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和田地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3-16 22:34:55 来源:和田地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922次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地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13个,比上年增加16个。其中,医院63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机构10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9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9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8万张,增长7.7%。其中医院床位0.67万张,增加0.06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0.65万人,增长8.3%。执业(助理)医师0.22万人,注册护士(师)0.2万人,其他技术(药师、技师、其他)人员0.23万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164.4万人,参合率达98.5%。新开工建设村卫生室143所,已累计建设村卫生室449所。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病床10.2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2人。

体育竞技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深入开展,取得新突破,重大体育赛事成绩斐然。10条“全民健身路径”健身工程建设完毕。全年篮球、乒乓球、自行车、长跑、摔跤、国际象棋比赛活动共157场次;举办县(市)农牧民运动会8期;完成自治区摔跤运动员备战第九届全国民运会集训任务;在自治区青少年运动会和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分别获得10金、5银、6铜和2金2银1铜的好成绩。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据公安统计资料:年末户籍总人口207.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2万人,增长1.8%(女性101.92万人,增长1.3%,性别比为100:103.7)。其中:农业人口172.57万人,增长1.4%,非农业人口35.01万人,增长3.5%;维吾尔族199.88万人,增长1.7%,其他少数民族0.45万人,减少2.2%。全年人口出生率20.56‰,下降8.8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11‰,下降0.8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4.45‰,下降8.05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平稳。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2.74元,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329.4元,增长15.6%,其中居民用于食品消费5100.46元,增长24.6%,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1.4%,提高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443元,增长9.3%。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4.07万元,增长1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

居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建农村安居富民房4.87万户,定居兴牧房0.35万户,每户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81万套,其中:廉租房1.39万套;天然气入户总数达5.01万户,增长27.7%,其中当年新增天然气入户1.09万户(城镇9912户、农村975户);解决13.47万人安全饮水,使农村安全饮水人数达到128.5万人。

十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全地区从业人员79.42万人,增长6.7%,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占11.9%和27.5%。单位年末从业人数8.26万人,增长4.6%;在岗职工7.69万人,增长2.4%。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城镇新增就业2.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开展“一年一户一人一技”及“农户素质”培训工程,全年共组织农牧民科技培训35.89万人次,农民技术员比例达到98.9%;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13.67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5.32万人次、城镇就业再就业培训2.36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4.23万人次,劳务创收12.54亿元,增长10.92%。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66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26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7.95万人,参保率达9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5.9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6.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7.09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0.78万人,参保率达97%。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11万人;130个重点村整村推进1.6万户、6.6万贫困人口越过贫困线。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200元提高到248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年人均收入低于700元提高到844元。全地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居民40.48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及各类补贴4.9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发放3亿元)。发放基础养老金8266万元,发放率100%。全年在就医、子女上学、取暖及生活困难方面救助10万人次,其中城镇特困群众0.53万人,支出救助金256.63万元。推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实施,40万困难群众得到保障。

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31例,为残疾人供应辅助器具785件,为349名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智力、精神、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培训残疾人3917人,多渠道安置315名残疾人就业。实施“爱心天使助学基金项目”和“居家托养项目”,筹集62.5万元,为498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和15名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富民工程,投入140.9万元,为2206户农村残疾人进行危房和37户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居无障碍环境改造。为1080名城乡肢体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资金28.08万元。

十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82起,死亡104人,受伤646人,直接经济损失372.88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39起,占事故总起数的75.4%,死亡95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1.4%,受伤644人,占受伤总人数的99.7%。

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天数应为334天(截止2011年12月1日),实际监测330天,好于2级的天数104天,达标率31.1%(考核规定达标率为40%);与上年相比,城市空气环境质量I、II级天数比例下降0.2个百分点,基本与上年持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与上年相比地表水质达标率持平;城市饮用水源地未达标,水质达标率为30.5%(和田市二水厂Ⅳ类水,氟化物超标)。区域环境噪声昼夜监测网格数134个,昼间噪声平均值58.9dB(A),未达到国家标准。和田市城市供水普及率提高到97.5%,城市燃气普及率提高到89%,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1.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6.9%。

十四、对口援助

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开。地区主动加强与北京、天津、安徽三个对口援助省市前方指挥部协调沟通,完善对口支援综合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安居富民、就业培训、工业园区、棚户区改造、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农贸市场、扶贫帮困、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进展顺利,形成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科技全面援助的良好局面。全年,对口支援三省市共安排项目262个,计划安排援助资金28.62亿元(不含兵团),实际到位资金25.46亿元,资金到位率89%,项目开工率100%。共选派369名援疆干部到和田开展工作。承接971名和田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任务,三省市先后开设和田高中班,共招收420名和田学生免费就读。同时,依托对口援疆省市,组织483人赴内地进行学习考察,举办各类培训班129个,培训3621人次,选送2505名各类人才赴内地学习培训。积极争取开通了三省市直达和田的航线。在和田工作的369名援疆干部心系边疆事业、情系和田人民,舍小家、顾大家,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不负重望、不辱使命,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和田各族干部群众对党中央和支援省市的感恩之情,巩固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