津启动,天津成为大陆首批开辟两岸直航的港口之一。成功举办了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和首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与日本北九州市、神户市、四日市签署共同开展循环型城市、节能环保合作备忘录。

吸引内资

全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9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大项目引资成为主体,全市引进超亿元内资大项目162个,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金融、创意等高端产业项目成为利用内资的新热点。新引进国内500强优势企业38家。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制面继续扩大。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实施国有企业改制62户,累计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制3479户,改制面达到92.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取得新进展。全年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完成交易的国有产权项目311宗,成交金额102.48亿元,增值率达22.2%。

三、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势头强劲。全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3102.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1%,增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比全市GDP增速快6.6个百分点。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616.81亿元,增长29.4%,增幅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0.52亿元,增长4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75亿元,增长29.3%。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91.86亿美元,实际到位50.77亿美元,分别增长19.8%和29.4%,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69.3%和68.4%。开发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商务部统计,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指标继续在全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第一,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1年领跑。保税区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保税仓库和物流分拨功能,全年完成进出区货物总值417亿美元,增长26%。

图5 2004-2008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综合配套改革实现新突破。国务院批复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按照批复的总体方案,启动了三年实施计划,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入全面实施、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总规模200亿元的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获准筹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达到218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融洽会”。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天津股权交易所、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挂牌运营。涉外经济体制、土地管理制度等改革有序推进。

产业功能区建设进展顺利。开发区西区、空港物流加工区、临港产业区、滨海旅游区加快开发。滨海高新区建设全面启动。东疆港区成陆25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区围海造陆达到40平方公里,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四大园区初步形成。响螺湾商务区30栋商务楼宇开工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奠基开工。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开始投入运营,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北疆电厂电水盐联产工程开始设备安装,新一代运载火箭、无人驾驶飞机、一汽丰田多功能运动型轿车、100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诺和诺德胰岛素扩产等项目进展顺利。

新区对腹地服务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1631.02亿美元,增长26.4%。外地经由天津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总额占到59.7%,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天津港新建内陆无水港6个,总数达到10个。新开通天津港至满洲里的集装箱班列,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增加到3条。

四、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规划与建设

加快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编制了119项重点规划,完成了天津站、于家堡、响螺湾、小白楼、南京路等一批重点地区的规划设计,建成了规划展览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019.95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全市公路里程120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34公里。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天津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成,北港池滚装码头投入使用,集疏港公路一期等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天津站改扩建工程如期完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交付使用,京津、蓟平高速公路竣工通车,连接两地的公路高速通道达到5条,国内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通车。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工程正式启动。地铁2、3、9号线建设加快推进。天津大道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津秦铁路客运专线等工程开工。

公用事业服务水平继续提升。新建改造市政地下管网1300公里,改造居民户内自来水和燃气管道11万户。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为382.62万立方米/日,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7.4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3.23亿立方米。全年全市用电量515.8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2%;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3.51亿千瓦时,增长12.7%。老住宅供热补建10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2.5%。

资源、能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实行计划额度管理,工业、服务业等重大项目和区县重点项目用地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土地供应总量3960.37公顷,比上年减少27.7%,其中土地出让3419.20公顷,土地划拨541.17公顷。

主要污染减排取得成效。据国家环保部核定结果,我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03%,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1.90%,完成了年度污染减排指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挂牌,为企业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提供了交易平台。

生态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制定并开始实施《2008-2010年天津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年内着力建设外环线绿化隔离带、铁路沿线、河道两岸、入市道路等绿化生态廊道,建成十余座街景公园,新建改造绿地7500万平方米,造林22.7万亩。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实施了水环境治理工程,建成17座污水处理厂和3座再生水厂,治理了纪庄子排水河等4条河道。

环境质量继续提高。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88.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7年保持100%。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总体评价保持在“好”和“较好”等级。年内新创建验收“安静居住小区”26个,全市总数达到183个。大港区中塘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镇”,我市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达到8个。年末全市有环境监测站20个,生态示范区7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42万公顷。

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对天津站前广场、奥体中心等20片重点地区实施了景观提升,对主要入市公路、铁路沿线、市区道路、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了综合整修,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全年各类安全事故共死亡1371人,比上年增加354人,增长34.8%。全市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4人,比上年上升15.7%。

信息化建设

启动“信息化兴业百项工程”,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建成市电子政务专网,覆盖全市副局级以上单位385个,共建设光缆路由3400芯公里,核心交换能力达2.5G。建设完成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平台。信息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初步建成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区域医疗系统,全市医保联网医院已达388家。多层次、交互式的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金卡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卡实现一卡多用和全国通用,城市一卡通得到广泛应用。数字电视高清系统正式开通。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461.18万户,增长25.3%。

质量监督

严格实施监督抽查制度,全年共对3592家生产企业的4118批次产品进行定期监督检验。累计发(换)食品生产许可证2096张。开展了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市20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管。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技

全年完成市级科技成果2010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水平8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25项。在科技成果中,基础理论成果163项,应用技术成果1784项,软科学成果63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7425件,专利授权6621项。全市14项科技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奖3项,是历年来获奖最多的一年;11项科技进步奖中,特等奖和一等奖各占一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9318项,比上年增长11.2%,成交额87.52亿元,增长20.5%。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体系10个产业平台全部建成,我市被国家认定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相继启动,我国首款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下线,电动汽车批量生产。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66家,其中国家级19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507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8家,全市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达到167个,在站博士后550余人。全市高级以上技术工人达到24.3万人,占技术工人队伍的25.5%。

新技术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2%。技工贸总产值1258亿元,增长33.5%。实现利润总额151亿元,增长31.3%。实现税金总额97亿元,增长30.8%。出口销售收入43亿美元,增长18.9%。

教育

教育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市45所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当年共招生11.85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年末共有在校学生38.64万人,毕业10.1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1%。当年招收研究生1.27万人,比上年增加0.09万人,毕业0.96万人,年末在学研究生3.3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当年招生2.75万人,毕业3.1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8.54万人。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首届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一步提高,率先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全市当年招收普通高中生5.89万人,毕业7.5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19.50万人。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6.0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18.99万人。招收初中生8.42万人,毕业9.85万人,年末在校学生30.35万人。招收小学生8.90万人,毕业8.8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52.1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29万人。当年全市特殊教育招收新生0.02万人,在校生达到0.24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文化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8个,博物馆17个,公共图书馆32个,电影放映单位20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03个。全市现有市级台广播节目10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市级台电视节目13套,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3%。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21.76万户。“爱心传递、携手抗灾”义演、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文艺演出、“海河情”艺术团慰问演出、“和平杯”全国京剧票友大赛、农民艺术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相继上演。在奥运会期间,成功组织了奥运文化广场活动。

实施精品战略成果显著。创作了一批荣获国家级大奖的艺术精品,京剧《护国将军》、《郑和下西洋》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获新编历史戏一等奖。评剧《寄印传奇》在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第一名,并获得多项大奖。儿童剧《第七片花瓣》在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比赛中荣获三项大奖。

积极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全年免费接待观众约200万人次。启动了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工程。滨湖剧院、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杨柳青年画艺术中心、天津图书馆整修、文庙大修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6号院”创意产业园、河北区C6动漫基地、红桥区意库创意产业园、西青区凌奥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创意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卫生

医疗卫生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实现全覆盖,启动实施《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18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扩展到农村。海河医院二期扩建项目竣工,医大总医院二期、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等建设加快,南开医院等项目开工。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8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0个,妇幼保健机构23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61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22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30万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5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59万人,注册护士2.20万人。全年无偿献血13.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

体育

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协办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火炬传递取得圆满成功。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市体育健儿取得了4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在第13届北京残奥会上,我市残疾健儿夺得7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打破5项世界纪录,金牌和奖牌总数超过上届残奥会。天津女排在2008年全国女排联赛上蝉联冠军,并获得全国女排大奖赛和亚俱杯冠军。群众体育丰富多彩。举办了国际大学生龙舟赛、“体验奥运、激情健身”主题健身活动、“健身大拜年”、职工长跑大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

社会福利与救助

两次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标准,建立了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与困难群众生活补贴联动机制,为16.3万低收入居民发放了生活补贴。政府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9万人,城乡低保对象20.89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5.62万人。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拥有床位2.18万张,年末在院收养1.6万人。养老服务社会化取得新的进展,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残疾人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全市净增残疾人就业4536人。全年接受社会捐赠8.47亿元。

六、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1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1万人。户籍人口968.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0.60万人,非农业人口588.2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13%。,人口死亡率为5.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9%……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实施了18项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了工资福利待遇正常调整制度。为116万企业退休人员增加了养老金。全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786.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39941元,增长19.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3元,增长1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70元,增长10.5%。

居民消费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22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3646元,增长8.7%。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93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9%。

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再上新水平。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汽车7.7辆,移动电话179.1部,电脑72.4台,微波炉85.3台,热水器90.5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146部,洗衣机99台,电冰箱96台,热水器47台,微波炉30台,电脑19台。

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出台了住房保障规划和4项管理办法。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倍,为13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是力度最大的一年。完成100万平方米危陋平房拆迁安置任务。综合整修旧楼区500万平方米,11.3万户居民受益。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5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29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1.44平方米和0.69平方米。

社会保障

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老年人按月领取生活费补贴。制定了农民工医疗工伤保险综合费率政策。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76.5万人,比上年增长9.2%,其中离退休人员129.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232.5万人,增长5.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399.1万人,增长4.3%。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74.9万人,增长6.9%。生育保险参保人员196.5万人,增长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6%,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

注:

1.2008年各项统计数据为快报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全部国有(含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工业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城镇非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