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   2015年2月16日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持续走弱的不利局面,省委、省政府准确研判,积极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针对全省经济发展实际,实施一系列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全年全省经济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83.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3万人。按城乡分,城镇290.40万人,占49.78%,比上年末提高1.27个百分点;乡村293.02万人,占50.22%。少数民族人口274.09万人,占46.98%。全年人口出生率14.67‰,比上年高0.5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18‰,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49‰,比上年高0.46个千分点。全省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102.3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7.38万人。   表1 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名称 人口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583.42 100   #城镇 290.40 49.78   乡村 293.02 50.22   #男性 297.19 50.94   女性 286.23 49.06   #0-14岁 117.03 20.06   15-64岁 424.79 72.81   65岁及以上 41.60 7.13   #少数民族人口 274.09 46.98   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230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5.9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11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853.08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633元,比上年增长8.2%。   全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2.03亿元,增长12.3%;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44亿元,下降7.4%。实现增值税101.96亿元,比上年下降5.5%;企业所得税55.00亿元,下降9.5%;营业税77.85亿元,增长10.7%;个人所得税15.71亿元,增长33.2%。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65.9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8.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2.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2.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6.9%,农林水支出增长19.1%,城乡社区支出增长9.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8.1%,交通运输支出增长3.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增长16.6%。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2.6%。   表2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名称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2.8   食品 4.0   #粮食 5.9   肉禽及其制品 -0.3   蛋 7.7   菜 0.9   干鲜瓜果 19.5   烟酒 -1.3   衣着 4.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4   交通和通信 0.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6   居住 3.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9%。西宁市新建住宅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8%,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6%。   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1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万人次。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3.7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07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0.1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3千公顷。其中,小麦88.58千公顷,减少6.84千公顷;马铃薯92.90千公顷,减少0.78千公顷;玉米27.00千公顷,增加3.71千公顷;青稞43.48千公顷,增加4.15千公顷;豆类27.03千公顷,减少0.11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4.9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45千公顷。其中,油料150.88千公顷,减少7.48千公顷;枸杞22.57千公顷,增加0.87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8.3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25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04.81万吨,比上年增长2.4%,2008年以来连续七年超过百万吨。   表3 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04.81 2.4   #小麦 34.86 -3.1   青稞 9.44 15.1   玉米 18.65 13.5   马铃薯 35.95 0.1   油料 31.51 -3.3   枸杞 5.31 31.5   蔬菜及食用菌 158.58 -0.2   水果 1.32 -2.2   水产品 0.90 50.6   全年全省育活仔畜758.8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5%;成幼畜死亡26.20万头(只),比上年下降38.3%,成幼畜死亡率1.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年末草食畜存栏1941.81万头(只),比上年末下降0.2%;全年肉用畜出栏750.23万头(只),增长2.5%;牲畜出栏率43.0%,提高1.6个百分点;牲畜商品率36.1%,提高1.4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4 2014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肉类 33.41 4.5   #猪肉 10.53 6.4   牛肉 10.61 3.2   羊肉 10.92 3.7   禽肉 0.74 2.8   牛奶 30.50 10.7   禽蛋 2.18 -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953.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5]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其中,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5.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15.5%,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23.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9.9%。按门类分,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5%。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中,26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表5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比上年增长(%)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6.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5.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8.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9.1   石油加工、炼焦业 2.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4.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4.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8.2   医药制造业 32.4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4.2   农副食品加工业 30.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47.1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0.6   纺织服装、服饰业 15.5   非金属矿采选业 3.4   食品制造业 63.6   纺织业 33.1   工业十大优势产业[6]中,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8%、生物产业增长44.0%、装备制造业增长30%、新材料产业增长21.1%、盐湖化工产业增长18.4%、有色金属产业增长16.4%、轻工纺织业增长14.9%、油气化工产业增长9.5%、钢铁产业下降0.4%、煤化工产业下降27.5%。   高技术产业[7]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资源类行业[8]增加值比上年下降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5%,比重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   表6 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天然原油 万吨 220.00 2.6   天然气 亿立方米 68.90 1.2   原盐 万吨 221.85 -15.1   鲜、冷藏肉 万吨 7.47 112.6   乳制品 万吨 19.00 14.2   饮料酒 万千升 13.84 0.8   服装 万件 615 11.2   原油加工量 万吨 140.88 -2.0   焦炭 万吨 132.90 -23.6   纯碱 万吨 326.58 43.0   单晶硅 吨 2886.78 43.2   多晶硅 吨 7715.13 13.8   中成药 吨 2079 8.7   水泥 万吨 1843.66 -1.9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801.46 18.4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512.95 53.3   铜箔 吨 19600 6.2   粗钢 万吨 144.29 -2.2   铁合金 万吨 220.64 -1.3   原铝(电解铝) 万吨 233.59 4.5   黄金 千克 7256 -5.1   铜材 万吨 12.94 10.3   铝材 万吨 64.78 57.9   金属切削机床 台 376 -17.9   改装汽车 辆 2208 22.9   化成箔 万平方米 2836 42.4   发光二极管 万只 101 119.3   发电量 亿千瓦时 551.32 -4.2   钾肥(实物量) 万吨 832.45 26.6   制帽 万顶 11779 23.4   机制地毯挂毯 万平方米 1867 14.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9%,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8.91亿元,比上年下降31.2%。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89.55亿元,下降29.2%;国有企业实现利润0.71亿元,下降93.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8.18亿元,增长56.9%。   全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278.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注册地在省内的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29个,实现利润8.33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按投资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39.93亿元,增长21.5%;民间投资1240.12亿元,增长21.5%;港澳台及外商投资28.67亿元,下降12.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39.46亿元,增长27.6%;第二产业投资1283.56亿元,增长10.4%,其中工业投资1205.30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投资1485.69亿元,增长31.3%。全年基础设施投资1021.41亿元,增长47.5%。   表7 2014年分行业50万元及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133.31 29.4   采矿业 154.33 12.7   制造业 713.77 13.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37.20 9.5   建筑业 76.00 -12.0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451.48 59.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5.42 259.7   批发和零售业 19.15 8.2   住宿和餐饮业 19.44 -5.7   金融业 0.91 -73.8   房地产业 96.92 23.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8.08 -32.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24 78.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36.92 103.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0.96 333.8   教育 56.46 1.9   卫生和社会工作 14.98 13.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1.62 -42.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13.93 7.5   表8 2014年工业十大优势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工业十大优势产业 1013.94 27.2   新能源产业 236.21 80.5   新材料产业 47.42 -0.1   盐湖化工产业 87.28 -55.2   有色金属产业 224.99 89.5   油气化工产业 52.28 -34.6   煤化工产业 129.66 272.2   装备制造业 34.10 50.7   钢铁产业 62.35 42.2   轻工纺织业 77.34 -11.3   生物产业 62.30 69.6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90.67亿元,增长19.4%(其中90平米以下住宅投资增长74.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4.28亿元,增长44.5%。   表9 201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亿元 308.27 24.5   #住宅 亿元 190.67 19.4   #90平米以下 亿元 51.35 74.8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2545.90 7.1   #住宅 万平方米 1711.99 -2.1   竣工房屋面积 万平方米 559.49 -5.6   #住宅 万平方米 447.50 -5.7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415.77 9.0   #住宅 万平方米 362.92 -1.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4.09亿元,增长13.1%,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383.77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0.52亿元,增长12.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563.50亿元,增长13.6%;餐饮收入51.11亿元,增长6.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9]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1%,化妆品类增长13.8%,中西药品类增长21.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2%,汽车类增长13.6%;金银珠宝类下降2.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5.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1718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出口额112833万美元,增长33.2%;进口额59063万美元,增长6.3%。   表10 2014年货物进出口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出口 112833 33.2   #一般贸易 93296 63.5   进料加工贸易 3608 16.5   #机电产品 26687 83.1   #高新技术产品 1366 -44.0   进口 59063 6.3   #一般贸易 58749 6.6   进料加工贸易 99 -70.0   #机电产品 10013 -35.6   #高新技术产品 1543 -42.0   表11 2014年主要商品进出口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出口 112833 33.2   #铁合金 20698 50.5   硅铁 20352 49.2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16510 -8.2   #地毯 4391 -32.6   未锻造的铝及铝材 4104 -15.6   灯具、照明装置及类似品 3813 474.2   塑料制品 3739 21.8   家具及其零件 3665 269.1   鞋类 3017 290.8   进口 59063 6.3   #煤及褐煤 27720 38.8   氧化铝 12034 49.5   铝矿砂及其精矿 4687 -   纺织机械及零件 764 588.3   锌矿砂及其精矿 660 -   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 532 1.7   表12 2014年对主要国家进出口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出口 112833 33.2   #日本 13480 14.1   巴基斯坦 9012 12.6   美国 8444 68.9   印尼 2048 782.8   澳大利亚 1484 59.2   进口 59063 6.3   #印尼 19750 18.3   澳大利亚 16804 49.8   日本 2646 19.0   美国 424 -88.3   巴基斯坦 126 800.0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9个。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0.50亿美元,下降46.5%。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0%;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56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207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1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0]2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7270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9公里,增加491公里;民航通航里程92536公里,增加29716公里。   表13 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运输量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量 万吨 14638.64 9.4   铁路 万吨 3608.14 -4.7   公路 万吨 11029.78 15.0   民航 吨 7213.10 -1.1   旅客运输量 万人 5642.92 13.8   铁路 万人 615.23 3.9   公路 万人 4769.33 15.2   民航 万人 198.45 18.8   水路 万人 59.91 3.1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69.6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5.89万辆,增长19.0%。民用轿车[11]保有量34.15万辆,增长23.2%,其中私人轿车29.08万辆,增长25.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8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邮政业务量3.54亿元,增长20.3%;电信业务量77.26亿元,增长21.5%。全年快递业务量579.82万件,比上年增长38.9%;快递业务收入1.54亿元,增长29.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43.9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0.3%,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3]244.70万户,增长32.8%;固定电话用户100.15万户,下降1.6%。电话普及率111.48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388.6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1%,其中手机上网人数310.66万人,增长0.9%。互联网普及率67.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5.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内游客2000.43万人次,增长12.6%;入境游客5.15万人次,增长10.7%。旅游总收入201.9亿元,增长27.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00.31亿元,增长27.3%;旅游外汇收入2574.35万美元,增长32.6%。   八、金融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29.87亿元,比年初增加427.32亿元,同比少增加146.84亿元,同比增长10.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71.73亿元,比年初增加769.06亿元,同比多增加165.9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035.96亿元,增长25.7%。消费贷款余额192.36亿元,同比增长33.6%。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4]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6.57亿元,增长19.9%;财产险保费收入22.99亿元,增长17.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6.52亿元,增长14.8%。全年保险赔付额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寿险赔付额3.85亿元,增长30.1%;财产险赔付额10.53亿元,增长16.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3.69亿元,增长12.8%。   九、人民生活[15]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2306.57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283.47元,比上年增长7.1%;人均经营净收入1699.38元,增长40.8%;人均财产净收入1159.63元,增长10.3%;人均转移净收入4164.10元,增长8.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492.89元,比上年增长7.8%。   全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82.73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041.42元,增长15.1%;人均经营净收入3021.39元,增长8.4%;人均财产净收入287.78元,增长1.2倍;人均转移净收入1932.13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235.14元,比上年增长9.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9.19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4.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4.62万人。全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9.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43万人。其中,单位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3.3万人,增加3.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7.15万人,增加5.54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368.96万人,增加6.29万人。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9.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0.37万人。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4.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3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6.13万人。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5.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3万人。   年末全省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0.3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37.2万人。   年末全省实有贫困人口53.97万人,当年减少贫困人口20.9万人。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9.7%,与上年持平;普通初中毛入学率110.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083人,在学研究生3035人,毕业生821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8万人,在校生6.75万人,毕业生1.7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73万人,在校生7.72万人,毕业生2.0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92万人,在校生11.35万人,毕业生3.24万人。初中学校招生7.36万人,在校生21.20万人,毕业生6.1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63万人,在校生46.11万人,毕业生7.8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397人,在校生2250人,毕业生19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50万人。   全年全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02项,比上年增加67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0项,应用技术成果338项,软科学成果14项。专利申请1534件,比上年增加43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60件,增加140件。专利授权619件,比上年增加11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0件,增加19件。签订技术合同805项,成交金额35.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1个,县级以上卫星云图接收站点52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   十一、文化、卫生[17]和体育   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46个,公共图书馆49个,博物馆22个,档案馆55个;广播电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0%,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电视台8座,有线电视用户70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5%,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出版杂志384万册、报纸12251万份、图书1213万册(张),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384万册(张)。   年末全省有卫生机构1721个,床位3.30万张。其中,医院185个,床位2.69万张;卫生院404个,床位4234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2个。卫生人员3.8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21万人,注册护士1.24万人。   年末全省有等级运动员149人,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1人,国家级运动健将4人,一级运动员65人,二级运动员79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9.85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17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074万公顷。森林面积[18]441.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1%。湿地面积[19]814.36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800.1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496.09万公顷,天然林保护面积367.8万公顷。全年全民义务植树1500万株。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55千公顷。   全年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0]311人,比上年减少53人。交通事故1029起,比上年减少36起,死亡532人。   注释: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3]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4]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我省工业十大优势产业指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盐湖化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油气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钢铁产业,轻工纺织业,生物产业。   [7]我省高技术产业包括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生物药品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   [8]我省资源类行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其他采矿业。   [9]限额以上批发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单位)。   [10]高速铁路是指最高营运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铁路。   [11]民用轿车中含微型轿车4762辆。   [12]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13]3G是指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rd-generation,简称3G),3G移动电话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3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   [14]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15]2012年12月1日,国家统计局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国城乡住户正式开展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3年首次发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分省数据发布要求,我省从2014年一季度开始发布城乡一体化调查数据。   [16]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计算方法: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17]卫机机构和人员数据中不包含村卫生室、监督机构的机构数及人员数。医院数中含40家民营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数为合并后的机构数。   [18]我省森林面积为经省政府和国家林业部批准公布的《青海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数据库中的数据。   [19]湿地面积数据为根据2012年开展的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国务院2014年1月13日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   [20]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不含非经营性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