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中国

中国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9-12-22 03:20:00 来源:国家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85次

主要工业品平均年产量如下:

单位    “七五”  “六五”  “七五”比“六五”

时期     时期      增长%

化学纤维      万吨     132       65.4      101.8

纱            万吨     445       331        34.4

布            亿米     179       146        22.6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215       691       175.8

电视机        万台    2265       897       152.5

家用洗衣机    万台     882       443        99.1

家用电冰箱    万台     506       46.8      981.2

原煤          亿吨     9.87      7.33       34.7

原油          亿吨     1.36      1.10       23.6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5390      3552        51.7

钢材          万吨    4623      3142        47.1

木材      万立方米    6066      5585         8.6

水泥          亿吨     1.95      1.11       75.7

化肥          万吨    1705      1336        27.6

汽车          万辆     51.6      27.3       89.0

工业生产能力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到1990年底,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14000亿元,比1985年增长1倍。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业基础设施,平均每年有上百个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竣工投产,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逐年扩大。通过技术引进和加快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为国民经济生产技术装备的机械工业,平均每年开发新产品达到上千种,基本上依靠国内的力量,为能源、交通、原材料、尖端科学等十几个部门提供了上百种高水平的成套设备。

但是,工业结构失衡、地区结构趋同的状况没有明显好转,经济效益低下问题日益突出。1989年和1985年相比,在全国重点企业考核的指标中,有48%的质量指标下降,52%的消耗指标上升。每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23.8元降至16.8元,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由11.8元降至6.3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七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9746亿元,超过计划指标,比“六五”时期增加11749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12502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7172亿元;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2771亿元,增加1759亿元;个人投资4473亿元,增加2818亿元。

投资结构调整有一定进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增加,比重上升。“七五”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用于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运输邮电设施方面的投资6514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403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46.6%上升到52.1%。“七五”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7348亿元,比“六五”时期增长1.2倍;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976亿元,增长1.7倍,更新改造投资占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8%上升到31.8%。

重点建设步伐加快,取得一批新成果。“七五”时期,国家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06个,总投资规模达2955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121个,主要有:山西大同、古交、河北开滦和山东兖州矿区的4对年产原煤400万吨的矿井;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的湖北葛洲坝水电站,建成投产4台32万千瓦机组的青海龙羊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20万千瓦的山西大同第二电厂一期工程和上海石洞口一电厂,6条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年产纯碱60万吨的唐山碱厂,扬子、齐鲁、大庆、上海四大乙烯工程,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中英合资上海耀华玻璃公司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大同至秦皇岛双线电气化铁路一期工程,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秦皇岛煤码头三期工程。此

外,北京亚运会工程、北京图书馆、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中国科技情报中心、气象卫星资料接受处理系统等一批科学文化设施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

新增一大批生产能力,增添了经济发展后劲。“七五”时期,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为16400亿元,建成投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532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354个,全民所有制单位建成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各20多万个。“七五”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12374万吨,发电装机容量4628万千瓦,石油开采7752万吨(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加的能力),炼铁665万吨,炼钢512万吨,铁矿开采2342万吨,化肥124万吨,塑料87万吨,水泥1862万吨,机制纸28万吨,机制糖58万吨,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2307公里,新建公路18092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3740万吨。