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平煤集团年产30万立方米粉煤灰混凝土切块、银龙集团新增4万锭细纱、叶县蓝光电厂1×13.5万千瓦机组、昭平台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许平南高速境内段、高阳路工程、白龟山水库除险加固、平顶山工学院扩建、平顶山师专扩建续建等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神马集团尼龙66盐改扩建二期、鸿翔公司2×20万千瓦热电机组、星峰集团年产100万吨熟料生产线、平煤集团洗配煤中心技改和天安公司八矿二号井、平临高速、漯平高速境内段、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大楼、中房公司锦绣花园、燕山水库等工程已开工建设;姚电公司2×60万千瓦机组扩建、平煤集团坑口电厂二期、平顶山电厂二厂扩建等前期项目进展顺利。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市容市貌大有改观。城市“八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迎宾大道完工,已成为市区一大景观;快速通道、湖滨大道、高阳路一期畅通了城市出口;对重点道路和居民集中活动区进行了拆迁改造,对25条道路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开工兴建和拓宽改造了湛河上的7座桥梁,在出市口建设了4座立交桥;老大楼商业区经过改造成为市区一新的亮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4.43亿元,增长13.5%;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0.61亿元,增长8.3%,县以下零售额28.48亿元,增长6.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8.18亿元,比上年增长9.7%;餐饮业零售额14.51亿元,增长20.2%。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32.81亿元,增长8.8%。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7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出口总值9500万美元,增长10.3%,进口总值8000万美元,增长24.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8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4%。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649万美元,增长45.0%;年末实有“三资”企业279家,比上年增加9家。在出口总值中,神马集团和舞钢公司两家企业的出口总值占全部出口总值的87.7%。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6907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04%,公路客运周转量134503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96%。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年末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86.3万门,比上年增长5.3%,固定电话及小灵通用户67.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9.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拨号注册用户)达到11.1万户,比上年增长10.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基本正常。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75亿元,增长16.9%;市本级完成财政收入6.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5.2%;区级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19.2%;县(市)级5.4亿元,增长18.8%。全年累计地方财政支出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7.5亿元,增长15.6%。增支因素增多,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14.73亿元,比年初增加55.25亿元,增长17.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31.35亿元,比年初增加38.04亿元,增长16.4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0.17亿元,比年初增加17.4亿元,增长11.68%。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财产险承保总额347.4亿元,保费收入1.5亿元,财产险支付赔款8494万元;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86615万元,人寿险支付赔款2350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5866人,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30项,其中星火项目1项,攻关项目129项。申请专利119项,审批119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75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全市共认定技术合同76件,技术合同交易额654万元。“科教兴平”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3705所,教职工64842人,在校生人数95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18543人;中等技术学校11所,在校生1.4万人;普通中学301所,在校生34.4万人;小学1754所,在校生47.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高中升学率分别为90.8%、34.6%和71.8%。成人高等学校招生2169人,在校生10166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2330人,在校生14817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生7.1万人,全市共扫除文盲408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文艺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57.5万册。《平顶山日报》全年发行量2808万份,《平顶山晚报》全年发行量2766万份。年末拥有广播电台4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9.6万户。档案事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年末全市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各级各类综合档案室831个,保藏档案165.8万册,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的馆室645个。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义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442个,卫生技术人员15275人,其中医生5702人,护师和护士4276人。农村医疗点2524个,全市各种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有所增加,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妇女儿童保健、职业病防治、社会无偿义务献血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113枚,其中金牌40枚、银牌42枚、铜牌31枚,其中获国家级金牌4枚、银牌4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突出十项重点工作,强力整顿“十五小”、“新五小”等不法排污企业,全面推进“蓝天工程”,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坚持依法从政,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完成了各项环保目标,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年共取缔焦池2000多道,关停燃煤锅炉41台,完成油烟治理21家,取得各类监测数据68666个,接受“环保110”投诉977起,处理率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0.6%,市区出境河流断面水质主要污染指标COD浓度为25.7mg/L。大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0.065毫克/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0.044毫克/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0.154毫克/标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大气平均降尘量14.23吨/月平方公里;市区交通噪声68.8分贝;全年没有酸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