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泸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4-10-05 02:07:00 来源:泸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901次
 
居民储蓄。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877.57亿元,比年初增加119.44亿元,增长15.8%,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876.59亿元,比年初增加119.28亿元,增长15.7%。其中,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20.95亿元,增长11.5%;定期储蓄存款余额555.64亿元,增长18.4%。
 
养老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7.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1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40.03万人,增加2.3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7.24万人,增加8.36万人。从参保职工类别看,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9.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5万人,其中个体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24.87万人,增加1.8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9915人,比上年末减少838人,其中离退休参保人员3578人,增加164人;参保农民工3.93万人,增加0.74万人。年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覆盖面98.2%。
 
全年26.88万名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8.34万人。全年人均领取水平达到16471元。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613935万元,比上年增加304622万元。其中,征缴收入495026万元,增加288581万元;上级补助资金收入89398万元,增加3812万元。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率99.3%,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456534万元,比上年增加133232万元,其中发放企业养老金430434万元,增加130796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94933万元。
 
年末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1953人,其中享受待遇22478人。全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950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326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1264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86万元。基金总支出1584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1533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082万元。
 
年末参加新农保试点人数155.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72万人,其中,享受新农保待遇62.98万人,增加3.06万人。全年新农保基金总收入60939万元,比上年增加14156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11750万元,减少1414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43984万元,增加11853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3371万元,增加3273万元。基金总支出42359万元,比上年增加4927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41663万元,增加5287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57945万元。
 
医疗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7.76万人,比上年增加7.7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8.6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9.11万人。参加职工医保中,退休人员14.09万人。
 
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封顶线达到18.9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封顶线达到12.5万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2.37%、75.73%。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14512万元,比上年增加42588万元。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92113万元,比上年增加21069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末累计结存128457万元,其中统筹基金88046万元。
 
全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3024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22249万元,基金年末累计结存14222万元。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90.95万人,比上年增加3.1万人,参合率99.69%,较上年提高0.33个百分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3.78亿元,较上年增加2.17亿元。
 
失业保险。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其中女性8.11万人,增加2700人。此外,全市有10928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为4684名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水平798元,比上年增加182元,增长29.5%;为1357名农民合同制工人提供了一次性生活保障。
 
全市城镇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14605万元,比上年增加856万元,其中征缴失业保险费13882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4656万元,比上年增加809万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2485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余37819万元。
 
工伤保险。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8万人,其中农民工5.42万人,减少5426人。全年有3423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比上年减少969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9941万元,比上年增加1809万元,其中征缴收入8236万元,增加547万元,当期征缴率99.98%。全年基金总支出10190万元,比上年增加2661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8793万元。
 
生育保险。年末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3万人,其中女性6.94万人,增加9903人。农民工参加生育保险3.2万人,增加1179人;私营企业职工参加生育保险3.51万人。全年4730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2414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215万元,比上年增加559万元,其中征缴收入3035万元,增加531万元,当期征缴率99.95%。全年基金总支出2236万元,增加460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7114万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本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10254套,其中廉租房824套,经济适用房463套,公租房2775套,限价商品房3136套,棚户区改造3056套。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10225套(含续建),其中廉租房1008套,经济适用房921套,公租房2575套,限价商品房2662套,实施棚户区改造3059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678户,其中新纳入租赁补贴保障范围1169户。
 
社会福利设施和救助。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2个,床位16947个,收养人数16005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87个,其中社区指导中心2个,社区服务中心19个,社区服务站122个。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454个。
 
全市6.27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低保”资金支出21000万元;16.44万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资金支出22000万元;农村集中和分散供养“五保户”人员2.73万人,资金支出7800万元。全市救灾支出6700万元,医疗救助支出8600万元。全年救助城镇医疗困难群众22049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68816人次;资助58755名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190093名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