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施工力量增强,技术水平提高。1990年全社会建筑施工队伍达到2400多万人,比1985年增长16%;建筑业技术装备进一步加强,设计施工技术有新的突破。如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结构抗震技术、桥梁与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大型结构与设备安装技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等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局面仍未扭转。
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取得新进展。“七五”时期完成钻探工作量共4689万米,新发现或新证实为工业矿床的矿产地1369处,取得重大新进展的勘察矿区1015处。新探明储量:煤炭1113亿吨,铁矿石21.8亿吨,天然气2738亿立方米,石油勘探也取得新的突破。
四、运输邮电
“七五”时期,运输基础设施有所改善,运输能力增强,运输量全面增长。1990年末,铁路复线里程占营业总里程的比重,由1985年的19.2%提高到24.4%,其中主要干线复线率已达90%以上。新增电气化铁路里程2790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占营业里程的比重达13%。公路质量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起步。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1.38亿吨。
1990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6322亿吨公里,比1985年增长45.3%;旅客周转量5612亿人公里,比1985年增长26.6%。为减轻铁路负担,组织水陆运输合理分流,运输结构有所调整。在货物周转量中,铁路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4.8%下降到1990年的40.3%;公路所占比重由9.3%上升到13.1%,水运所占比重由42.5%上升到44.3%。
“七五”时期地方办交通积极性增强。1985年我国只有10个省、区、市拥有49条地方铁路,正线长2934公里。1990年末,已有16个省、区、市拥有64条地方铁路,正线长4454公里。地方航空公司从无到有,已形成一定的运输能力。个体运输得到较快发展。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1990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0亿元,比1985年增长1.7倍,平均每年增长22%。其中国际通信业务量年均增长50%,已有296个市县电话可直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真、用户电报、特快专递等新兴邮电业务成倍增长。市内电话建设由于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迅速,“七五”时期增加301万户,增长1.37倍。但运输邮电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相比,仍不适应。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七五”时期,国内市场变化较大。前三年市场波动较大,后两年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销售已基本趋于正常,商品供应比较丰富。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8255亿元,比1985年增长92%,平均每年增长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4%。
从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看,1990年与1985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增长86.4%,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40.4%下降为39.3%;集体所有制增长64.4%,所占比重由37.2%下降为31.9%;合营经济增长2倍,所占比重由0.3%上升为0.4%;个体经济增长1.4倍,所占比重由15.3%上升为19%;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1.7倍,所占比重由6.8%上升为9.4%。
市场物价前四年涨势较猛,由于采取有效措施,1990年市场物价相对平稳。“七五”时期各年物价变动情况如下(以上年价格为100):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居民生活费用 106.5 107.3 118.8 118.0 103.1
价格总指数
零售物价总指数 106.0 107.3 118.5 117.8 102.1
随着物资体制的改革,主要物资国家统一分配的比重明显下降,钢材国家合同供货量占当年生产量的比重,由1985年的49.7%下降到1990年的30.8%;煤炭由45.2%下降到42.1%;木材由29.7%下降到26.4%;水泥由16.4%下降到10.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进出口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海关统计,“七五”时期进出口总额4864亿美元,比“六五”时期增长92.7%。其中,出口总额2325亿美元,增长93.7%;进口总额2539亿美元,增长91.8%。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进口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幅度下降,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比重由1985年的49.4%上升到1990年的74.5%。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七五”时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60.9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3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41.7亿美元。到1990年末,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2.9万项,投产开业的企业已超过1万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很大发展。我国已同1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承包劳务合作业务。“七五”时期,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11219份,合同金额101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70亿美元。
国际旅游业稳步前进。“七五”时期,前来我国的国际游客达1.33亿人次,比“六五”时期增长1.4倍;旅游外汇收入97.2亿美元,增长96.3%。
七、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有了新发展。“七五”时期我国共取得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14139项,是“六五”时期的1.5倍。经国家批准的发明奖846项,自然科学奖23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330项,星火奖261项。有4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并通过验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合同已完成90%以上。在生物技术、农业科学、高能物理、计算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讯技术、超导材料的理论研究等领域的某些科技成果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星火”计划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七五”时期,“星火”计划累计完成项目1.4万项,为农村培训技术管理人才650万人。
“七五”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资助科研项目16504项,资助金额6.44亿元。
“七五”时期,高等院校共有35400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和评审。
“七五”时期制订、修订各类国家标准10346个。气象、地震、海洋、测绘等科技服务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专利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七五”时期受理专利申请152971件,批准专利61499件。有一批专利项目付诸实施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技队伍进一步扩大。1990年末全国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32万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097万人,比1985年增长40%。全国县以上全民所有制独立的科技机构5820个,比1985年增加1130个。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