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上海

上海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05 20:03:28 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880次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综合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63563.97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铁路运输1735.7万吨,增长7.3%;公路运输31554万吨,增长2.9%;水路运输30148万吨,增长13.2%;民用航空运输126.27万吨,增长39.6%。全年完成旅客发送896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4%。其中,铁路4075.9万人次,增长20.2%;公路2465万人次,增长20.1%;水路621.4万人次,增长17.6%;民用航空1807万人次,增长45.6%。各类民用车辆增长迅速。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车辆202.85万辆,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汽车拥有量83.51万辆,增长16.2%。在民用汽车拥有量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1.77万辆,增长41.5%。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比上年增长19.8%,跃居世界第二大港。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5.4万国际标准箱,比上年净增327.2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9%。至年末,上海港拥有19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世界12大航区,与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上海港每月集装箱航班数已达1716班,比上年增加222班。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32.93万架次,比上年增长35.2%;进出港旅客达到3596万人次,增长45.3%。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23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4%;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1287万人次,增长55.2%。

邮政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全年发送信函5.97亿件,比上年增长10.9%;国际特快专递115.9万件,增长46.5%。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62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增长,市场供需两旺。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175.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商品房施工面积9481.6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443.02万平方米,增长38.2%;商品房销售面积(包括现房和期房,下同)3488.75万平方米,增长38.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233.74万平方米,增长38.5%。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包括现房和期房,下同)2263.84亿元,比上年增长58.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064.74亿元,增长58.8%。存量房产交易活跃。全年存量房成交过户面积272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2%。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非公经济比重继续提高。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550.28亿元,比上年增长9.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899.99亿元,增长20.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6.5%上升到38.9%。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1008.85亿元,增长51.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5%。

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全面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082.3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股份制工业企业总产值292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股份合作制工业企业总产值194.54亿元,增长1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8148.7亿元,增长25.8%。

非国有商业企业加快发展。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股份制商业企业完成零售额4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商业企业完成零售额332.29亿元,增长30.6%;私营和个体商业企业完成零售额439.86亿元,增长32.3%;国有商业企业完成零售额581.7亿元,增长0.1%。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国有经济的主导力、控制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年内电气(集团)总公司、农工商(集团)总公司、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国有控股公司和大企业集团顺利实施重组。国有资产通过重组有进有退,合理流动。全年有38家含国有股的上市公司通过协议转让、划转、资产置换进行了资产重组,涉及资金总额134.92亿元。有3家上市公司通过增资配股、增发新股等方式,累计筹集资金11.88亿元。全年实施破产的国有企业39家。其中,完成35家,4家正在清算过程中。产权交易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通过产权市场共成交各类产权5155宗,交易金额36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涉及国有、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产权出让2175宗,交易金额1181.05亿元,增长90.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年内对本市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203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其中决定取消102项,占本市设定行政许可事项的50.2%。基本完成对本市设定行政许可事项涉及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废止11件,修改32件。继续扩大“告知承诺”范围。年内有38项行政审批事项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行“告知承诺”制度。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年内在浦东、长宁、闵行等区开展了审改试点。年内出台了《上海市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程序规定》、《上海市行政许可办理规定》等三个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配套规章。

社会保障

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至年末,全市已有15.4万家单位,共720.27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438.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26.33万人。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至年末,参保人数达到58.74万人,其中征用地农民参保人数44.52万人。年内新出台了工伤保险办法,形成了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险合一”的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至年末,参保人数达到209.4万人。全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提高,每月最低工资标准由上年570元提高到635元。对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每月领取养老金低于75元及未参保的65岁以上农民实行托底补贴,直接受益人群30.3万人。

医保改革继续深化。至年末,全市有13.13万家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共697.22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市共有20.2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为进一步缓解群众医疗费负担过重的矛盾,年内启动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减负政策;制定了市民社区医疗互助帮困计划,将9.6万支内和支疆退休回沪定居人员纳入实施范围。至年末,全市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扩展到184家,其中年内新增7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