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南州统计局   (2018年3月31日)   2017年,黔南州委、州政府坚定不移实施“3366”发展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州生产总值为1160.59亿元,同比增长1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30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412.91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545.38亿元,增长14.5%,其中:其他服务业增长20.7%、金融业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481元,同比增长11.4%。   图12013-2017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二、农业   2017年全州按照中央、省、州1号文件精神部署,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调结构、上规模、创品牌、占市场为主要任务,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实施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017年,全州共建设州级以上农业园区94个,其中省级园区57个。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35个,入住园区龙头企业406个。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到5636个;无公害产地认定877个;无公害产品认证获证273个;绿色农产品申报认定21个;有机认证基地和产品共70个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4个。全州农业实现增加值2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14万公顷(467.15万亩),下降1.2%;油料作物面积7.88万公顷(118.3万亩),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13.02万公顷(195.4万亩),增长6.9%。果园面积9万公顷(135.5万亩),比上年增长43.6%;茶园面积11.1万公顷(166.4万亩),增长18.6%。粮食总产量125.53万吨,比上年下降1.4%。   表1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单位绝对数增幅%   粮食万吨125.53-1.4   其中:稻谷万吨64.3-0.1   玉米万吨35.6-2.4   小麦万吨4.2-9.7   马铃薯万吨15.2-2.3   油料万吨12.01.3   其中:花生万吨0.964.7   油菜籽万吨10.90.6   烤烟万吨1.26-25.8   蔬菜万吨270.810.2   中药材万吨10.2-2.0   茶叶万吨2.9361.7   水果万吨50.617.0   花卉万枝14267.8   全州林业稳步发展。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造林等国家林业工程、项目,共投入林业建设资金11.7亿元。完成营造林101.3万亩、完成四旁(零星)植树543万株、义务植树630万株;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项目62.25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营造林19.83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464.8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国家级生态公益林725.21万亩、地方生态公益林638.25万亩得到补偿。2017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0%。   表22017年主要林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产量(吨)增幅%   生漆77-25.2   油桐籽924970.2   油茶籽210848.3   五倍籽188-65.1   棕片183-21.5   松脂798-60.7   竹笋干927-37.3   核桃18479997.5   板栗1327713.1   加大全州畜牧业防疫工作,全面推行动物防疫工作问责制,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人。全州畜牧业增加值完成52.9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肉类总产量20.5万吨,同比增长4.3%;猪出栏数205.1万头,同比增长2.7%;牛出栏数17.4万头,同比增长8.2%;羊出栏数21.2万只,同比增长5.9%;家禽出栏数847.5万只,同比增长6.2%。   表32017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栏、出栏情况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增幅%   肉类总产量万吨20.54.3   其中:猪肉万吨16.73.5   牛肉万吨2.069.3   羊肉万吨0.345.1   禽肉万吨1.386.2   禽蛋产量万吨1.122.5   猪出栏数万头205.12.7   牛出栏数万头17.48.2   羊出栏数万只21.25.9   家禽出栏数万只847.56.2   猪存栏量万头163.55.6   牛存栏量万头60.3-7.1   羊存栏量万只28.58.7   家禽存栏数万只763.55.9   全州农机总动力达317.27万千瓦。完成机耕作业面积36.17万公顷,机收作业6.29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7年,全州工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310户,建成标准厂房67.05万平方米,新增工业就业人员22851人。   全年工业增加值3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轻工业总产值391.08亿元,增长26.5%;重工业总产值1133.62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1.6%。全州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315.42万吨标准煤,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8.4%。   图22013-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主要工业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等行业产值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9.2%、34.7%、29.5%、21.1%和15.8%。   表4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4.7118.4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30.3512.7   其中:轻工业391.0826.5   重工业1133.6215.8   其中:国有企业125.748.0   集体企业4.735.6   股份制企业1331.5020.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7.6224.0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33.120.7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428.7315.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9.430.2   非金属矿采选业139.0421.1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55.2134.7   烟草制品业31.3515.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20.0012.8   医药制造业91.1539.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2.3529.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8.41-20.5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9.06-47.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15.313.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商品混凝土、塑料制品、十种有色金属、饮料酒、纸制品、中成药、精制茶、磷矿石分别比上年增长79.7%、60.8%、42.3%、31.1%、28.4%、18.1%、17.8%、16.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75%。   表5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557.89-5.4   铁矿石原矿万吨7.86-37.7   磷矿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万吨2557.1316.7   糖果万吨5.657.7   饮料酒万千升21.9131.1   精制茶吨2571.8117.8   卷烟亿支103.03-25.4   人造板万立方米66.8410.2   纸制品万吨16.5328.4   硫酸(折100%)万吨220.43-13.2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万吨101.80-0.9   磷酸二铵(实物量)万吨75.64-0.1   化学试剂万吨23.3516.5   中成药万吨2.1218.1   塑料制品万吨57.0660.8   硅酸盐水泥熟料万吨1358.4415.5   水泥万吨1868.339.9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3306.2179.7   砖亿块58.9214.8   铁合金万吨41.99-15.6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1.1142.3   金属切削机床台520.0   矿山专用设备吨22135.7   电力电缆万千米9.747.7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64.08-16.2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利润总额61.32亿元,比上年增长34.7%。   建筑业增加值10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资质内建筑企业总产值216.67亿元,同比增长19.4%。商品房销售面积705.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商品房销售额297.40亿元,同比增长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1284.83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工业投资257.37亿元,同比增长6.5%。   图32013-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6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名称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额1284.8321.9   房地产开发147.86-27.4   工业投资257.376.5   五、国内、外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3.70亿元,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5.44亿元,同比增长11.7%。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35.45亿元,增长15.8%;商品零售243.70亿元,增长12.1%。   表72017年城乡消费品市场情况   指标名称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1412.6   其中:城镇253.7012.7   乡村25.4411.7   其中:批发业81.610.8   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51.312.6   零售业160.312.6   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119.717.5   住宿业9.419.3   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5.533.9   餐饮业27.715.2   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10.638.9   对外贸易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02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0%。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6%。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有7类上升、2类下降。其中,食品烟酒上升0.7%、居住上升0.7%、医疗保健上升4.0%。   图42013-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跌幅度   表8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名称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6   其中:食品烟酒100.7   粮食101.2   鲜菜102.1   畜肉96.4   水产品100.2   蛋98.8   鲜果105.4   衣着96.0   居住100.7   生活用品及服务101.6   交通和通信101.4   教育文化和娱乐99.9   医疗保健104.0   其他用品和服务100.7   服务价格指数100.8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   2017年,全州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运输行业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了交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开工22个590公里,建成433公里;建成农村公路2543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723公里;建成“组组通”公路3501公里。“南翼”5条高速公路工程总体形象进度达70%;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达9个640公里(黔南境内390公里)。全州高速通车里程达847公里。水运建设投资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水上交通连续12年保持“零事故”。县级客运站联网售票实现全覆盖。新增农村客运班线50条、车辆510辆。2017年,全州拥有公共(电)汽车数1005辆、出租汽车数4051辆。公路旅客发送量33451.5万人,比上年增长20.5%;货运量35462万吨,比上年增长24.3%;客运周转量313.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9%;货运周转量446.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8%。   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电信业务收入2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互联网宽带用户43.5万户,比上年增长35.5%。年末电话用户367.04万户,比上年增长9.6%,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6.7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0.39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20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公共财政收入119.00亿元,增长13.0%。公共财政支出378.35亿元,增长15.3%。其中,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长612.5%、76.3%、39.9%、25.3%。   图52013-2017年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表92017年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   财政总收入合计208.5912.4   其中:国税系统107.0514.2   地税系统71.6911.0   财政系统29.869.6   #公共财政收入119.0013.0   财政支出合计378.3515.3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42.63-0.4   公共安全21.9825.3   教育77.406.7   科学技术7.8018.7   社会保障和就业36.6039.9   医疗卫生41.4610.1   节能环保11.22-1.2   城乡社区事务14.0676.3   农林水事务51.36-4.2   交通运输20.12612.5   商业服务业3.00-17.3   住房保障支出26.131.1   金融业稳步发展,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660.7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住户存款82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各项贷款余额132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表102017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年末数(亿元)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1660.719.2   #住户存款825.2714.5   非金融企业存款470.1413.1   机关团体存款315.8-4.3   各项贷款余额1328.0024.6   境内贷款1327.8024.6   #住户贷款528.1924.2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99.6124.8   八、教育   2017年,全州继续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工程。办学条件更加完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活力不断激发,教育公平精准发力,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教育支出77.40亿元,同比增长6.7%。教育支出与2017年GDP相比为6.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0.5%。   全州教职工数54176人,专任教师数45508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12597人,专任教师7706人;小学教职工18338人,专任教师16713人;初中教职工11168人,初中专任教师10284人;普通高中教职工6817人,专任教师6377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2073人,专任教师1886人;特殊教育教职工数217人,专任教师197人;工读学校教职工11人,专任教师11人;普通高等院校教职工2955人,专任教师2334人。   表112017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普通高校所740.0   招生数人16098-23.6   在校生数人42770-9.7   毕业生数人9213-16.4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所170.0   招生数人24109-1.3   在校生数人7100212.0   毕业生数人194982.3   普通中学所176-26.7   招生数人76494-0.5   在校生数人228351-2.1   毕业生数人78653-4.8   普通小学所534-15.0   招生数人566234.1   在校生数人3035234.4   毕业生数人46691-1.8   学龄儿童入学率%99.69-0.3   幼儿园所86921.9   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人1528016.7   九、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2017年,“文化惠民”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州广播覆盖率达到93.35%,电视覆盖率达到95.65%。大型水族舞剧《木楼古歌》成功晋京展演,成为十九大之后贵州首台晋京展演剧目。成功举办黔南州第五届“好花红”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西南丝绸之路与山海协同发展”学术交流讨论会。成功组织了2017都匀(国际)茶人会、第三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合作联席会、第四届中国物流(都匀)国际峰会等文艺演出,充分展示黔南民族文化特色,有效扩大了黔南文化的影响力。各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免费开放为抓手,开展文化阵地服务。各级图书馆书刊文献外借40余万册次,开展培训30余期,举办展览10次。全州文化馆(站)组织文艺活动1000余场次,举办展览80余次,开展各类培训近100期,参加各项活动50万余人次。扎实做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共完成放映17587场次。   公共卫生工作继续加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30.02/10万,全州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68%。妇幼卫生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各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孕产妇死亡率为24.91/10万,婴儿死亡率为6.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48‰;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88.1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7.38%。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全州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为334.94万人,参合率100.83%。全州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全年累计救助61.43万人次,救助金额2.63亿元。2017年度全州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1.74%,人口出生率为11.83‰,自增率为5.36‰。   协调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全州州级举办的重大赛事共40个(其中:国际赛事8个、全国赛事12个)。具体有大型赛事: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2017中国足协中国之队国际足球赛、2017中国·瓮安国际青年女篮巅峰争霸赛、2017中国瓮安国际男篮巅峰争霸赛。   表12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17年增幅%   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奖项1持平   在国际、国内、省级赛事总奖牌数块91-   其中:金牌块2433.3   银牌块349.7   铜牌块333.1   参加全民体育运动人数万人1308.3   销售体育彩票亿元2.898.2   十、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7年,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5元,比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20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4.4平方米。   表132017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17年2016年   摩托车辆37.426.0   家用汽车辆41.734.3   洗衣机台104.2102.1   电冰箱(柜)台102.9100.1   彩色电视机台116.2111.8   计算机台68.470.6   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台55.856.2   空调台28.320.3   热水器台99.895.5   移动电话部287.9266.7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2017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46元,比上年增长10.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281元,比上年增长1.7%。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计算机、摩托车、家用汽车、移动电话数量分别增长11.7%、6.1%、26.2%、3.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9.4平方米。   图62013-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十一、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营造林101万亩。福泉森林公园获批国家森林公园,全州国家森林公园增至7个。治理水土流失180平方公里、石漠化164平方公里,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综合指数为78.9%。“河长制”实现全覆盖。重安江、瓮安河磷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瓮安河水质由长期的劣Ⅴ类上升至Ⅳ类或Ⅴ类,重安江连续6个月达到地表水Ⅲ类良好水质。19个主要河流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为89.5%,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水体比例为10.5%。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5%。启动实施区域废气深度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城市建筑扬尘治理和油烟污染治理。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1330个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017年,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6%,PM10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全州21个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3.4%,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6%。   十二、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7年全州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促进创业和充分就业、提升社保经办水平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3万人,同比增长2.1%;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1.2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1.05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目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4.1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3.67万人,创业培训完成1.08万人。社保工作扎实推进,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7.72万人、59.04万人、21.27万人、16.99万人、16.66万人、210.05万人,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31.35亿元、11.29亿元、0.89亿元、0.89亿元、0.51亿元、1.95亿元。   表142017年社会保险情况   指标名称绝对数(万人)比上年增长(%)   参加社会保险人数361.738.4   基本养老247.7710.8   失业保险16.994.9   工伤保险21.275.1   基本医疗保险59.041.9   生育保险16.665.7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