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和田地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20 09:18:06 来源:和田地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12次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业

2003年,我地区继续坚持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从严从紧的财政政策,在个人所得税基数上调缴税额下降和大幅减免农业五税的情况下,狠抓清理欠税工作,强化税收征管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6614万元,增长16.48%;财政支出161849万元,比上年增长25.73%,分项目看,支出增幅较大的是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和住房改革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倍以上。

金融运行形势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46992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8%,其中:企业存款136426万元,比上年末减少2.9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4194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3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25189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7.10%,其中:短期贷款13875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55%,中长期贷款10832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19%。全年货币净投放5.18亿元,比上年减少45.64%。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2003年全地区财产保险费收入342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9%,财险赔付金额1675.2万元,增长24.27%。人寿险本年新增承保人数1.04万人,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101.9万元,比上年增长21.78%,人寿险各类满期给付及赔付额1094.79万元,比上年增长45.27%。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03年共投入科技三项费用568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08项,科普经费86万元。2003年有“和田荒漠区万亩红柳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天然植物染色地毯”等七个项目经筛选、论证已立项,另外,根据和田信息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兴和”发展战略的需要,2003年又筛选出科技项目11项,并安排了三项经费35万元;为提高和田科技服务水平,2003年11月13日完成了“和阗信息港”网站改版工作;为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4月-12月期间组织举办了“和田地区百台计算机大奖赛”;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02年底成立的和田地区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地区14项专利发放了专利申请资助资金5000余元;今年经地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对1998-2001年度科技项目的复评和综合评审,共评出获奖项目1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其中《荒漠区万亩生态红柳基地建设》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2003年,全地区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数4996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学生数1420人;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数5482人;小学学校864所,小学在校学生数240367人,比上年减少1.17%,学龄儿童入学率95.7%,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普通中学学校149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05605人,比上年增长4.3%;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数1982人,比上年下降53.7%;年末职业中学7所,在校学生3962人,下降5.53%。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2003年我地区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演出700余场(次);文物管理所3个,文物藏品12664件,参观2400余人次;图书馆6个,总藏量35万多册(件);群艺馆、文化馆9个,举办展览50余次,组织文艺活动200余次,举办培训班70多次,出版了《和田地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集》、《和田民间歌曲集》,与新疆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和田麦西来甫》专题片;全地区有电影发行放映单位6个,农村电影放映队76个,影剧院6个。通过实施“2131”工程,今年新增电影放映车3辆、电影放映机15台,全年放映电影5800多场,观众达170多万人次;全地区有县级以上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9个,成员102人,稽查人员40名。全地区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749家,其中娱乐场所175家,音像经营单位275家,书报刊经营单位20家,印刷经营单位179家,演出场所10家,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90家,文化市场从业人员2238人。全地区有广播调频发射台128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有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4座,有1千瓦以下电视发射台122座,卫星地面接收站23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4.18%,有线电视台(站)7座,入户数达到2.34万户。出版报纸2种(维、汉和田报),共发行422.97万份,增长28.17%,出版杂志(新玉杂志)2.1万份。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03年末全地区有各类卫生机构169个,拥有床位数486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17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03人,注册护士1073人。卫生机构和床位数比上年略有增加,卫生技术人员有所下降。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在竞技体育方面,2003年8月和田地区在自治区第十届全运会上,获柔道比赛项目银牌2枚、拳击比赛项目铜牌2枚。在群众体育方面,2003年4月-10月,我地区开展了第二届地直机关职工运动会,比赛设7个项目,参赛人数320余人次,观众1.9千余人次;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5次,参赛运动员6170余人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获受益金11万元。

十、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发展加快。2003年专职环保人员有112人,比上年增长286%,有污水处理厂1座,共处理污水402万吨,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3人。全地区工业粉尘排放量5275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950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34.2%,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540吨。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2.64平方公里。

空气质量有所恶化。2003年全地区重度污染天气(五级天气)306天,占84.1%,增长1.5个百分点;中度污染天气(四级天气)28天,占7.7%,增长3.6个百分点;轻度污染天气(三级天气)28天,占7.7%;良(二级以下)占0.5%(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和降尘)。总体来看,全年二三级天气比上年下了8.5%,四五级天气(中度和重度污染)比上年上升了8.5%,年平均降尘量为129.46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上升2.99%,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低于国家二级标准,但比上年略有上升,空气质量比上年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